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解放前后的三桥记忆 文


解放前后的三桥记忆 文/赵宗尧

解放前夕的三桥示意图 作者绘制

解放前,我曾在三桥小镇住过两年多。三桥街的小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记,更使人难忘的是我经历了三桥解放的重要时刻。

交通要冲三桥街

那时,三桥属长安县管辖,是西安的西大门。陇海铁路和西兰公路贯穿其间,是通往西北诸省的交通要冲。

三桥最大的村子是紧靠西兰公路南边的赵家堡子,村里姓赵的居多,多从事农业生产。但有马车的家庭,农闲时还跑运输,主要来往于三桥到西梢门之间运送客人。在公路北面,相隔一片农田,就是三四百米长的三桥街。由此再往北约二里路的地方,是三桥火车站,以铁路相隔,道北是三桥车辆修理厂,承担西安地区火车车辆的维修。

那时,三桥的教育、卫生等颇有特色。这里的长安县第二初级中学,学校办得颇有名气,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食宿条件,故吸引了远处的学生,甚至咸阳、西安的学生都到此求学。还有一个三桥镇中心小学,办得也不错,我当时就读于此。

值得一说的是,三桥当地一个老百姓称为“医院”的医疗单位,它的真实全称是“陕西省三桥卫生示范区”,是以治病和防疫为一体的单位,而且群众看病全是免费的,故在三桥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在陕西省独此一家,直属省卫生厅管理。实际上,这个“医院”是利用一座旧庙加以改造建成的,庙里住职工,庙的前面盖了几间平房作门诊和药房,两者形成前后院。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和妇产科,设置虽然简单,却很受老百姓欢迎,支撑着三桥地区的卫生医疗事业。全院有七八名职工,我老父亲是这个医院唯一的一名医生,因此,我们家就住在医院里。1949年7月,长安县人民政府接收了该医院,三桥乡政府派了五辆马车,连人带设备一并迁至长安县政府所在地南郊韦曲,成立了长安县人民卫生院。

在三桥街的最西头有一个露天剧场,搭着一个简易的戏台。农闲时期、逢年过节或三桥农村过会时,常有自乐班来此演出,其中包括西安的一些剧社。剧场对小学生实行免票,因此,我有时也前去凑个热闹,时间长了,有时我也会唱上几句秦腔。可别小看这个剧场,它大大活跃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在那个年代能够经常看到戏的,在一个农村小镇还是很稀少的。三桥人非常喜欢秦腔,人们或在地里干活或是走在路上,经常会吼上几声秦腔,劲儿就来了,人也就高兴了。

琳琅满目的小吃

三桥街不长,给我留下最深印记的是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诸如凉皮、饸饹、各种面食、饺子、油糕、油饼、锅盔等等,很能引起人的食欲。麦收时节,从天水、平凉等地到三桥割麦的麦客,坐到凉皮店里,要上一碗凉皮,两牙锅盔,外加一碗稀饭,既可口又便宜,吃得肚饱意足,高兴而去。更值得一提的是街上有一家做梆梆肉的小店铺,又兼做红烧猪蹄、猪肝猪心等。这家的梆梆肉颇具名气,吃到嘴里回味无穷,常有食客到店里,要上二两梆梆肉,再买上一两白酒,慢慢品尝其美味。有时,下午放学后,父亲给我一点钱,叫我也去买些梆梆肉,作为晚饭的一道佳肴。

三桥街上的小吃店虽然都不大,但门面却很讲究,深红色的油漆木质窗门,窗子都是传统的方格形式,在其后面或糊上白纸或镶上玻璃,店铺外面收拾得简洁明快,里面又很干净。一到傍晚,便是小吃店生意最红火的时段,这时店铺或点起汽灯或挂上大油灯,街上人来人往,大家选择自己想要吃的美食。店主不失时机地在门前一边吆喝,一边接待顾客,颇为热闹。

在街的西头有两家客栈,既能住人也可存放马车,吸引了南来北往的过路人在此过夜。这些人在晚上大都会到街上转一转,一则看热闹,二则品尝特色小吃。

平生第一次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1949年5月中旬,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咸阳,对西安已形成了兵临城下之势。此间,在西安的国民党残部,望风逃窜,到了三桥,发现西去咸阳之路已被解放军阻断,只好顺着西户路逃往户县南山。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军队走在公路上,我亲眼看到一个国民党士兵拐着腿,端起步枪向一辆美式吉普车的后下方开了一枪,可能是发泄对长官的不满,车上的长官来不及停车查问,反而加速开走了,可见多么狼狈不堪。

5月20日一大早,解放军一枪未发解放了三桥。三桥立即实行军管,当军管会接收旧乡政府时,这里早已人走房空了。军管会为了老百姓的安全,立即通知大家呆在家里等候消息。这时商店早已关门、学校早已停课。当日上午解放军先头部队沿着西兰公路快速向西安挺进,在枣园附近消灭了一股国民党残余部队之后,直奔西门参与当天解放西安的重任。

5月21日传来捷报,西安20日全部解放了!到了5月22日,解放西安的号外贴上了三桥街头、村口,在医院大门口也贴了一张。此后,我接到了学校的返校通知,说是要组织学生参加庆祝西安解放的游行。说起当时的游行,我们是到军管会领取纸质小红旗,队伍前面打上一个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西安解放”。游行时,由老师领喊口号,随之大家跟着喊。就是在这次庆祝西安解放的游行中,我平生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

西安解放没有多久,记得是在6月上旬,传说是马鸿逵的骑兵部队,从宁夏方向反扑过来,直奔咸阳北原地区。一时间老百姓产生了恐惧感。就在此时,我军的大部队赶来了,从西安沿着西兰公路开往咸阳,部队雄纠纠气昂昂,每个战士挎着武器,身上背着子弹袋,有的是两人抬一架重机枪,沿着公路两边单排行进,中间不时有野战炮车通过。许多老百姓前来观看,有的给解放军送水。我家住在医院离马路只有四五十米,我也提个小桶给解放军送开水。

大部队整整过了一天,看到如此强大的解放军,老百姓的安全感大为增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的解放军战士。两三天之后,战斗打响了。晚上,在三桥也能听到隆隆的大炮声。很快传来喜信,说马家的部队全被消灭了。从此,三桥翻开了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