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玉鐲案的故事(古代奇案)

書生徐應天進京趕考,這天傍晚路過子午鎮。為了節省盤纏,他在鎮外找了一個柴草垛準備休息。

吃過乾糧後,徐應天在柴草垛上扒出一個窩,躺了進去。半夜裡,他爬起來在路邊解了手,正準備躺進柴草窩裡接著睡,卻發現路邊草叢裡有個東西在月光下閃著光。他撿起來一瞧,竟是一隻玉鐲。這玉鐲拿在手上光滑圓潤,有一種溫涼的感覺。看來,這玉鐲應是上等玉石製作而成,價值不低。可這麼貴重的東西,怎麼會丟失呢?徐應天邊想邊把玉鐲收了起來。

後半夜天氣突然變了,一時間狂風驟起,烏雲遮月。徐應天被大風吹醒,一看要下雨,忙把隨身攜帶的雨傘撐開,遮擋在柴草窩上。

這雨說來就來,大風裹著傾盆大雨,一下把天地籠罩起來。徐應天帶的那把破雨傘根本抵擋不了狂風暴雨的襲擊,很快他被淋成了落湯雞。無奈之下,徐應天只好冒雨趕到鎮子上,就近敲開一家客棧大門,要了一間下房。

徐應天這一覺就睡到了中午,他想起床,卻感到頭昏腦漲,渾身無力,還發起燒來。店老闆見狀,只好幫他請來大夫。大夫診斷後說並無什麼大礙,便開了藥方,讓店老闆按方子給徐應天買藥熬了喝。

玉鐲案的故事(古代奇案)

在店老闆的精心照料下,徐應天在兩天後恢復了過來,他對店老闆是百般感謝。店老闆說:“感謝的話就不必說了,只是這請大夫看病的錢,我可給你記著呢,到時你可得一併給我。”徐應天忙說:“一定,一定。”

話是這麼說,可這看病連住店,徐應天算算,已花去自己大半盤纏。此去京城的路還遠,這雨又一直下個不停,還說不定什麼時候才能走呢。他正愁眉不展,忽地想起那個玉鐲來,倒是可以當不少錢,就問店老闆鎮子上有沒有當鋪。店老闆告訴他,出了店門朝左走,街口便有一家何記當鋪。

等雨小了些,徐應天拿著玉鐲去了何記當鋪。當鋪的掌櫃何大田正在清理賬目,一見來了客,忙放下手裡的活,堆起笑臉道:“這位公子,您要當點什麼?”

徐應天把玉鐲往櫃檯上一放,說:“我當這個玉鐲,掌櫃的您給看看,能值多少錢?”何大田拿起玉鐲翻來覆去地看了半晌,末了卻問徐應天,這玉鐲從何而來。徐應天怔了一下,他自然不能說玉鐲是撿的,就說是祖傳的。何大田說玉鐲得再請人看看,讓徐應天稍等,隨即衝夥計耳語幾句,那夥計領命而去。

何大田招呼徐應天在一旁坐下。徐應天心裡疑惑:“掌櫃的,這玉鐲究竟怎麼了,難道是假的?”

“玉鐲不假,只是我有些吃不準,所以請人再看看。”何大田和徐應天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扯著閒話,就在這時,幾個官差闖了進來,高喊:“盜賊在哪兒?哪個是盜賊?”

“他就是盜賊!”何大田一指徐應天。官差二話不說,把鎖鏈往徐應天脖子上一套,就往外拉。“你們幹什麼?快放開我,我不是盜賊!“徐應天連聲爭辯,可官差不管這些,把他押進縣衙。

當地知縣姓王,擊鼓升堂後,王知縣開始問案。何大田拿出徐應天的玉鐲,說兩天前他已向官府報案,家中被盜,這玉鐲就是被盜之物。王知縣忙讓人拿來何大田報案的卷宗,清單上寫著除了金銀首飾,現銀三十兩外,還有上等玉鐲一對。

何大田說,這玉鐲是他前些日子花二百兩銀子,特意為慶賀女兒十六歲生日打製的。下個月就到了女兒的生日,本打算到時送給女兒,沒想到被盜了。玉鐲分別鑲嵌了他女兒名字的兩個字“玉”“蓉”。王知縣拿起玉鐲衝著亮處仔細看了看,發現玉鐲中是有個“玉”字。

