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風正一帆懸——一個牛娃的第一印象

風正一帆懸

吃完晚飯,我去給一個孩子上首課。兩家的距離並不遠,但要是坐公交車的話,得多走出一個小時。我家孩子怕我累,不讓我坐公交,於是開車送我。坐在自家車上,我不用操心路途中的事了,於是打開手機,點擊助教老師新建的微信群。這個群頗有特色,不是一般的三人群,而是五人群:成員不是隻有助教老師、孩子的爸爸或媽媽加上我這個老師,而是孩子的一家三口都在其中。孩子的爸爸媽媽用的都是實名,而孩子卻用了化名。好在這個群就是以孩子的名字(一帆)來命名的。一帆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一帆風順這個成語,嗯,這是一個不錯的名字。

按圖索驥,找到了單元門,我按了一下門鈴,沒有聽到反響。這時,一個小男孩的身影閃過來,推開了樓門。我相跟著進了電梯間,剛想按樓層按鈕,見小男孩按的樓層跟我要去的相同。心想,莫不是他?出了電梯看小男孩掏出鑰匙,徑直去開我要敲的門。果然,他就是一帆!看起來我們很有緣。

進了門,孩子告訴我,他的爸爸媽媽很晚才能回來,不過今天可能會早一點。我問孩子吃飯沒有,他說吃過了,於是我們書歸正傳。因為是首課,我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情況。我讓孩子找出他的作業本、筆記本、作文本來,然後拿出我給孩子準備的一套練習題,讓他做。這樣,我們都有事情做。

我翻開作業本,看到上面雖然說不上美觀但很工整的字跡,心想,這是一個做事認真的孩子。本子上還能看到老師用紅筆給打的等級,“良”佔多數,偶爾也能看到“優”和“中”,這說明孩子的學習狀況還是很不錯的。心裡不免嘀咕,這孩子每週安排兩次語文輔導,其他作業能有時間完成嗎?

我抬起頭來的時候,發現孩子已經做好了兩篇文言文閱讀了。心想,夠快的!做得對不對呢?我拿過來一看,正確率蠻高的!我把幾處不十分準確之處指給他,然後講為什麼,有時,我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孩子已經把錯處訂正過來了。真是“風一般的速度”啊!

我問他,“你做事這麼快,是從小就這樣,還是後練出來的?”“是在學校練出來的,”他說,“每天要做好幾套數學題呢。”我又想起了剛才的疑問,“今天老師各科老師留的作業多不多?”“都做完了。”一邊說,一邊衝我笑了笑。怪不得,我在他的笑容中讀出了自豪。

說話間,孩子的奶奶來了,一邊打招呼一邊熱情地給我倒水端水果,她問我來多久了,我說一個多小時。等她走了以後我看看錶,才發現剛才說的不對,只有半個小時多一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覺呢?我想,這跟孩子的動作快有關係。以他做題的數量為參照,讓我覺得剛才的半個小時頂平常的一個小時。跟一帆在一起,可以延長生命的時間啊!

第一套題做完了,我告訴他,這不過是熱身,下面的題難度要大得多,你想不想做?一帆毫不猶豫地說:“想!”於是我拿出一模文言文課外閱讀題給他做。讓一個初一的孩子做中考模擬題,有點勉為其難,但我想看看他的表現。我看到一帆臉上的表情也凝重起來,但他做題的速度並沒有慢多少。他一邊做,我一邊看,正確率在一半以上。這應該算是很不錯的結果了。看起來,一帆並不是一味圖快,而且努力追求正確。我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詩“風正一帆懸”,遇到這麼優異的帆,能為其遠行鼓一陣正風,我應該看作是此生的幸運。

孩子的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我剛好講評完第二套試題。於是讓孩子繼續做一套現代文閱讀題,我們聊一聊孩子。孩子的爸爸媽媽很有修養,也很率真,一邊聊孩子,我好像也明白了為什麼要把孩子也放到這個群裡,這裡邊有家長獨特的思考和作為啊!這又是一個有故事的孩子。關於他的故事,我想多瞭解一些。我也想慢慢觀察,然後記錄下來。這不但對一帆有用,或許對更多的孩子也有用。

2018年5月22日 07:57:09

風正一帆懸——一個牛娃的第一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