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中科大少年班办学40载,昔日“神童”今何在?

今年,被誉为“中国神童摇篮”的中科大少年班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

这些年来,中科大少年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实现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办学目标。然而他们目前都分布在哪些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学校又是如何科学遴选学生的?,让小编一起带各位来了解一下吧!


中科大少年班办学40载,昔日“神童”今何在?


四十年培养五名院士

沿着中科大的主干道——天使路一直往南走,就能看见一栋浅灰色的五层小楼,这栋楼就是中科大的少年班学院。近日,由中科大博物馆与少年班学院举办的“少年班教育四十年特展”正在科大内展出,从一堵历届少年班合影的照片墙上可以看到自1978年第一届入学到2014级毕业的各届毕业生合影,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耀眼的名字在中科大少年班读书时的模样。

截至目前,少年班学院共毕业4140 人,其中少年班毕业1589 人,教学改革试点班2110人,创新试点班441 人。已毕业校友中约90%进入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科研机构脱颖而出,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许多人在IT、金融、制造等行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就包括了五位院士张亚勤 1978 级少年班学生,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百度公司总裁;

骆利群 1981级少年班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顾建军1987级少年班学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教授;杜江峰 1985级少年班学生,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副校长;庄小威 1987级少年班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

科学遴选避免“假早慧”

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说:“少年班招收的不是‘偏才’‘怪才’。通过科学的破格遴选,我们会尽最大可能避免培训出‘假早慧’、拔苗助长的‘假天赋’,使真正数理特长突出、后劲十足、对科学有巨大热情和好奇心的孩子脱颖而出。”

少年班刚创立的时候,由老师直接到全国各地面试学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学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后来,少年班经过不断地尝试与创新,逐渐形成了“高考初试+学校复试”的招生方法。在复试过程中,少年班会选定一些高中学生不太容易接触到的知识点,在45分钟现场教学后,立即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小时的考试,以此来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方式被证明能有效考察考生的学习能力。

少年班更看重的是“能力”,而非“知识”。对于这些天生不同寻常的孩子,除了“教育公平”,还要有“公平的教育”,让超常孩子也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

培养学子分布多个领域


中科大少年班办学40载,昔日“神童”今何在?


截至目前,少年班学院共毕业4140人,其中约90%进入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深造。超过200人成为国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教授,其中2名美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7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5人当选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72%的毕业生活跃在企业界、金融界,其中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占35%。

回看1978年那群少年,他们中有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李光耀顶尖科研奖”获得者谢旻、清华紫光副总裁郭元林等一批优秀人才。

后记

少年班从无到有,无先例可循,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仅凝结着科大人的心血和智慧,也寄托着时代和国家对人才的渴求。其中,许多举措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开山之作”,开创了我国当代高等教育自主招生、书院制教育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先河,为各学科领域特别是交叉学科领域培养了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

其实,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但神童却是可遇而不求的,如果能够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合适的氛围,那势必会激发更大的潜能,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为国家所用。

今日话题


如何看待少年班的培养模式?


中科大少年班办学40载,昔日“神童”今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