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我來講述一位滴滴出行的司機的賺錢故事。

身份也許卑微,行業也許和你我毫不相干,但足夠你我從他的身上借鑑幾點商業賺錢術。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01

就在這個端午節前的週五下午6點半,當我在上海圖書館辦完最後一件事,準備打車回家時,發現在我前面已經有7個人在排隊叫車。

我手中的袋子裡裝了3本書,是為端午節閱讀準備的,所以不著急,就站在淮海中路的馬路邊讀書等待即可。

大約過了10分鐘,手機顯示出租車手機的手機來電鈴聲響起,對方一上來便是爽朗的笑聲:“請問你的位置對嗎 ? 我就快到了。”

滴滴現在的定位功能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對我來說無所謂,在遇到過一次把我從路的南邊定位到北邊導致司機開錯方向後,我現在習慣性地會留意具體的位置。這樣既節約了司機的時間,也節約了我的時間。

不一會兒,車就到了,司機是一位年約50歲的中年男子。我看了眼手機上的司機信息——廖師傅,5星,9500+單。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02

待我坐上車,廖師傅主動問我是否有想走的路線。

由基於上海的交通狀況,我的開車習慣是參考百度導航,避開擁堵路線。於是跟廖師傅說:“你就跟著導航走吧,現在是下班時間段,估計哪裡都堵。”

“好嘞。”廖師傅又一次爽朗地答應著,正式開車上路。

以往,我都會主動坐前排跟滴滴出行的司機聊兩句,今天因為想盡快讀完手頭的書,於是選擇坐在後排自顧看書。

從上海圖書館到石門一路口上高架的路上,雖然我沒怎麼說話,但聽到廖師傅一直保持洪亮的說話聲,他似乎能從馬路沿途發生的一切事物中找到樂趣。

說著說著,最終讓我決定把手頭的書放下,想跟這位司機好好聊聊,直覺告訴我:這個司機不簡單。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03

廖師傅原來在楊浦區某路開汽車修理廠,算是個創過業的小老闆。

兩年前,因為市政建設,道路被封閉,他原本靠臨馬路攬客的生意也做不成了。房東一直沒有給出賠償方案,於是廖師傅一家就在租賃的門面房裡免費住著。

沒有了收入來源,廖師傅改行開滴滴出租車。一是賺點錢,二是想在上海馬路兜的時候留意合適的地方重新開修理廠。

開著開著,他發現做滴滴司機蠻好的,拋去租車、汽油等開銷,一個月能掙2萬2到2萬5不等。

當我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非常驚訝。根據以往我和司機聊天獲取的信息,通常一名滴滴司機的月收入在7000到10000元左右。

一年前滴滴司機的月收入是可以達到兩萬元,但由於城市交通管理的規範,很多滴滴司機都走上專職開車的道路。

每月最大的成本是電動汽車的租賃,據說現在的市場價已炒到8000元一個月。

在這樣的殘酷的競爭環境下,為什麼他的收入依然保持高位呢?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04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和廖師傅聊起天來。

廖師傅說:開修理廠很操心。自己雖然是老闆,但是管理工人、拓展客戶、財務收支、採購備件、甚至買菜燒飯……樣樣都得自己來,根本不敢休息,每個月到手2-3萬。

開滴滴出租車,他同樣是每天工作。早晨6點半出門,買早飯時多買兩個包子和雞蛋,一直幹到晚上10點左右回家睡覺,天天如此。除了每週六早晨,他會花點時間採購全家一週的食物,買好放進冰箱,就得趕緊開工了。

這樣的狀態其實跟他原來做小老闆差不多,最大的區別是在別人身上少操點心,管理好自己即可。

這也是我認定的未來主流就業方向。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未來將是互聯協作社會,只要獨立掌握資深的技能,可以自己幹,也可以大家臨時組建團隊完成項目,沒有所謂的上下級關係,否則消耗人力管理成本。在協作關係中每人承擔一定的任務和職責,所有人高效完成交付,最後拼接組裝結束項目散夥。

