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1864年5月的一天夜晚,常州太平軍護王府邸一片寂靜,剛剛進駐常州的淮軍將軍劉銘傳正在燈下讀書。他的內心很複雜,連日征戰廝殺,雙方有數萬個鮮活的生命在他面前逝去。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當哪、當哪!”,寂靜的夜裡,時斷時續的金屬撞擊聲從院子裡傳來。劉銘傳幾次被這個清亮的聲音擾亂心緒,不免有些氣惱,便出來查看。兩個護衛提著燈籠在前面引路,他們順著聲音,來到了馬廄,原來是兩匹戰馬吃草時籠頭鐵環與馬槽碰撞的聲響。劉銘傳很好奇,馬槽一般都是木頭的,或者石制的,這種金屬馬槽倒是第一次看到。他用腰刀敲了一下馬槽,“噹啷”"一聲,他又試圖推了一下,竟紋絲不動。

他接過燈籠湊近了仔細看,驚奇地發現馬槽四周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花樣紋飾,好像是文字。這王府的馬槽也太奢侈了,竟然把馬槽也製作得如此精美?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劉銘傳觀看了一會,雖然看不懂得上面的銘文內容,但劉銘傳還是判定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馬槽,而是一個老物件。天亮後,他喊來王府裡的奴僕詢問,才知道這個馬槽的來龍去脈。

原來,清道光年間,常州人徐燮釣任陝西郡縣令兼理寶雞縣纂,一次在寶雞縣的一戶農家偶然發現了一個很不尋常的餵豬食槽,遂以100兩銀子購得。後來徐燮鉤卸任時,將這件奇怪的“豬槽”帶回老家常州鳴坷巷“天佑堂”,並開始對盤上的銘文古篆徵求釋文。這些排列極具美感的銘文被翻譯後,證明了這件寶物來頭不小。憑藉對銘文的研究,徐燮鉤在鄉里名震一時。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無奈好景不長,1860年4月,太平軍進軍常州,徐氏的“天佑堂”在戰火中被毀,該盤被太平軍將領護王陳坤書得到,陳坤書識得寶物的珍貴,就收藏在護王府內。

劉銘傳率兵進入護王府後,清軍士兵不識貨,因為戰馬太多,馬槽不夠用,就四處翻找,看到這個能當馬槽使用的大銅盤,就拿它作了馬槽,陰差陽錯被劉銘傳發現了。劉銘傳雖然行伍出身,可自幼也熟讀四書五經和百家諸子之學,是太平天國運動使他棄文從武。弄清了馬槽的來歷,劉銘傳已有幾分明白:那恐怕是一件傳世的寶物。他命令隨從把銅盤換出,洗清後放到府內。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意外得到這個大銅盤,劉銘傳心中暗喜,他命三個親隨秘密運送銅盤迴自己在合肥的老家肥西劉老圩(現屬肥西縣南分路鄉)。他的夫人根據他在信中的囑咐,將銅盤藏於堆滿雜物的倉房。

1871年,劉銘傳憤於清政府昏職不公,託病辭職閒居家中,就請安徽霍山縣一位叫黃從默的老儒生考證該盤。黃老先生辨認出該盤的來歷,方始明瞭盤銘的全文,此盤應該定名為“虢季子白盤”,約為西周夷王時所鑄造。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白盤不僅碩大精美,而且內底有111字的銘文,疏密有致的書法也是金文書法的精品。當時寶盤銘文拓片印出,每紙高達五兩銀子,震動學術界和權貴階層,其中一個人對這個盤子特別上心,這個人就是光緒的老師翁同穌,他專門託人到劉老圩說,願意出重金購買寶盆。

光緒帝師、朝廷重臣翁同穌一生喜愛金石文物和書畫作品,曾得劉銘傳拓贈的虢季子白盤銘文,贊曰“字挾風霜”,於是“愛屋及鳥”,竟軟硬兼施“索要原件”,劉銘傳理所當然地拒絕了。據說惱羞成怒的翁同穌在慈禧太后面前告了一狀,希望以此施加壓力,說劉銘傳將國家重器“中飽私囊”。慈禧太后權衡利害後,哈哈一笑:“他劉六麻子不過貪汙了一件戰利品,由他去吧!”慈禧以劉銘傳有戰功,下旨御賜此寶,從此無人敢覬覷。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1896年,劉銘傳病故。虢季子白盤不但沒有給劉家帶來些許好運,反而平添了不少麻煩,甚至是生死劫難。

光陰荏苒,一晃就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寶盤傳至劉銘傳的第四代孫劉肅曾手中。此時,日本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全面侵略中國。劉肅曾擔心寶盤落入日本人手中,經商議後在宅外很遠的地方挖了一個3米深的大坑,將虢盤深埋地下,又在上面移植來一棵有5年樹齡的槐樹,並播撒了一些草籽。很快,一場雨過後,地面長出綠草,將光禿禿的樹根處點綴的生機盎然。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1933年,民國安徽省政府主席劉鎮華派人前來治談,欲以重金購買寶盤。劉肅曾告訴來者,寶盤自他父親去世後,就不知道下落了。來者見劉肅曾不為所動,就來橫的,掏出槍拍在桌子上。劉肅曾依然是這幾句話,來者見不能讓劉肅曾屈服,便悻悻而去。後來,垂誕寶盤的日軍先後兩次搜索劉家院宅,挖地三尺,也沒找到,差點把劉家宅院一把火燒燬。

1949年1月合肥解放,廣大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陽的景象。劉肅同經權衡,決定把寶物獻給國家。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1950年1月中旬,劉肅曾帶領家人把多年前移植的樹木砍掉,挖開3米的土層,號盤重見天日。劉肅曾將虢盤清洗乾淨,隨後在村裡民兵的護送下送往縣政府。

隨後,號盤先在明教寺公開展出,引起省城麥動。1950年2月28日,文化部為劉肅曾頒發了“褒獎狀”,對他獻寶的行為表示肯定和讚揚,皖北行署還以劉家捐獻文物有功,獎給糧食5000斤,同時贈拓片留念。

此將軍馬槽發現一奇物引劫難,曾孫獻寶獲嘉獎,現成不準出境文物

隨後,文化部在北海公園團城承先殿舉辦就季子白盤特展。1954年,虢盤圖案還上了中國郵票,成為“國家名片”。如今,這尊新中國成立後得以重見光明的國寶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位列國家文物局所頒發的“64件不準出境文物”名單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