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投資需要耐心別奢望一夜暴富

隨著國內P2P、數字貨幣等泡沫一個個破滅,一些原本想著“一夜暴富”、賺快錢的投資人也開始趨向理性,認清現實。

人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巴菲特、彼得·林奇,為什麼最後能獲得良好回報的卻是少數?總結過往大師們的經驗不難發現,有幾點關鍵因素是優秀的投資者必須具備的:勤奮、能力以及耐心。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再有天賦和能力的人,缺乏勤奮,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也終將被他人所超越,為時代所淘汰,勤奮卻往往能讓投資者先人一步地去發現機會、規避風險。“勤奮”這一優秀品格在彼得·林奇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由他執掌的麥哲倫基金13年間資產增長27倍,創造了共同基金歷史上的財富神話。很多人往往看到表面的成功,忽略了他在擔任基金經理期間,每個月要走訪40家到50家,一年下來就是五六百家。彼得·林奇1982年在回答電視臺主持人什麼是他“成功的秘密”時說:“我每年要訪問200家以上的公司和閱讀700份年度報告”。在1985年9月中旬的一次國際調研活動中,彼得·林奇花了3周時間調研了23家上市公司,收穫頗大。他在瑞典去了該國最大的公司沃爾沃,而瑞典惟一的一個研究沃爾沃汽車的分析員竟然沒有去過該公司。

其次是耐心,投資大師巴菲特說過:成功的投資需要時間和耐心。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有再高的天才,有些事情沒有時間是不會發生的。其實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公司也不是一天成長起來的,機會有時候就在你身邊,但你需要做的是有足夠的耐心,不要讓他溜走。譬如很多人說,中國的A股市場沒有長期投資價值,十年指數又回到了原點,筆者對此不能苟同,因為就算市場不盡如人意,A股市場還是誕生出了在最近四年就錄得近十倍漲幅的貴州茅臺、2004年以來上漲近百倍的雲南白藥等一大批好公司、好股票。長期以來,這些好股票可能超過九成的時間都在趴著、震盪,真正上漲只有那5%-10%的時間。這對持有者的耐心無疑是極大的考驗,但如果選對了,結果往往也證明了“慢就是快”這句投資格言。

筆者不建議投資者盲目去遵循“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因為一旦個人的能力和勤奮中缺了一樣,那麼即便有了“耐心”,其結果的不確定性是極大的,因為你抱著的可能是下一個長生生物,又或者是博元投資?這樣盲目一路走到底的長期投資帶來的結果卻是毀滅性的。所以,耐心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投資理念、專業的投資水平之上的。

投資是反人性的,要學會及時發現和承認自身的錯誤、盈利的時候不能得意忘形、虧損的時候亦不能因為消極的心態而影響研判等。但往往很多投資人難以做到內心的平靜,抱著浮躁的心態,今天投進去明天就想掙錢,又缺乏必要的風控手段,最終成為了各類投資市場的“韭菜”。

客觀說,指望在短時間內靠所謂的“投資”來一夜暴富早已不是投資範疇,而是“投機”,鮮有的成功案例或十年一遇,所以在做投機之前,投資者先得掂量下自身跟索羅斯們的專業能力差距幾何?不然與賭博又有何異?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