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比亞迪深陷“11億元”天價“廣告門”,提醒了上市公司什麼?

[資訊-牛車網]

比亞迪(002594.SZ)這段時間不怎麼太平。

在6月13日、7月4日以及7月12日連續三次公告後,比亞迪高達11億元的“廣告門”一案,由某廣告代理商公開發文激烈抗爭而曝光於天下。數日來,涉案多方你來我往,事件持續發酵,至今尚無結論。

比亚迪深陷“11亿元”天价“广告门”,提醒了上市公司什么?

該事件的大致因果是,2016年至2018年,涉案人李娟利用“上海比亞迪”華東區總經理的身份,向30多家廣告代理公司公開招標業務,涉及11億元款項,但比亞迪官方表示並不知情。

6月13日、7月4日,針對有不法單位或個人偽造公司印章、冒用公司名義開展業務行為,比亞迪連續兩次發佈聲明,提示相關公司及時向警方報案。

7月12日,比亞迪發表聲明強調,涉案人李娟等人冒用比亞迪高管身份,用偽造的比亞迪印章與任何單位或機構簽署的合同,比亞迪均不知情,也與比亞迪無關。正是這條聲明激怒了上述廣告商。

比亚迪深陷“11亿元”天价“广告门”,提醒了上市公司什么?

該廣告商認為,在大大小小的傳播活動中或有比亞迪高層站臺,或有比亞迪經銷商參與,其中還包括今年4月知名足球俱樂部阿森納的合作簽約,比亞迪如此聲明令人難以信服。

7月16日,比亞迪首次以上市公司公告形式發佈澄清公告稱,經過核實和確認,李娟以及坊間報道中出現的“陳振宇”並非比亞迪在職或離職員工,也不是比亞迪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比亞迪從未授權上述人員以比亞迪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代表比亞迪簽署合同。

李娟以比亞迪及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名義對外簽署的合同所用印章系偽造,其冒用比亞迪員工身份、使用偽造印章對外簽署合同,已涉嫌犯罪,比亞迪已就上述事項向警方報案,警方已介入調查。

比亚迪深陷“11亿元”天价“广告门”,提醒了上市公司什么?

在長達十數日的撕扯裡,比亞迪一直對該事件表示“委屈”,但外界均對比亞迪在長達三年時間裡對此一無所知表示懷疑。這不符合常理。

比亞迪或有難言之隱,但對其而言,儘快妥善解決這一事件為上策。儘管支付這筆天價廣告營銷費用過於沉重——比亞迪去年全年營業額約為人民幣102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約為人民幣40.66億元,同比下滑近兩成。

今年4月底,在公佈一季報時,比亞迪曾預計,2018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在-82.59%至-70.98%之間。從去年至今的業績來看,比亞迪自身財務狀況也不理想。

比亚迪深陷“11亿元”天价“广告门”,提醒了上市公司什么?

但從公司品牌、形象乃至上市公司業績影響來看,無論何種形式的逃避責任都並不明智。倘再延宕,這宗撲朔迷離的汽車界“羅生門”或將比亞迪拽入不見底的深淵。

受“廣告門”事件影響,7月16日週一早盤比亞迪股價大跌將近7%,當日下午,比亞迪A股、H股股價均下跌,截至收盤,比亞迪A股報43.95元,下跌4.35%,港股報45.30港幣,下跌5.72%。本週一,比亞迪A股緩慢回升,港股仍舊不振。

7月6日,比亞迪發佈產銷快報,上半年其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74884輛,乘用車與商用車累計分別銷售71270輛和3614輛。截至發稿,比亞迪尚未公佈上半年業績預告。

比亚迪深陷“11亿元”天价“广告门”,提醒了上市公司什么?

在輿論上落於下風的比亞迪,態度也有所轉變。在16日的公告中比亞迪表示,願意與相關公司保持積極溝通,並將根據警方對於相關事實和金額核查認定,與相關公司共同商討合理的解決方案。

比亞迪此案如何落幕,目前仍未可知。但它提醒了上市公司,規範操作很重要。儘管在商界,乙方墊資為甲方做品牌傳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不僅比亞迪,國內多數汽車公司都有涉及。在比亞迪之前,也有車企被曝光拖欠乙方廣告費用。

比亚迪深陷“11亿元”天价“广告门”,提醒了上市公司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繼比亞迪之後,觀致汽車也陷入相應困局。在壓抑已久的廣告商相繼揭竿而起後,這一潛規則有可能會被改寫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