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鄞县大道改造提升,未来怎么样?值得期待!

鄞县大道改造提升,未来怎么样?值得期待!

一条道路,

能以行政区划名称来命名,

足以证明它在这个区域的重要地位。

鄞县大道改造提升,未来怎么样?值得期待!

鄞县大道,

就是这样一条道路。

鄞县大道改造提升,未来怎么样?值得期待!

它全长37.8公里,东起东吴镇,西至横街镇,串联宁波东西区域四明山脉、天台山脉及东钱湖,于1999年12月通车,曾是跨度最大的交通主干道。

鄞州行政区划调整、宁波都市核心区地位确立后,鄞县大道被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使命。昨天来自区城投公司的消息,鄞县大道(鄞州段)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未来的鄞县大道,不仅仅是一条集散交通干道,还将是鄞州的中央景观大道和新城绿轴。

老去的背影见证鄞州城市化历程

追寻鄞县大道的足迹,离不开鄞州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指引,因为这条道路老去的背影,见证着鄞州的城市化历程。

1995年,鄞州开始启动新城区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对3个方案多方论证后,决定将下应、钟公庙、石碶三地交界处约12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县城所在地,命名为鄞县中心区。

这个选址除了考虑区位优势,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道路。当时这个1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一条东西向的乡镇道路,往东可以辐射到太白山麓的东吴镇,往西可以延伸到四明山脚的横街镇。从地图上看,这条东西向的大动脉,可有效串联起当时鄞县蝶状版图的两个翅膀,展翅高飞。

鄞县大道的建设随即启动。历经2年多的建设,鄞县大道终于在1999年12月建成通车。当时的鄞县大道两侧,除了一些拆迁安置房和工厂,基本都是村落。建成通车的那天,沿着鄞县大道,村民纷至沓来,为拥有这条双向六车道的道路感到自豪。

鄞县大道的建成通车,也使得鄞州有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有公交线路。2000年12月16日,公交108路正式运行,从甬港新村始发,沿着鄞县大道直至横街镇,单程票价每人2元,由宁波市城乡公交公司经营。这条公交线路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当时鄞县西乡居民的出行。

鄞县大道改造提升,未来怎么样?值得期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通行压力的与日俱增,曾经辉煌的鄞县大道逐渐老去。区城投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受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鄞县大道以水泥砼路面为主,路面噪音大。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鄞县大道的交通日趋拥堵,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区对鄞县大道的部分路段进行过多次提升改造,但是总体效果与整个鄞州的城市化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老去的痕迹,市民感受颇深。鄞县大道不但是南部新城内部的主要集散通道,也是南部新城通往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宁波客运中心、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重要集散通道,其还与多条线路交叉,更是重要的公共交通疏解通道。但是,由于鄞县大道路口及地块出入口较多,特别是东西两端双向四车道路段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较为严重,道路服务水平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群众对鄞县大道改造的呼声较高。

市民对于鄞县大道的积水问题也多有抱怨。来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城区的易积水点整治中,鄞县大道的点位总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在暴雨和台汛期间,鄞县大道下穿沈海高速的通道更是积水的重灾区。在此前的台风“海葵”和“菲特”正面侵袭下,该下穿通道积水数日后才排空,严重影响了鄞州东西向的交通。

改造提升的意志承载建设品质之城的梦想

鄞县大道(鄞州段)改造提升工程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2014年3月,区城投公司向全国发布方案征集,经多次论证后,初步明确整治方案。2015年12月11日,区规划分局、区城投公司组织发改部门、轨道指挥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街道等,召开鄞县大道改造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审查会,各方就改造方案基本达成一致。

按照方案设计,鄞县大道(鄞州段)工程西起鄞县大桥东,东至镇岚路,全长约9.7公里,道路标准断面宽度50米,核心城区内道路宽度基本保持原状,沧海路以东部分进行拓宽。项目涉及路面改造拓宽,新建分离式立交一座(钱湖路下穿),新建地下行人过街地道一座,拆除桥梁14座,新建桥梁11座,道路两侧绿化改造16万平方米。

区城投公司副总经理张振斌说,这个项目是我区近年来体量最大的市政道路改建项目,也是事关市民出行的重点民生项目,更是全区鄞州塑造品质之城的期望所在。和常规的市政道路改造提升不同,鄞县大道(鄞州段)将主动与轨道交通实现无缝对接。按照方案设计,道路提升改造后,可主要承担中、短距离集散交通功能,通过公交优先的方式,兼顾轨道交通接驳,可实现不同公交方式的无缝衔接。

鄞县大道改造提升,未来怎么样?值得期待!

