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是哪裡人?你的家鄉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這些民俗你有拍下來嗎?可以分享嘛?

柳侍墨


我是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太平鎮(現已更名為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太平街道辦)人,我們當地過年有耍社火、扭秧歌和威風鑼鼓的風俗,最精彩、最有代表性的要數“秦漢戰鼓”和“棗坪竹馬”,兩項均已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先說“秦漢戰鼓”,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掌旗寨村,距秦咸陽城遺址七公里,據老人說是當年秦軍戰神白起旗鼓營駐紮地,流傳至今已有兩千三百五十年曆史,是當年秦軍橫掃六合的戰鼓,後來流傳於民間,成了老百姓慶祝重大節日的喜慶鼓樂,當地父老身著鎧甲,在“秦”字黑旗下排開陣形,擂響黑色戰鼓,吹響號角,時而低沉肅穆,如大軍開拔;時而急促震撼,如鏖戰沙場;時而歡快酣暢,如奏凱而還,觀之使人心潮激盪,彷彿自己就是當年的糾糾銳士,在鼓號震天、金戈鐵馬的疆場衝鋒陷陣,斬關奪隘……【魏老根誇秦漢戰鼓】https://compaign.tudou.com/v/XMjQwMjYyODc2OA==

再說“棗坪竹馬”,陝西咸陽市太平鎮棗坪村在涇河北岸,臨河有溝,名叫東溝,溝內有孔土窯為“藥王廟”,相傳唐代藥王孫思邈當年採藥在這住過一段時間,其間用當地所採藥材結合自己的藥方救過一位身患絕症,欲投涇河自盡的人,此人痊癒後欲找藥王報恩,但藥王如神龍見首不見尾,已飄然遠去,此人為感念藥王救命之恩,在東溝內藥王曾住之處修建一廟,名“藥王廟”,廟成之日請棗坪村鄉黨表演竹馬酬謝藥王還願,遠近十里八鄉趕來看熱鬧的人很多,口口相傳,“棗坪竹馬”的名聲就傳開了,“竹馬”本時古代兒童嬉戲所騎的竹枝,戲稱為“馬”,李白《長幹行·其一》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詩句。“棗坪竹馬”以竹篾為骨架,粗布“袼褙”作馬身,馬上人物妝扮成秦腔戲中《下河東》、《劈山救母》、《楊門女將》中的人物,寓民族精神氣節於民間藝術,有民風教化的意義,表演起來既有“萬馬奔騰”、“力破迷陣”的雄壯,又有“蚰蜒滾豆”、“撲鴿旋窩”的田園野趣,使得觀賞之人眼前一亮https://dwz.cn/sbsBaOBE











心往無待


雲南西雙版納哈尼族“耶苦扎”習俗(本人是南糯山本地的哈尼族)

耶苦扎是我們哈尼族的傳統節日,相傳以前哈尼族人居住之地發生蟲災,導致糧荒,哈尼族人做了很多措施(祈天、祈地、祭山神、樹神等活動),但不見其效,其中一位老人名叫阿培明耶的人在田裡抓了三隻蟲,用青葉包住夾於木牛上,分別插於地邊、路口和寨門口供人唾罵以示懲罰,讓人意外的是此法行之有效,蟲荒不見,穀子也有了豐收(此話屬於民間相傳,書上未有記載,無法追究其真偽),後期哈尼族人紛紛效仿阿培明耶的做法以祈求大豐收,耶苦扎並由此傳承而來。耶苦扎時間一般在7月份擇“牛”日舉行,一般時間為3天。

耶苦扎節日第一天哈尼族村寨主要做兩件事情,一是村寨裡要殺一頭牛,要分工好殺牛分肉的人數,二是翻新盪鞦韆的木頭。以往要砍四棵大長樹、一根近一米五的粗樹以及樹藤子來搭建鞦韆架,目前村寨用鋼材替代了四根長樹以及用塑料繩替代了木藤子,雖然方便了不了,但同時也少了原始的感覺。鞦韆架做好,要由村裡老人主持盪鞦韆儀式,結束以後村寨裡的人才能開始盪鞦韆,鞦韆一蕩,祈求平安幸福,健康長壽。

往後兩天一般都為走親串友,喝酒吃肉,相信很多朋友也都親身經歷過,沒體驗過的朋友以後有機會都可過來體驗哦!






海林聊茶


來說說的閩南漳州的習俗吧,小時候每年正月初九要等著十二點過後到凌晨之間“拜天公”,因為有很多好吃的。現在好幾年都沒回去了,遺憾。

每年初八晚10時至初九凌晨1時,盛大的拜天公儀式在薌城區天寶鎮珠裡村的玉尊宮舉行,100多隻已宰殺的豬羊被抬上供桌,千名香客一齊祭拜“天公”,場面壯觀。儀式上,大家向“天公”行祭拜禮、上香膜拜、奠燭、敬供品、獻鮮花......

按照節日習俗,初八晚上,全家老少必須“守壽”到初九凌晨,各家鞭炮響起,向天宮磕頭作揖,希望天宮保佑人壽年年,四季平安。


王小滿滿滿


首先自我介紹:本人湖南省邵陽縣白倉鎮人。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有舉國聞名的“扎故事”,也叫“扎臺戲”的風俗。

為了慶祝元宵節,我鎮政府早在元宵的前幾天開始張羅布置“扎故事”

的活動,以備在元宵當天演出。

“扎故事”需要清一色的少男少女來完成演出,它用“扎”的藝木把某些戲劇故事的主要人物刻畫出來,使人栩栩如生,以逼真的形象讓人留戀忘返。街上人山人海。

站在擁擠的人群中,你可以看到演出的少男少女踩著高蹺舉著《西遊記》的人物,也可以看到《紅樓夢》的人物或《白蛇傳》的人物,這些人物都是用竹篾紮好人的模樣,糊上紙,再去畫出戲劇中的人物。

如今,我們白倉鎮已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之鄉”。下面我將曬出家鄉“扎故事”的圖片。






yjP香菸有毒


我老家的喪事習俗,比較隆重,前前後後要鬧騰個三五天,具體的說起來篇幅有點長,有興趣的可以到我的文章裡去看看,在這就放幾張我當時用手機拍攝的照片吧。









攝影小學生一元


我是北京人,我的家鄉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和民俗文化,我願意拍下來發給大家欣賞


微新聞攝影師王瓊主頁


我家鄉今天晚上有活動,我吃完飯,準備出發……全程拍攝,晚點回來告訴你😁

現回來了,太晚,發到我微頭條,參加那啥元宵話題,就不復制過來了。

我家鄉,湘西吉首,元宵鋼火燒龍,有興趣自己看我主頁。

晚安


漠原屋主人


我的家鄉是哈爾濱,每年冬季有獨具特色的冰雪節,冰雪文化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








小貝殼4356


我們山西陽城是通過歡歌跳舞來過佳節的。





瀟灑看體育


來自安徽九華山,人傑地靈,金地藏菩薩保佑

北緯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