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關於學生五種學習習慣養成的建議

關於學生五種學習習慣養成的建議

關於學生五種學習習慣養成的建議

一、自學習慣的養成

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與課前3分鐘進行自學,提出簡明的自學要求,儘量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養成自學習慣;在課堂上,對於能正確回答"問題"的學生,要進行恰當的課堂評價,以引導更多的學生養成自學習慣。小學學生尤其是農村學校的學生,其自學習慣養成的主要場所是課內而不是課外;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前短暫的時間,提出簡單的自學要求,並進行課堂反饋與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先學後教"的教學原則;要把問題的提出儘量用書面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不論什麼問題都要先面向全班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明確地提出,並留足全體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後才能夠指定個別學生回答;要不斷引導學生,在聽課之前、完成課堂練習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自學;教師還要傳授給學生自學題目、分析題意的要領,掌握自學方法,養成自學習慣。

二、聽課習慣的養成

首先要學會做課堂筆記。課堂筆記有兩種:一是用專門的課堂聽課筆記本做筆記;二是學生用筆在課文空白處做標記與批註。用聽課筆記本做筆記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合上書本專心聽講與記錄;用課本做筆記的好處是:學生可以邊聽課邊在課文上畫著重號、波浪線、提問題、寫註釋、寫感悟……,把聽、讀、寫結合起來,做到五官並用。其次讓學生學會提問題。最常用的提問的方法是口頭提問,口頭提問是指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向教師或學習小組同學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主動舉手提問題,教師對主動舉手提問的學生應進行簡短的鼓勵,以引導更多的學生舉手提問,培養學生從小養成敢於並會提問題、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三、閱讀習慣的養成

教師要利用課堂時間培養學生養成帶著問題閱讀課文的習慣。學會在閱讀中自己提出問題,學會帶著問題讀書,學會用問題來總結歸納學習內容。教師也要培養學生養成"口手腦"並用,共同參與閱讀的好習慣,動口——最好是嘴唇動而不必出聲響;動手——重要內容用筆幫助記憶;動腦——用問題式、比較式、歸納式、圖表式、順口溜等多種形式把問題簡化,把書讀懂。逐步養成認真閱讀的好習慣。

四、作業習慣的養成

教師要教育學生做作業時首先認真閱讀題目,仔細審題,全面領會題目已知條件。其次作業完成之後,一定要自我檢查,養成自覺檢查作業的習慣,不斷減少作業的差錯,提高自我檢查修改的能力。另外還要強調完成作業的時限,教育學生要有完成作業時的時間意識和及時繳交作業的時間意識。教師教育學生要做到作業及時完成,上午的作業爭取午跟班時完成,當天的作業一定要當天完成,並及時交作業,決不拖拉,教育學生養成能按時高效地完成各科作業的好習慣。

五、書寫習慣的養成

現在是多媒體時代,已經採用網上評卷,對學生書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字跡書寫一定要規範,並且嚴禁隨意塗改。我認為要讓每位學生書寫一手規範的漢字,需要靠全體任課教師的共同努力,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為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自己板書字跡的示範效應作用,自己要從書寫規範的漢字開始,用自己良好的"文字形象",去引導學生的書寫規範。減少塗改是應試的需要,教師要告訴學生,塗改是考試中影響得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要從作業、考卷的批改中,不斷提高學生對書寫中塗改危害性的認識,減少書寫潦草和隨意塗改現象的發生,從而培養學生在作業與考試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關於學生五種學習習慣養成的建議

關於學生五種學習習慣養成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