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94年花800萬從國外買的巨幅畫像,竟是霸氣平南王尚可喜的畫像!

94年花800萬從國外買的巨幅畫像,竟是霸氣平南王尚可喜的畫像!

我第一次在安慶帝雅藝術品公司袁維祥先生處看到他收藏的《平南王尚可喜畫像》,職業的敏感,使我一下子記起了2005年6月27、28日的央視《國寶檔案》節目,講的是清代平南王尚可喜的第12代孫尚德欣先生向遼寧省鞍山市博物館捐獻的《平南王尚可喜畫像》。

該畫像屬鞍山博物館藏國家二級文物,清朝平南敬親王尚可喜工筆重彩人物畫像一軸,高267.5,寬154.7釐米,絹地錦裱。人物肖像系工筆重彩描金繪製。畫像身穿四團龍馬褂,上披繡龍紋披肩,腰繫黃帶,頭戴紅頂纓帽,腳穿朝靴,右手握朝珠,端坐於虎皮鋪太師椅上。畫幅上端天頭為金底楷書生平題款:“王姓尚諱可喜字元吉號震陽先贈王學禮公第四子生於前明萬曆三十二年甲辰本朝天聰八年官總兵崇德元年封智順王順治六年改封平南王加祿六千兩金冊六頁又賞黃帶十三年贈三代如王爵康熙五年加金冊二頁賞四團龍馬褂十四年晉封平南親王賜金寶加金冊十三頁並祿萬兩十五年薨於廣東藩邸享年七十有三奏聞上遣國子監祭酒宜公前往致祭二十年柩至德州又遣一等侍衛危公率十員前往致祭迨柩至天津上又遣尚書吳公侍郎付公致祭賞營葬銀八千兩御撰碑文一道溢法敬字著史館立傳葬於海城東南文鞍山乙山辛向建專祠於城內賜左領二員世襲司墳廟祭祀二十一年上幸奏天遣一等公厄公至墓所傳旨奠酒”。

整軸畫像用紅、綠、青、藍等十餘種天然顏料繪製,造像精細,神采熠熠,工筆勾勒流暢精細,設色寫實渲染生動,形象逼真,繪畫技法造詣深厚,畫像與承德避署山莊永佑寺御容樓供奉的清代帝王像相似,是難得的工筆人物肖像畫。平南敬親王尚可喜畫像原藏於海城鎮內尚王祠。1966年文化大革命,尚王祠徹底被毀,畫像由尚氏家族收藏。後交海城縣文化館保管。1981年收歸鞍山市博物館入藏。

鞍山市博物館館藏畫像與袁先生所藏的《平南王尚可喜畫像》如出一轍。但是,這個如出一轍,絕不是習見的“字母本”或曰“雙胞胎”,都是真跡無疑。

據節目介紹,當時鞍山市博物館所有工作人員看到《平南王尚可喜畫像》,都非常興奮。幾位專家多次細緻觀察整幅畫面時,發現畫像上雖然沒有畫家款識可考,但畫工精細,技法嫻熟。不僅再現了尚可喜的王者之尊,而且形象逼真,氣勢奪人。可見此幅畫像非一般民間畫師所為,疑是出自宮廷畫家之手。

說該幅畫像是宮廷畫師所作,也有人提出異議。據《平南王尚可喜》一書記載,尚可喜一生取妻24個,共生32男、32女,可謂多妻、多子、多女之人。順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58年2月,平南王尚可喜突然接到諭旨,讓他進京面見順治皇帝。有聖旨全為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國立家,必行重親之道,正名定品,乃隆配公主之恩,此乃古今大義。朕居大位,效古制已定和碩額駙尚之隆,念爾系平南王之男,故將和碩公主配爾,勿以配和碩公主為和碩額駙之勢,越分悖理,有違正道。益加謹慎,務行善義,竭盡忠誠,勿負朕寵命。”在廣州的尚可喜接到了聖旨,即刻進京,參加皇家聯姻大宴當是怠慢不得的。可事不湊巧,就在進京參見皇上的路上,尚可喜卻被地方官攔下,要他調頭回潮州,平定東南海寇。

