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在戰爭進行時,後勤保障非常重要。這其中,士兵們的伙食尤為重要,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軍糧,那麼部隊就無法保持有效的戰鬥力,進行持續作戰。那麼,在二戰時,中美德日這幾個國家的軍隊主要都吃啥?

德國一向注重軍隊保障體系建設,早在100多年前,就有很完善的軍糧保障制度。僅僅野戰口糧就分為好幾個種類。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二戰時德軍的基本配賦量:餅乾250克、罐頭肉200克、罐頭蔬菜150克、咖啡25克、鹽25克,野戰配賦量:麵包750克、肉375克、蔬菜250克、咖啡25克、茶3克、糖20克、鹽25克。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對比下來,心酸又驕傲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德國軍糧夠豐富了,但如果和美國比起來,無疑是小巫見大巫。美軍有句名言:食物就是戰鬥力。二戰時期,美軍配發的單兵野戰口糧,概括來說大致分為:B口糧、C口糧、K口糧及D口糧。相比而言,這種單兵野戰口糧便於運輸、利於存放,節省了大兵在戰場上的烹飪時間,提升戰鬥效率。先不管口糧味道好壞,大兵們絕對是不會餓肚子的。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圖上是B口糧。1942年初,此版本野戰口糧主要發放給在沙漠地區作戰的摩托化戰鬥單位,隨後陸續提供給其他作戰單位。此野戰口糧能夠滿足5名軍人1天內的食物攝入量。口糧中包括:蔬菜、肉類、煉乳、果汁、麥片、速溶湯料、餅乾、硬糖果、鹽、白砂糖、衛生紙,並提供3種不同的菜單搭配方式。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圖上是C口糧,便於單兵隨身攜帶,滿足一日三餐的需求。C口糧包含6個小鐵皮罐頭,有3個罐頭是肉類,另外3個罐頭是麵包類。其中,肉類罐頭有肉/豆類、肉/蔬菜、肉/通心麵條、雞蛋/土豆、肉/米飯,香腸/豆類、火腿等品種。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在抗戰之前,日本國內並不很富裕,尤其大部分農村地區也比較貧困。普通農民青年平時也就吃吃雜糧飯和蘿蔔,各種節日期間才能吃糙米飯和魚肉,至於鮮肉,雞蛋和精米是很少吃的。而日本士兵的伙食標準明顯高於普通日本人,基本相當日本國民中小康之家的水平。米飯管夠,每天都有肉吃,副食也相當豐富。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在作戰中,日本最常給士兵配備就是飯糰和蘿蔔,雖然不豐盛,但吃飽還是沒問題的。條件允許時,還會給士兵烤麵包。圖上就是鬼子後勤部隊攜帶的一種麵包機。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對比下來,心酸又驕傲

二戰時期,中美德日的士兵都吃什麼一場比照下來,心酸又驕傲

中國軍隊由於體系建設的落後,單兵口糧標準跟其他國家比起來,差距太大。抗戰中,如果說平時還能吃個飽飯的話,在作戰中基本就沒有保障了,能喝碗稀粥,吃個饅頭就算很好了。很多時候,都填不飽肚子。

看了圖上士兵們正在吃飯的場景,何止是心酸,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這些英勇的士兵依然堅持抗戰14年,最終取得了勝利,令人敬佩,自豪而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