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的門閥政治及門閥制度是如何在南朝進一步發展的?

王龍森


您提出的問題!據我瞭解。我一定盡力回覆!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時期,琅琊王司馬睿僅僅是依附於東海王司馬越遠支宗王,受命鎮守下邳(就是今天江蘇睢寧)為東海王經營江南地區。

八王之亂後,東海王毒殺晉惠帝。擁立晉懷帝。取得朝政大權。司馬睿也坐鎮建鄴(今南京)招攬人才。當時司馬睿名望並不高!實力並不強。南方士族對他也不理會。期待在南方大展宏圖的司馬睿。面對這種困境,也沒辦法。這時這時一位書生北方大族人物!幫他起到作用。

他是東晉政權的最重要人王導,王導明白,要是想立足江南,要把司馬睿的個人威信樹立起來。就在一場祭祀活動中!出現一支引人注目的隊伍。司馬睿坐大氣的車上。王導,王敦等北方高門士族。恭恭敬敬的騎馬跟隨。整個隊伍莊嚴威武與隆重。引人注目。

當時社會風氣一向崇尚奢華。這次出行贏得了司馬睿的個人威望。折服了江南所有士族。這時北方戰亂!士族紛紛逃到江南避難。王導又叫司馬睿!拉攏南方和北方士族來做高官。南方和北方士族鼎立支持!司馬睿名義是藩王可他已不聽皇帝了。

公元316年西晉滅亡,隔年東晉建立。一個才能平庸的司馬睿。能當皇帝的。全靠王導和高門大族。這時高門士族實力雄厚。便開始了南朝的門閥政治!門閥政治直到唐朝!

感謝您的閱讀。這問題已寫3小時。給一個贊吧!作者:中國通史視頻!非常感謝您了!


中國通史視頻


門閥制度是階級固化的一種集中表現形式。中國歷史上反反覆覆、起起落落,豈止是魏晉時期衣冠南渡才鼎盛一時嗎?豪門權貴利用士族,造成的不僅是政治上的特權,同時也是軍閥、財閥,那個不是衣冠禽獸?近代不也有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嗎?真話是不能多說的,講了也無用。










飛龍在天231272723


1.江東士族是一群需要教父的小家族

不要把江東士族想象成一個團結的整體,他們沒有“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的實力與願望。相反的,他們需要一個孫策、孫權那樣的強人來領導,這樣家族利益才能得以保全。

在司馬睿與王導的組合到來之前,江東士族選擇了陳敏。但是陳敏想要獨霸江東,對江東士族過於排斥;又自加九錫,還想與惠帝建立聯繫。所以被江東地頭蛇聯合消滅了。

2.王馬組合與江東士族在動亂中理解了對方的需求

王馬組合看到江東亟需強藩出鎮,否則還會出現第二個陳敏;江東士族需要有名分與實力並且尊重其利益的北方士族

3.北方失序,王馬成功南渡

司馬睿與王導就像是秦莊襄王和呂不韋的關係。司馬睿是提供名分的,他在琅琊王家的策劃下步步登極。本來南方只是王衍狡兔三窟中的一窟,王導司馬睿最初的職責應該只是整合漕運搞活經濟支持北方。但是頂頭上司司馬越死、王衍被坑殺,沒人壓著了。前面又有作死的陳敏留下了發展運輸經濟的局面,江東士人又希望王馬組合來。王馬組合就成功南渡了。

4.猜忌雖然存在,但是不是重點

江東士族和北方士族當然有猜忌,但是不是矛盾的主線。他們本來就需要有強人在上作為保護,而當時南北民族的衝突、頂級門閥的矛盾、流民帥的問題,每一個都十分尖銳。江東士族的訴求基本上是達到了,而且北方來的人也沒有團結起來弄他們的意思,他們對局面不會不能接受。


秋野雜談


門閥制度,是封建地主階級特權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有密切的關係。中國中古的門閥制度,整個看來,最主要特徵在於按門第高下選拔與任用官吏;至於士族免徭役,婚姻論門第,“士庶之際,實自天隔”等特徵,都是由前者逐漸派生的。所以門閥制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主要當屬於政治制度的範疇,社會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後,方才逐漸完全轉化為社會制度,並最後退出歷史舞臺。門閥制度大體萌芽於東漢後期,初步形成於曹魏、西晉,確立、鼎盛於東晉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於南北朝後期。

門閥制度衰落的原因:

1、內部原因:士族自身的腐朽。

2、外部原因:皇權逐漸加強和庶族寒人進入政治中樞。

3、表現:到了隋唐時期,為了鞏固國家政權,當政者大力打擊門閥士族,為提拔寒門之士,而採用科舉制度,科舉的興起,導致門閥制度走向消亡。而唐末農民起義的爆發,徹底掃蕩並結束了門閥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