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宝钗莺儿齐上阵,这次宝玉竟要把她俩嫁别人,宝钗又搞小动作了

黛玉有丫头紫鹃为自己出头,宝钗的丫头莺儿也不是等闲之辈。为了宝钗和宝玉的因缘也是煞费了苦心。莺儿本名姓黄,名字叫金莺,宝钗嫌金莺拗口,就直接叫做莺儿了,各位读者朋友可不要小看宝钗的这个小动作,表面看好像是要和金玉良缘的金划清界限,其实不然,黄莺,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还有个俗名,大家一定很熟悉——黄鹂。一个爱歌唱的鸟。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宛转似笙簧,清脆如织机,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当今人们常把少女的语音称为”燕语莺音”。如同黛玉的丫头紫鹃,只不过是一个欢快,一个悲啼而已。

宝钗莺儿齐上阵,这次宝玉竟要把她俩嫁别人,宝钗又搞小动作了

这莺儿在开始的时候就是由她传出的“金玉因缘之说”,不过当时被宝钗打住了,不多提。到了书中的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袭人笑向宝玉道:“可是又忘了。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他说,烦他莺儿来打上几根络子。”宝玉笑道:“亏你提起来。”说着,便仰头向窗外道:“宝姐姐,吃过饭叫莺儿来,烦他打几根络子,可得闲儿?”很明显起因是袭人主使的宝玉。

宝钗莺儿齐上阵,这次宝玉竟要把她俩嫁别人,宝钗又搞小动作了

接着莺儿出现了,而且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个丫头喜儿,都知道薛姨妈有两个丫头,同喜和同贵,很喜庆的一对,书中说道,可巧莺儿和喜儿都来了。宝钗知道他们已吃了饭,便向莺儿道:“宝兄弟正叫你去打络子,你们两个一同去罢。”莺儿答应,同着玉钏儿出来。这个喜儿丫头一出现,必有喜事,话说莺儿和玉钏一起来到了怡红院,不曾想宝玉为了金钏的事一直愧疚,想要寻求金钏的妹妹玉钏的原谅,便一直和玉钏软磨硬泡,没空搭理莺儿,这时袭人又出现了,书中说道,袭人见把莺儿不理,恐莺儿没好意思的,又见莺儿不肯坐,便拉了莺儿出来,到那边房里去吃茶说话儿去了。

宝钗莺儿齐上阵,这次宝玉竟要把她俩嫁别人,宝钗又搞小动作了

待人都去了,袭人便携了莺儿过来,问宝玉打什么络子。宝玉和莺儿一番高谈阔论之后,莺儿不免又要为“金玉良缘歌唱了”,且看书中宝玉对莺儿道:“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儿抿嘴一笑。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莺儿的表现简直无可挑剔,欲言又止的表达方式当即就吊起了宝玉的好奇之心。

宝钗莺儿齐上阵,这次宝玉竟要把她俩嫁别人,宝钗又搞小动作了

不过莺儿刚要说起,宝钗那边等不及就跟了来,莺儿后面的话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大家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这宝钗还真是个急脾气,匆忙的到来也不顾及人家的感受,书中说道: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可见莺儿已经打了半截了,可宝钗根本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直接否决,心想为什么不提“玉”,怎么这么没头脑?果然宝玉不知是计,还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这还用问吗?和金有关的是什么?看宝钗如何绕到自己的姻缘上去,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这才对嘛,玉就要金来配吗?这你们都想不到?

宝钗莺儿齐上阵,这次宝玉竟要把她俩嫁别人,宝钗又搞小动作了

薛宝钗之所以讨人喜欢,是和她的交际策略分不开的。她对长辈敬之以顺,如贾母、王夫人等人,她仔细揣摩别人的好恶,在说话、做事等方面都顺其心意,投其所好,虽然在自己的因缘上经常使用一些小智谋,但是宝钗的为人并不让人憎恨,她只是过于理智,比如对待金钏投井一事,她还善于自保,比如搜检大观园之后,为避嫌疑主动的搬了出去,从另一个层面来论,宝钗也是可悲的,从小无父,自己的亲娘薛姨妈又过于软弱,对媳妇夏金桂就可以看出薛姨妈的能力是不如人的,哥哥薛蟠也是个不省事的,所以宝钗也是招人怜的,总不能一家三口都没个算计吧?就让我们多包容一下宝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