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導讀:從城市回到鄉村,過上夢想般的田園生活,是每個城市孤獨者夢想的歸宿,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迴歸田園,靠什麼生活?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從上海回到老家黃岡的阿彬和太太福坑找到了解開難題的密鑰,這對神仙眷侶把山野美食通過社交廚房帶到缺乏真味的都市,打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深山食堂。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19歲離開黃岡大別山,來到繁華的都市——上海,開始13年的都市生活,從畢業小白到廣告公司創意總監,他快速完成農村人到城市人的轉變。

或許是媽媽的那碗土雞湯太過濃郁,就在事業順風順水的時候,他卻依然辭職,阿彬的做法讓人很不理解。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對話阿彬:

✤一個農村孩子,怎麼就想到報考上海的大學?

“我爸媽在很早的時候就覺得我應該走出去,我們是黃岡地區嘛。黃岡地區高考很厲害,其實厲害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窮,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農村,希望自己孩子能夠考上大學,走出去。”

✤是什麼最後讓你決定回到家鄉?

“我在城市裡始終放不下心中對深山田野的眷戀,慢慢就會發現那種狀態不是我想要的,會想我的家到底在哪裡……每次回農村,山裡的一切都是很自然的,鳥叫聲,溪水聲,老母雞,小黃牛,叮叮噹噹的牛鈴聲,一回去就覺得很放鬆,整個心就會融化在這個山山水水裡面,回到家裡就是回到山裡。”

✤是因為發現很難完全在山裡生活才會弄出“深山食堂”這個概念嗎?

我是考慮到太太福坑在上海生活,兩人就想了一個平衡農村和城市的辦法——把家打造成一個分享山野美食的社交廚房,這也就是“吃好穿好”深山食堂的由來。“吃好就是我了,就是真食阿彬,我負責把山裡面好吃的拿到這裡來,讓大家都吃好;穿好呢,就是福坑,她是一個鬼馬精靈的人,喜歡設計服裝飾品。所以我倆就這樣跨界在一起,名字就叫吃好穿好。”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一、“社交食堂”成支點,撐起整個田園夢

阿彬的深山食堂在上海華亭路一條深深的巷子裡,有一個用竹子搭成籬笆的獨門小院,石徑通幽,鮮花盛開,這便是“吃好·穿好”社交廚房。

黑板上的一段話,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廚房的宗旨,以及主人阿彬和妻子的初心:這裡不是餐館,這裡沒有大廚,每個週末,我們都會邀請幾位朋友掌勺,他們有手藝有故事,用深山食材做拿手菜,圍坐在一桌吃吃喝喝,在食物的色香味裡,學幾道美食,識幾個朋友。

一條深巷,一段對生活的簡單解讀,就道出了“社交食堂”的格調。但更為重要的是,社交食堂就像一個大山通往城市的橋樑,給了山野食材一個支點,讓真實從吃進嘴裡的食材開始。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就這樣,阿彬辭職帶著妻子從城市來到深山,包下了800畝山頭,把十幾年的血汗錢全部搭了進去。從雞苗、牛犢、黑毛豬仔開始,純糧餵養,還“綁架”了父母、親戚、鄰里,全都幫他一起看農場,做農活,阿彬給大家發薪水,也間接“養活”了當地很多人。

農場裡有了產出後,阿彬和妻子在網上開了一個“有啥買啥”的淘寶店,經營自己的山野食材品牌“真食阿彬”。因是純綠色無汙染產品,他銷售的蘑菇、雞肉、柑橘等食材和水果,在網上都很搶手。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既然是社交廚房,就必須要有廚子,所以在阿彬的廚房裡廚子顯的尤為重要。於是,來這裡的每一個人便都成了大廚,做飯的任務交給了來這裡的每一個客戶,阿彬只需要提供大山裡來的客戶就行。

而大廚需要用自己的廚藝打動來這裡聚會的人,所以體驗感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維繫客戶的同時,朋友也因此變得多起來,有趣的故事變的多起來,阿彬和福坑也就成了品牌。

吃完來自大別山的食材以後,在講故事聽音樂的同時可以買一些福坑設計的長裙、漢服、首飾作為伴手禮,時光好似變慢,生活變得有血肉,我們好像不再浮躁,我們好像找到了烏托邦。

吃是為了活,但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阿彬夫婦有了想法,給每一頓飯打造一個主題,而一個主題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便串聯起了一群人,社交廚房也在每一個故事中收納更多的客戶更多的朋友。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二、在玩樂中做生意,才是田園夢的最高境界

會玩才能吸引人,有趣才能留住人,阿彬夫婦是擅長此道的,上海的社交食堂應接不暇的客人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2015年8月,他們又在西安的老弄堂開了第二家“社交食堂”。和上海的一樣,沒有收銀員沒有服務員,一個小店一個人,只是這個管理人從互聯網中選擇,在滿足味蕾的同時賦予客戶新的角色,帶給每一個人不一樣的體驗的同時節約一大筆開支。

16年阿彬夫婦便在上海開了3家分店,形成了一條簡單的模式。父母舅舅留在大別山打理農場,阿彬作為快遞員來回運送生態食物,做農場到食堂的食材輸出,福坑設計自己的品牌支持阿彬,真實的食材,自由的體驗,在時間的打磨下積累了一批批的粉絲,經濟收入也在一點點地攀升,吃喝玩樂中年入百萬。

廣告人化身神仙眷侶,把深山食堂搬進城市,打造半城半鄉烏托邦!

其實阿彬和福坑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世界上是沒有純粹的烏托邦,但是隻有自己踏實了真實了,才能感染別人。田園夢想的背後不都是現實的骨感,需要更加深層地理解,生活不是閒雲野鶴,生活更不是三點一線,需要有趣的靈魂賦予產品更多的吸引力。

阿彬的理念很簡單,生活就是把吃穿住行搞好。就是這樣簡單的信念讓阿彬800畝農場在收益金錢之外,獲得了更多。現在,阿彬和福坑很珍惜眼下的生活,平日“隱居深山尋找山野美食”,週末“品美食聽故事交朋友”,生活過了,產品賣了,錢還賺了,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不過如此!

遠離城市就是田園夢的實現嗎?田園夢到底該是什麼樣的?歡迎留言!

公眾號:最農公社,最農控股董事長藍翔以天下健康為己任,從事有良心、有道德和堅持的新農業事業。以互聯網+農業+金融+小鎮的方式,以大旅遊、大健康、大農業、大數據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整合農業產業鏈的資源,打造中國農業第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