為此,尚可喜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面是違抗聖命,一面是國家安危,怎麼做都有可能招致殺身之禍。但是,久居廣州的尚可喜認為,還是國家的海防線最為重要,萬一南疆有個閃失,他可是有著難以推卸的責任,更對不起百姓。於是,他馬上寫奏摺向皇帝說明原因,並表示兒女婚姻本是家之私事,國之戰勢,關係到萬千百姓,到北京朝見皇帝,兒女婚姻皆可延後。送走奏摺,不等皇帝批覆,尚可喜便即刻返回了廣州。這就使這幅畫像是否出自宮廷畫師之手失去了佐證。

康熙十四年(1675)正月,在得到朝廷特封親王的同時,尚可喜的身體也開始日漸衰弱,雖經百般調治,總是不見功效,72歲的尚可喜預感到自己的時日不多了。他想,自己的子孫後代眾多,可當自己百年以後,有誰還會記得祖宗的模樣呢?於是,他派人四處打聽,將廣州的藝林高手全部聚集府中,開始讓他們為自己畫像。

據說當時一共繪製了七幅畫像,畫像都是用紅、綠、青、藍等十餘種寶石研製成的顏料,繪製在絹帛之上的,並分別以楠木或象牙作為卷軸。所有畫像上都沒有留下畫家的名字,因而無由知道畫像出自哪位畫家之手。但畫像造像精細,神采熠熠,線條堅挺流暢、敷色厚重明亮,技法、氣息與宮廷畫師無異。據我考證,袁維祥先生所藏的這幅精美而又堂皇的畫像,當是這七幅畫中的一幅,與鞍山市博物館所藏畫像一樣,皆系國家一級文物。

無獨有偶,在央視一套“尋寶”———“我有國寶”的活動中,專家即故宮博物院書畫鑑定家金運昌先生看到這幅畫像,大為讚歎,定位真跡。央視“尋寶”節目組還頒發了“民間國寶”的證書和獎盃,就其價值給出了1000萬的保守估價。

李理:從瀋陽故宮-尚可喜畫像看清朝官制服飾

尚可喜,是清初時期著名的“三順王”之一。作為清初時期的開國功臣,不僅在有清一朝享受朝廷恩惠,受到尚氏家族尊崇,因其是清史上的著名人物,長期以來一直為學術界、博物館界所重視,他的畫像也被一些博物館所珍藏,至今在瀋陽故宮博物院、鞍山市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均有收藏。

94年花800万从国外买的巨幅画像,竟是霸气平南王尚可喜的画像!

《清設色尚可喜畫像》軸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瀋陽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清設色尚可喜畫像》軸,畫作為絹地錦裱,全高357、寬154釐米,畫心縱226.5、橫125釐米。畫像上部制有泥金詩塘,記述尚可喜一生事蹟。全幅以工筆重彩畫法,細緻描繪尚可喜寫真像,他頭戴朝冠、身著朝服,右手微持胸前的朝珠,左手輕撫於腿,安然端坐在虎皮交椅之上。

從畫像本身來看,尚王正襟危坐,面帶慈祥,穿著清朝定製的夏季朝服,且其式樣嚴格遵守宮廷定製。那麼,尚可喜作為一代親王,他所穿用的服飾究竟是什麼名稱?又符合哪些清朝定製呢?

其一,尚王所戴冠帽為“親王夏朝冠”。

94年花800万从国外买的巨幅画像,竟是霸气平南王尚可喜的画像!

