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幽门螺旋杆菌可怕吗?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方案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可怕吗?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方案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可以在胃部强酸环境下生存的细菌。该细菌是八十年代被两名澳洲科学家J Robin Warren和Barry JMarshall所发现,并证明该细菌感染后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两名澳洲科学家还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奖。到底幽门螺杆菌可怕吗?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用药?现在就跟随药师来认识它吧!


一、幽门螺杆菌(Hp)及相关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它呈螺旋形或弧形弯曲状的微需氧菌,一端有2-6根带鞘鞭毛,有菌毛,运动活泼。当用抗生素治疗时,幽门螺旋杆菌可由螺杆状转变为圆球形,从而进入自我保护状态。当条件适宜时,又恢复为具有活力的幽门螺旋杆菌,这就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迁延不愈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除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外,还会导致其他疾病,如:增生性胃息肉、消化不良、缺铁性贫血、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病、胃癌等。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可见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手段。


幽门螺旋杆菌可怕吗?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方案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Hp)


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


01、尿素呼气试验

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呼气试验(UBT)。无创、检测准确性高、30分钟出报告。正常人的胃中是不存在尿素酶的,当被幽门螺杆菌所感染后,其产生的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O2,通过检测呼出的CO2,进而判断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诊疗手段。

13C-尿素呼气试验是诊断Hp感染最好的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14C-尿素呼气试验虽然廉价但有放射性,不能用于儿童和孕妇。

02、胃镜检查法

内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活检、细菌培养以及基因检测等。

03、其他

粪便抗原试验和血清学试验,但临床使用不广泛。



1、Hp的传播方式:口-口传播、粪-口传播、水源传播、医源性传播。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手、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如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感染,可能全家也会被感染,因此选用分餐是预防传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2、Hp的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非常顽固,一旦感染,不治疗将终身受累,自愈率近乎为零。因此,一旦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立即进行根治性的治疗。


01、常用的药物


①质子泵抑制剂(PPI)


饭前半小时口服。每天两次。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雷贝拉唑10mg、埃索美拉唑镁20mg、泮托拉唑40mg。质子泵抑制剂既可通过抑制Hp尿素酶活性,从而抑制Hp繁殖,又可提高胃内PH,增加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更可使胃内环境因PH提高,不再适合Hp的定居。


②阿莫西林


每次1000mg,1天2次,饭后服用。该药是治疗Hp的首选抗生素,但对于青霉素过敏者是禁止使用的,应选用其他药物。


③克拉霉素


每次500mg,1天2次,餐后服用。


④甲硝唑


每次400mg,1天3次,餐后服用。


⑤四环素


每次750mg,1天2次,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药。


⑥左氧氟沙星


每次500mg,1天2次,餐后服用。


⑦铋剂


枸橼酸铋钾600mg(含铋220mg),1天2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或橼酸铋钾300 mg(含铋110mg),1天4次。前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服用,第4次于晚餐后2小时服用。铋剂在体内外均有明显杀Hp作用,且能阻止Hp在胃上皮粘附,促进粘液合成和分泌,保护胃肠粘膜,促进粘膜再生。不受PH影响,不产生耐药性,不会抑制正常肠道菌群,因此常与抗生素合用治疗Hp感染。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规范治疗,疗程一般10~14天。常用的有三联治疗、四联治疗。


① 三联治疗: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PPI+甲硝唑+克拉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 PPI+甲硝唑+四环素或PPI+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② 序贯治疗:PPI+阿莫西林使用5天,接着PPI+甲硝唑+克拉霉素(或左氧氟沙星)再使用5天。


③ 四联治疗:铋剂四联治疗:铋剂+PPI+甲硝唑+四环素;非铋剂四联治疗:PPI+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并不可怕,只要规范治疗,一定达到根治的目。同时,有研究证明胃部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口腔也有此类细菌,因此在使用口服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使用漱口液及通过洗牙清除口腔的牙菌斑。只有进行整体的治疗,才能更好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才有利于胃粘膜炎症的恢复并降低胃癌前期病变发展成胃癌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寿命。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陈文瑛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