當然,廖師傅也有提前下班回家的時候。他每天設定的的營業額目標是不少於720元,實際上他都能做到800元左右。

因為滴滴出行有規定,每週的營業額達到5000元以上可以獎勵2500元。

早期獎勵是3500元,現在雖然少了,但是這筆錢還是很重要的。

折算到每個工作日等於額外賺500元。你想想看,一天的營業額才700多元,但獎勵500元的純收入,比例高達70%,這筆利潤很可觀。

我好奇地問:“那中間上廁所和吃飯休息怎麼辦? ”廖師傅說:“基本不休息,吃飯就是早晨多買的早點,基本在車上解決。至於上廁所,儘量減少次數和時長。”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05

聽到這裡,我心裡開始盤算:每天收入800元,一個月就是24000元左右,再加上每週2500元的獎勵,一個月至少34000元的營業額。

“那成本支出呢?”

廖師傅說:“主要是租車7000元和汽油費5000元。”也就是說,34000-12000=22000元是妥妥的。

另外,他租的是豐田電動車,可以規避有關部門對滴滴運營車輛的盤查,他們關注的重點是比亞迪和榮威電動車,這樣在風險控制上確保不會出現罰款1萬元,以及暫扣駕照3個月(等同於3個月不能開車營業)的危機。

但我還是很奇怪,為什麼別的滴滴司機跟我講收入只有萬把塊呢?

廖師傅笑著說:他們經常開著開著就去喝酒、睡覺、打牌,哪有認真工作呀。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與其他司機聊天時提到:有時朋友約了打麻將,有時中午喝點酒總不能飯後酒駕吧,還有時中午吃飯休息睡一覺。

看似全時工作的滴滴司機們,原來工作效率的差別這麼大。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06

聊到這裡,也快到我的家門口,在拐個彎再開3分鐘才能到的時候,廖師傅已經關閉此次服務的計價功能。我不好意思地說:“師傅你提前結束不好吧,少收我錢了。”

廖師傅也嘿嘿嘿不好意思地說:“沒有關係,差不了這幾塊錢,我也是為了自己,提前結束馬上就能接新單。滴滴出行的規矩是每天接單越多,越會優先派單給我,這樣不耽誤兩單之間白白等待的時間。”

這讓我想起數天前,碰到過一次下車後司機為了多賺錢拖了10分鐘還不結束計價,我只得打電話過去催促。

“另外,我的星級比較高,打電話給滴滴的客服馬上就有人接聽,也不用等待,節約時間。”廖師傅很得意地跟我講。

果然,車還沒停穩,新的單子又來了,而且是返回淮海路的長途單。

我一邊拿東西離車,一邊感謝廖師傅的熱情駕駛。

臨別,廖師傅滿懷感謝地說道:“麻煩給我五星好評,這對我很重要。”

我向他做了一個OK的示意。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07

這是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打車經歷。在廖師傅身上,我看到不少商業賺錢的秘密:

對生活的樂觀,勤奮的工作態度,高效的時間管理技術,明確的績效目標,充分運用行業內規則(甚至包括潛規則),穩健的風險控制……

看似大眾而普通,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多。即使你我不是一名滴滴司機,我們有在工作中偷懶睡覺、用手機玩遊戲,混時間嗎?!

儘管廖師傅在車上吃飯,儘量減少上廁所的時間和次數,拉大工作時間的做法很傷身體。但是現代社會,有哪個行業不需要點拼命三郎的精神。

期間,我曾提醒廖師傅注意休息,這位年約50歲的男人笑呵呵地說:“不行呀,我有兩個小孩。”

“老二是女孩,已經上班工作了。”

“老大是男孩,現在無錫念大學,學的是很費錢的藝術專業。經常要出門寫寫畫畫,每年的生活費支出大概要6萬元,我估計他現在可能有女朋友了。否則,你想一個大學生哪來這麼大的支出,這在上海打工的也不見得有這麼高的開銷。”

“我辛苦點沒有關係,只要他開心就好。”

我希望他的兒子記住給父親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微信問候就好。

跑滴滴月薪2萬+,他幾乎是在玩命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即使過節,廖師傅還是在咧著嘴微笑著開滴滴出租車吧。然而,當他聽到孩子的祝福時,嘴角會咧得更大……

每個行業都是辛苦,每個人收入跟付出都是正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