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董元奔‖自然科學說中西

董元奔‖自然科學說中西

在關於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述評中,許多人認為中國古代人總是詩詞文賦的,遠不如西方人重視自然科學。其實,這是我們對祖先的誤解。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自然科學。三皇五帝的傳說中就有伏羲氏“觀象於天”的天文學萌芽,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的農學和藥物學萌芽,帝堯“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歷法學萌芽。歷代統治階級均特別重視天文、曆法、農業、水利、醫藥等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重要的科學家得到朝廷的重視,比如:東漢天文學家張衡被漢順帝用為近臣,以至於猖獗的宦官勢力都受到張衡的有效制約;東漢造紙術發明人蔡倫被皇帝封為龍亭侯;隋代天文學家劉焯被隋文帝徵為太學博士;宋代科學家沈括官至主管全國財政的三司使;唐代僧一行和元代郭守敬的天文學成就都是在皇帝的直接關懷下取得的。諸如此類,數不勝數。其實,“諸子百家”在整體上自然科學的含量並不低於社會科學,儒家倡導的“六藝”,除了“數”是基礎的自然科學之外,“射”、“御”、“樂”等也含有一定量的自然科學成分;兵家非常重視地理研究;而墨家是專門研究機械學的,道家後來催生了化學,發展了藥物學;更不用說農家、醫家這些“專科”了。中國曆代重視自然科學,這是與以農業立國的中國古代國情不可分的。

不過,中國古代對自然科學的重視確實低於對社會科學的重視,這是以治亂為核心問題的政治生活始終在中國古代佔據顯要位置的結果。即便如此,中國古代對自然科學的重視和取得的成就在明初以前的兩千多年的時間裡都還是超過西方的。因為,中國古代主要是以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作為社會主流思想,而西方則主要是以虛妄的基督教神學思想作為社會主流思想,中國古人比西方人更容易通過科學實踐獲得科學真理。中國最早使用數學十進位,圓周率近似值的獲得早於西方一千年,甘德的《天文星佔》載有世界上最早的星表,鄭和寶船是當時世界上造船業的最偉大傑作,更不用說中國人一直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了。

中國自明代以來,自然科學成就開始落後於西方,這是有原因的:一是明清閉關鎖國政策使官方對自然科學的重視不能到位,鎖國政策不僅直接妨礙了中國和西方的科技交流,還因為悶在屋子裡搞社會鬥爭使自然科學片面追求實用性,而忽視了基礎理論研究,更忽視了自然科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二是儒家思想雖然懷疑鬼神的存在,但是它本身是一門社會科學,它雖然不反對自然科學,卻在一定程度壓制了墨家、農家、陰陽家等早期自然科學思想流派的迅速發展,而西方基督教是標準的信神教,是自然科學的天敵,但是基督教對自然科學的頑固束縛反而為自然科學的突破式發展積累了巨大能量,西方自然科學終於在文藝復興時期突飛猛進,而其突飛猛進的起點恰恰是神學,正如牛頓以及後來愛因斯坦所認為的那樣:神學的盡頭是科學。

當代中國放棄了閉關鎖國政策,堅持實行對外開放,五六百年來積累的自然科學能量正在如春花般次第開放。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的短短十餘年間,中國在激光、造橋、高鐵、造船、航天、計算機等科技領域已經領先於西方或接近西方,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完勝西方的時代指日可待。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生於江蘇宿遷,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知名輔導工作者。學業主攻古典文學,兼涉泛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