10.22 软银豪赌“全球最大二房东”WeWork

IPO夭折、CEO辞职,共享办公空间“独角兽”WeWork的故事仍在继续。

软银豪赌“全球最大二房东”WeWork

据CNBC报道,10月22日,软银计划为即将现金流枯竭的WeWork提供40-50亿美元投资,对应WeWork的整体估值为75-80亿美元,相比年中的470亿美元估值只剩17%。软银将控股超过70%。

根据软银与WeWork达成的救助协议,WeWork联合创始人亚当·诺依曼拿到近17亿美元补偿,退出公司董事会,但是能够在董事会指派两个代表。WeWork准备裁员数千人。

软银豪赌“全球最大二房东”WeWork

软银股价下挫逾2.23%

尴尬的是,此前软银已投资约150亿美元,意味着这笔投资已减值过半。据福布斯报道,软银在Uber上已经损失了6亿美元,主要因为Uber股价从5月上市以来下跌27%。而WeWork更可能成为孙正义最失败的一笔生意。

01

全球最大二房东估值暴跌

WeWork成立于2010年,主要商业模式是以市场价租赁和开发商业地产物业,然后以更高价格租给初创公司。目前它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有528个办公场所,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办公企业。

软银豪赌“全球最大二房东”WeWork

今年1月,软银直接向WeWork投资了20亿美元。彼时,WeWork风光无限,被市场认为是一家超级独角兽,估值高达470亿美元。然而,不到10个月的时间,该公司的估值就大幅缩水。10月10日,福布斯官网的一篇报道将WeWork的最新估值定为28亿美元,狂跌近400亿美元。

随着财报的发布,市场对WeWork的盈利能力也存在不少质疑。根据WeWork招股书显示,2016年到2018年WeWork的营收分别为4.36亿美元、8.86亿美元、18.21亿美元。不过,营收上的持续增长来源于门店不断扩张带来的亏损。从2016年到2018年,WeWork的净亏损额从4.29亿美元扩大至19.27亿美元。

软银豪赌“全球最大二房东”WeWork

进入2019年以后,净亏损的状况仍未改变。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约15亿美元,高于2018年同期的7.6亿美元;净亏损达9亿美元,高于2018年同期的7.2亿美元,同比增长25%。

WeWork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长期看,尽管我们不认为净亏损占我们收入的百分比会增加,但这一比例可能会在短期内增加,并将继续绝对增长。”软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也曾表示WeWork将在10年之内 “实现可观的盈利”。

然而,这些无法缓解投资者的担忧。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师克里斯·莱恩预计,WeWork需要在未来4年内有72亿美元,才能够把现金流转正。而如果在2022年之前出现经济衰退,那么它所需要的钱,将提升到98亿美元。

这无疑是天文数字。业内人士认为,WeWork虽然愿景远大,但其管理层似乎忘记考虑经济周期的存在。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想要获得巨额的融资并非易事。正如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所言, “在我们看来,为没有实现盈利的企业提供慷慨资金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02

投资能力被质疑

伴随两家全球最贵独角兽折戟,软银的投资能力也开始遭到质疑。

据《华尔街日报》称,愿景基金的两个最大LP: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与阿布扎比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近期都表达了对愿景基金不满,认为其给科技公司的估值过高。而这两家贡献了愿景基金的2/3资金。

年初投资给WeWork的160亿美元缩减到20亿美元,主要就由于两家LP的反对。而报道称,2018年秋天,软银曾向商汤科技投资数亿美元,然后计划以愿景基金+穆巴达拉向商汤科技再投资10亿美元,从而将估值从77亿美元抬高到百亿美元以上。但穆巴达拉退出,导致投资泡汤。在当时,商汤的最大对手旷视科技,估值不过35亿美元。

软银豪赌“全球最大二房东”WeWork

此外,质疑还波及到软银决策方式本身。《华尔街日报》称,孙正义可以否决愿景基金高管的投资决策,导致决策过程十分混乱,经常最后一分钟还有转折。此外,还存在软银投资企业后,让愿景基金以更高估值接盘的现象,被称为“软银溢价”。

其对滴滴、OYO等公司的投资都在质疑范围之列。众所周知,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的2000万美元,获得了600亿美元回报。此外软银也是Uber、滴滴、Grab、ARM、OYO、饿了么等企业的投资者,这些企业组成了当今互联网世界的金字塔。为此,孙正义称自己为“独角兽猎人”,他自己也曾以700亿美元财富超过比尔盖茨,做了3天世界首富。

软银豪赌“全球最大二房东”WeWork

不过,软银开始改变了游戏规则本身,催生出一批“科技公司巨婴”。其愿景基金执行合伙人杰夫·豪森伯德曾说:后期投资曾经意味着,我们将开出2000万到7500万美元支票,放手让你们发展。而孙正义会说,我们开1亿到10亿美元支票,一起上阵。在极端情况下,软银会投资行业的所有头部玩家,全盘颠覆投资同行的做法。

03

风波不断的软银

除了投资能力被质疑外,软银最近还遭到了起诉。

最近,英特尔指出,软银集团2017年以33亿美元收购的堡垒投资集团获得了1000多项美国技术专利的控制权。

英特尔表示,堡垒投资集团及其控制的其他公司曾经对本公司提起诉讼,声称自2011年以来生产的几乎每一款英特尔处理器都侵犯了这些公司从恩智浦半导体收购的技术专利。

英特尔在诉状中指出,堡垒集团试图扭转其业绩,证明软银投资的合理性的一种方式是增加专利诉讼和牟利机会。

“英特尔提出这一投诉是为了结束堡垒发起的反市场竞争专利收购运动以及堡垒拥有或控制的(专利主张实体)网络。”英特尔如此表示。

对于英特尔的起诉,软银集团没有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软银豪赌“全球最大二房东”WeWork

值得一提的是,软银还拥有英国芯片公司ARM,该公司的技术正在打入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等英特尔关键市场。

ARM公司本身并不直接生产芯片,而是把相关的技术专利和设计方案授权给了大量的芯片制造商。高通等公司利用这些方案推出了骁龙等著名芯片。另外,包括苹果等公司也准备利用ARM授权的技术架构来研发用于个人电脑的芯片,这将会对英特尔的个人电脑业务产生直接威胁。

由于ARM技术在全球的风行,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遭到了彻底失败,目前已经退出。不过英特尔的技术架构和产品在电脑和服务器市场仍然拥有主导优势。

英特尔表示,堡垒集团收集专利的行为构成了反竞争行为,因为其动机是购买专利的成本低于科技公司避免诉讼、同意支付的授权费用。

而软银堡垒投资集团是否利用所拥有的技术专利开发真实产品或者服务,尚不得而知。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AI财经社、腾讯科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