清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圖》所繪“親王夏朝冠圖”

由尚可喜畫像來看,其所戴冠帽完全符合清夏朝冠樣式,是典型的清宮定式:總體為寬簷外敞式,帽體以玉草或藤、竹絲編制,上覆淺白色織物,邊沿包裹石青片金緣;帽裡為紅紗質,內加帽圈和左右繫帶(帶應藏於帽內);帽上覆綴厚厚的紅纓緯絲,帽前部安有金質舍林,上飾5顆東珠;後部應安有金質金花(因在帽後,在畫上不可見),上飾4顆東珠;帽頂高聳,飾金龍二層,上飾10顆東珠(因有頂飾遮攔,畫上僅見8顆東珠),頂部銜一大顆紅寶石。

94年花800万从国外买的巨幅画像,竟是霸气平南王尚可喜的画像!

《清設色尚可喜畫像》所繪尚王所戴朝冠與清宮定式完全一致

其二,尚王所穿服裝為“親王夏朝服”。

由尚可喜畫像來看,其所穿夏朝服基本符合清夏朝服樣式,是典型的清宮定式:兩肩之上披帶著滿洲特色的披肩領,服裝和披肩領全部採用石青色質料,服飾邊沿飾以片金緣;在上衣兩肩和前後胸部,各繡1條正龍紋(畫上僅見3條正龍紋,後背龍紋因身體遮擋而未見);腰帷繡4條行龍紋(畫上腰部僅見2條行龍紋,後腰另2條行龍紋因身體遮擋而未見);腰部制有襞積,暗織龍紋;下裳底部繡8條行龍紋(因身體遮擋,畫上僅見前面4條行龍紋);披肩領上繡2條行龍紋;左右馬蹄袖各繡1條正龍紋。

94年花800万从国外买的巨幅画像,竟是霸气平南王尚可喜的画像!

“親王夏朝服”

與清朝典籍記載唯一不同的是,在服裝下幅處未繡“八寶平水”。但由乾隆朝所刊印的《大清會典圖》來看,其親王夏朝服下幅亦未繪製八寶平水,概因典制與實物製作存在一定差異所致。

94年花800万从国外买的巨幅画像,竟是霸气平南王尚可喜的画像!

《清設色尚可喜畫像》所繪尚王所穿朝服

其三,尚王所配帶的朝珠和朝帶,為“親王朝珠”和“親王朝帶”。

據《大清會典圖》記載,親王朝珠與皇子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所用朝珠同式,均為108顆佩珠,左右制有3串紀念,後面制有背雲,另附大小墜角;材質各隨喜好所用,只是不得采用東珠(東珠限於皇帝、皇后使用);佩絛用金黃色。由尚可喜畫像來看,完全符合清宮定式,採用的材質為紅珊瑚、綠松石和青金石、珍珠等,造型固定且標準。

94年花800万从国外买的巨幅画像,竟是霸气平南王尚可喜的画像!

“親王朝珠圖”

親王朝帶與皇子朝帶同式,在腰帶上配以4塊金質銜玉方版,每版之上飾4顆東珠,版中央另飾1顆貓睛石(俗稱貓眼石);腰帶及左右佩絛均用金黃顏色;左右帶帉為藍色,下部略寬並形成銳角,配有典型的滿洲荷包、解食刀等飾物。由尚可喜畫像來看,也大體符合清宮傳統定式。

94年花800万从国外买的巨幅画像,竟是霸气平南王尚可喜的画像!

“親王朝帶圖”

總之,瀋陽故宮博物院所藏《清設色尚可喜畫像》看似簡單,卻用真實記錄的方式,為我們完整展示了一幅清朝貴族的服飾寫真圖。至今,許多人已不瞭解清朝宮廷所制定的嚴格服飾制度,對各類服飾的稱謂亦不知曉,甚至完全不知道服飾制度曾經是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等級標誌。因此通過這幅畫作,我們不僅可以研究清初功臣尚可喜的相關史事,還獲得了一件十分珍貴的古代服飾教材,通過畫作使我們能重新解讀清朝宮廷服飾定製,並由此引發我們對傳統服飾的興趣和認識。

94年花800万从国外买的巨幅画像,竟是霸气平南王尚可喜的画像!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點滴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