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这个岗位即将消失!他39年来扳道作业数十万次 只为铁路运输安全

铁路扳道工被称为“火车的方向盘”,在铁路的Y型道岔口,他们通过人力来调整轨道,决定火车行进的方向。在铁路行业日趋现代化的今天,人工道岔已大面积被电动道岔代替。

在铁路杭州南星桥站,最后的扳道工金如根,39年来,他在小小的扳道房里,守护着铁路运输安全,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这个岗位即将消失!他39年来扳道作业数十万次 只为铁路运输安全

在铁路杭州南星桥站不足十平米的扳道房内,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小床,一个对讲机,两部电话,这便是扳道工金如根的全部“家当”。

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金如根接完车站信号楼的电话后走出房门,拔插销、抬拖柄、扳道岔、插插销、加锁,他动作利索,10分钟后,缓缓驶入的列车便顺利进入了另一条轨道。工作39年,几十万次的扳道操作,尽管每一步都烂熟于心,但金如根还是一丝不苟。“扳道工不是说技巧,我们做这个工作是很仔细的,都要看牢的,不好扳错,扳错的话火车就要相撞了,这个责任很大的,关键是这点,安全是第一。”

这个岗位即将消失!他39年来扳道作业数十万次 只为铁路运输安全

上世纪80年代,南星桥站主要承担杭州铁路货运。那时,19岁的金如根家中因为土地被征用,分配到铁路工作。作为一名扳道工,每月42块钱的工资,日复一日的忙碌和孤独,金如根没有一句怨言。“我们一个晚上总要扳100多次,通宵地做,一分钟没有停,眼睛一分钟没有闭。冬天很冷的,烧煤的煤炉子,烘烘手,夏天没有空调,就电风扇,扇扇,我们铁路工人就这样过来的。”

这个岗位即将消失!他39年来扳道作业数十万次 只为铁路运输安全

随着铁路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人工道岔逐渐被电动道岔取代。信息员在信号楼里,点一点鼠标,不过三秒的时间,就能完成扳道作业。如今,省内在职的扳道工屈指可数。南星桥站现在还有17名扳道工,他们依旧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着铁路运输安全。

“今后下去,我们的扳道肯定要没有了,我们的最后一班岗肯定要站好的。”金如根说,“我们到退休40年了,看到了铁路的发展,很快很好,我作为一个铁路工人感到骄傲,退休以后要去坐坐高铁,去全国各地看看。”

这个岗位即将消失!他39年来扳道作业数十万次 只为铁路运输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