王知縣放下玉鐲,問徐應天玉鐲從何而來。到了這時,徐應天只好說是撿來的。王知縣要徐應天帶路,去現場查看。沒多久,徐應天就帶著眾人來到那晚休息的地方,指了指撿玉鐲的地點。

王知縣看了看,問徐應天:“你說那晚是在柴草垛裡休息的,可柴草垛在哪裡?”徐應天一看也傻眼了,原來連續幾天的大雨,早把柴草垛衝得沒了蹤影。

回到縣衙,王知縣再問徐應天玉鐲從何而來,徐應天一口咬定確實是路邊撿的。王知縣十分惱怒,一拍驚堂木喝道:“好你個徐應天,本縣念你是一介書生,本不想對你用刑,沒想到你竟如此頑固不化。來呀,大刑伺候……”

可憐徐應天本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被打得死去活來,但始終咬定玉鐲是撿的。王知縣一看沒了辦法,只好先把他關進大牢,來日再審。

徐應天在牢裡黯然神傷,他不想屈打成招,也不想繼續捱打,竟趁著其他犯人睡著後,咬破自己的手指,用鮮血在牢房的牆壁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冤”字,然後把外衣脫下來,撕成條,又擰成繩,把繩子拴到牢門上面的橫木上,把自己吊了上去。

也該徐應天命不該絕,當晚有個老獄卒喝了點酒,一時興起就在牢房裡轉悠了一下,結果就發現了上吊的徐應天。獄卒救下徐應天后,馬上報告給了縣令。

王知縣到牢房裡查看,一眼就看到牢房牆壁上那個大大的冤字,心裡不禁一震。他知道自己可能錯了,因為徐應天敢用死相抗,說明他不是盜賊。

第二天,他正為此事發愁,師爺來報:說提刑官宋大人到了。宋提刑是王知縣的恩師,現在巡撫衙門任職。王知縣不禁大喜,忙整衣迎了出去。

行過師生禮,王知縣把宋提刑讓進縣衙。分主次坐下後,宋提刑開口道:“我此次是要去南方,順道過來看看你。”

王知縣忙道:“多謝恩師掛念,恩師來得正是時候,學生手頭正有一件棘手的案子,想請恩師指點一二。”隨即說了案子。

宋提刑要過卷宗看了,對王知縣說:“你是因為徐應天以死相抗才斷定他不是盜賊的?”

王知縣點點頭。宋提刑說:“其實從徐應天拿著玉鐲到何大田的當鋪去當,就應該斷定他不是盜賊了,因為一般盜賊是不會在當地銷贓的。還有一點,盜賊在行竊前都是要踩點的,他們肯定知道那是誰的宅子。既然知道那宅子是何大田的,偷了他的東西,又到他的當鋪去當,你覺得天下有如此傻的笨賊嗎?”

王知縣猛然醒悟,就聽宋提刑又說:“玉鐲遺失鎮外,說明賊人是外地的,鎮內必有內應……”說到這兒,宋提刑在王知縣耳邊低語幾句,王知縣連連點頭,說他馬上就吩咐下去。

很快,當地就都傳開了,說盜竊何大田家的賊人已被抓住,擇日將會重判。徐應天被當作盜賊,拿著玉鐲被遊了街。人們看到徐應天是個書生,紛紛指責不休,說他丟了讀書人的臉。可沒過三天,官府又宣佈,徐應天不是盜賊,真正的盜賊已抓獲,贓物也已追繳。

盜賊有兩個,一個叫侯三,就住在子午鎮。這侯三是個好吃懶做之徒,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這兩天卻大吃大喝,還賭博,結果被暗訪官差發現,抓住一問,就招了。順著侯三這條線索,另外一個外地盜賊也很快被抓獲了。

這就是宋提刑給王知縣出的主意,謊稱徐應天是盜賊,讓真正的盜賊放鬆警惕,馬腳自然就露了出來。

案件真相大白,徐應天無罪釋放。

何大田為表示歉意,答應資助他進京趕考。徐應天也算爭氣,中舉做了官,後來還與何大田的女兒玉蓉成婚,被傳為一段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