该项目从金达路至奉化江将与轨道交通5号线共线,在轨道交通沿线将设置百梁路站、泰安路站、鄞州区政府站、钱湖路站、学府路站、下应路站等6个站点。这6个站点都将设置公交站台和公共自行车停车点,方便公共交通方式转化。设置辅道,允许私家车和出租车临时停靠,极大提升轨道交通出行的吸引力。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的无缝衔接,系统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功能。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扰民现象,改造提升工程将和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同步。其中,钱湖路下穿通道与轨道交通钱湖路站结构共建,共建段分为三层,1层为市政道路,2层为公交站厅层,3层为轨道站台层。设计单位技术人员说,该方案最大程度节约了建设成本,既减少了施工工期又降低了建设风险,同时整合了各建(构)筑物的功能,最大限度开发利用了日益紧缺的土地。

高标准人性化施工打造城市道路的样板

新鄞州,新起点。鄞县大道的改造提升起点更高!按照方案设计,鄞县大道除了通行的核心功能之外,还将作为南部新城一条东西向的景观大道和城市绿轴来进行改造提升。

改造提升将在道路两侧商业地块的开发基础上,大力开展城市绿道建设。道路红线内的绿化景观打造根据城市区位定位的要求,分为核心段和生态段两个标段。核心段西起奉化江东至沧海路,其绿化景观主要突出城市感,生态段从沧海路至镇岚路由于临近东钱湖,其绿化景观着重突出自然印象。而道路红线外的景观将以慢行系统为主线,串接公园、高校、商业、居住等城市节点,打造一条生态休闲的城市绿廊。

鄞县大道改造提升,未来怎么样?值得期待!

在采访中获悉,改造提升工程还将新增一个地下行人过街通道。该通道位于学士路以东,北侧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南侧为浙江万里学院。通道全长67.5米,设两个出口,每个出口各有一部上行扶梯,考虑到无障碍设施的配备,每个出口还将设置一部升降梯。有交警告诉记者,该路段早晚交通较为拥堵,而两校区学生过街主要以横穿马路为主,人车干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待鄞县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后,这个存在已久的安全隐患将会得到彻底根治。

高标准的设计还需要人性化的施工来实施。鄞县大道两侧有大量的苗木,道路的改造提升无法回避苗木的迁移。考虑到苗木的迁移存活率较低,区城投公司组织设计单位对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尽可能减少苗木的迁移。对于必须要迁移的苗木,城投公司已经和城市管理部门进行了对接,确定了临时种植点,由专业园林绿化单位进行养护,确保存活率。

考虑到轨道交通的施工,鄞县大道公交站点的建设也与其进行了无缝对接。在轨道交通5号线的每一个站点同步设置一个公交站点,市民不但可以就近转换出行方式,还可借助轨道交通的地下通道,更加安全、方便地穿越。目前,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已经开始对轨道交通5号线鄞县大道沿线的站台进行苗木迁移和局部封道施工。

鄞县大道(鄞州段)路面将全线采用“白改黑”改造。为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扰民现象,施工过程中将通过共振碎石化这一新技术,将水泥路面一次性破碎,振动碾压后直接作为新路面的底基层,再在上面加铺基层和沥青面层,此举不但可以彻底根除反射裂缝,而且在施工后不产生白色垃圾,更加环保。

鄞县大道改造提升,未来怎么样?值得期待!

为了降低对车辆通行、减少对过往行人和沿线居民的影响,区城投公司对鄞县大道的改造提升将按照建筑工地围挡整治的相关要求,抓好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同时在明显位置对工期等内容进行公示,不定期通报项目工程进展,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此外,由于鄞县大道建成时间较早,改造提升距离长,前期涉及大量的电力、燃气、热力、综合通信等地下管网的调查摸底,目前,所有地下管网的迁改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区城投公司有关负责人提醒说,施工期间,道路沿线将分时分段进行半幅封道施工,另外半幅道路保持畅通,会对交通带来一定影响。此外,路面施工待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全面完工后,将同步实现路面恢复。

来源 | 鄞响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