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內家拳練功與脊柱的關係,從沒見過說這麼透徹的

引言:中國武術種類繁多,不完全統計有完整訓練體系的流派有兩百多個。傳統武術裡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樁是大多數武術採用的方法。大的門派像武當、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樁功法。在所有的傳統武術中,形意拳是其中獨樹一幟的拳種,其勁法凌厲,打法硬朗,難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說,其體系完整,但動作簡單,易學易練,深得眾人的喜愛。這簡單的招式後面蘊藏的了很多看不見的幸苦和練法。形意拳練的是勁,不是動作,動作知識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練法,在動作的背後,是功夫,是勁力。形意拳首先是要練明勁,之後就是練暗勁。形意也罷,太極拳也罷,傳統武術修煉大體需要經過四個階段,修正身法,換勁,練勁,用勁。站樁,能解決修正身法和換勁的問題。三體式和五行拳解決練勁和用勁的問題。站樁的要領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站樁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會站樁站的腰疼。

練功與脊柱關係以我自己的習拳經驗,和我見到的一些人水平不高的原因,我覺得就兩點:一是忽視基本功和功力的訓練,二是確實是悟性不好,不是共軍太狡猾而是國軍太笨。如果犯了第二條尚能以勤補拙慢慢提高,犯了第一條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我以為最容易被人犯的就是第一條,因為基礎的訓練往往枯燥而乏味,又易被人視為簡單而淺嘗輒止。就拿身形的調整來說吧,各門各派的前輩老師或諄諄教誨或行諸文字.都快說濫了,可是到處走走看看那些習拳人的身形大勢,真是叫人惋惜的多,欣喜的少!含胸拔背、虛靈頂勁、松腰提臀、裡撐外裹,這是基礎吧,想必熟悉傳統武術的耳朵都聽出繭了,所有的高深皆由此出,皆含於此。人體的脊柱有兩個S形彎曲,一為五節腰椎一為七節頸椎,前面12個字從身形上就是調節這兩個彎曲的,把脊柱給抻直嘍!下頜微收,天靈蓋虛下來了,頭頂上“揪”,照鏡子看看頸椎這個S直了沒!骨盆向前微翻,兩胯向內微微一裹,尾巴骨向下一墜,看看鏡子腰椎這個S直了沒?!上頭一揪底下一墜兩頭這麼一拉,堅持鍛鍊,包準把我們的脊柱給節節鬆開,正確的身形貫徹到站樁和走步當中,那個“勁”才能體會出來,只有脊柱鬆開後才談得上“拔背”,這是發勁的身體形態,藏形蓄勢就指的拔背,把脊柱象弓一樣拉開。可是有的人有的人以為一拉背就彎了,實際上很多人就是彎個腰發力,而且還沾沾自喜,頗為自得,真是謬之大矣,其勁必不透不脆易失中,其形太露。拔背是脊柱內動,外形始終是中正的 ,能得此即初得藏形蓄勢之妙,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什麼力呀勁呀發放呀.奉勸朋友們下狠功夫苦練基本功細心體悟.此中有真意,盡在實踐中!!!

內家拳練功與脊柱的關係,從沒見過說這麼透徹的

不要說其他的功力訓練了,光身形調整好了,感覺到了,一年就能打人,什麼十年不出門.盲修瞎練一百年都出不了門. 身備五弓 腰如反弓.歷來太極拳家都非常強調腰脊的重要性,並有許多精闢的論述。如《論五字妙訣》中“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用,不在外面。……力從人借,氣由脊發,氣往下沉。由兩肩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勁起於腳根,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宰在腰”。《耍拳論》中“勁由脊發,膂力無限”。《習拳歌》中:“腰脊中正頂勁領,氣遍周身任督行。”等等。總之,腰脊(這裡也指脊柱,腰部由5塊腰椎,在體表腰為胯上肋下的部分)在太極拳中非常重要。這裡提出了“腰脊中正”的要求,而有的太極拳學派要求“塌腰翻(泛)臀”,使腰椎內收下沉,向下塌住勁,臀部向後翻起。其結果是人為的增大的腰椎前凸,很不利於脊柱的健康。這兩種不同的形態,“腰脊中正”更符合生理結構、武技力學及自然規律。 脊柱的生理狀態 脊柱(俗稱脊骨或脊樑骨)由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及骶尾椎組成。成年人的脊柱,從側面看,從上而下呈“S”形的彎曲狀態。分別為頸前凸,胸後凸,腰前凸和骶後凸。此前凸是後天形成的,初生嬰兒脊柱並無頸前凸和腰前凸。直立行走後,長年累月使脊柱負重,在沒有其他骨骼附加支撐的頸椎、腰椎部位形成前凸。進而發現,頸部和腰部是疾病的多發部位,如頸椎和腰椎骨質增生及椎間盤突出等頸肩腰腿痛病症,頸部和腰部發病人數之多,使醫院已形成專科。這些疾病的根源,絕大多數是後天形成的脊柱前凸造成的。前凸使脊椎關節間隙不均,受力不均勻。加之違背自然的後天不良行為的不斷增加,成年後機體開始退變。致使常有頸椎、腰椎及相應疾病發生。但脊柱的彎曲並不穩定,可以改變。例如,和式太極拳要求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胯裹臀,使脊椎前凸減小或消失,迴歸先天的自然狀態,符合太極拳以後天之法,引先天之形氣的法則。 腰脊中正在健身方面的作用 拳論說:“脊骨要挺則力達四梢,氣鼓全身。”表明腰脊中正在利於氣血暢通。脊柱是脊髓神經所在部位,是中醫所說督脈通行的部位,督脈下起骶骨尾部中央長強穴,沿督脈上行至頸部背面的大椎穴。而腧穴也都在背部,腧穴是人身氣血的總彙,臟腑精氣由腧穴而相互貫通。太極拳對脊柱的正確鍛鍊能促使經絡氣血暢通,增強體質。腰部只有五塊腰椎及肌肉支撐,在人體結構上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人體站立和勞動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旋轉應力。加上成年後椎間盤發生退變,彈性降低,一旦腰部活動範圍過大,或負荷增大時,極易造成椎間盤纖維環受到擠壓而破裂,刺激與壓迫相應部位的神經,引起腰腿痛及一系列症狀。因此腰脊正直,使椎體關節間隙均勻,受力均衡,並能使上部所受重力迅速下傳,不使腰部受力過重,而對腰椎產生衝擊,從而避免腰部受到損傷和通過脊椎對大腦產生的不良影響。拳論中說:“提起臀部,氣貫四梢,兩腿繚繞,臀氣相交。”中醫理論認為,經脈匯於會陰,裹臀不但有利於身體平衡,也利於經脈的暢通及內氣的傳承疏導。 腰脊中正在技擊方面的作用 . 太極拳要求身備五弓。所謂身體的五弓,就是身體的軀幹,以及兩臂和兩腿。兩臂屈肘成兩張弓,兩腿屈膝成兩張弓。其中軀幹這張弓,脊柱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後天形成的脊柱彎曲,必須在彎曲改變的情況下才具有弓的張力。塌腰翻臀雖然能使脊柱產生一定的彈性,但同時也加大了脊柱的前凸。從脊柱的生理方面來看,顯然不利與身體的健康。俗話說,立木頂千斤。如果按太極拳的要領,做到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胯裹臀。可使脊柱彎曲減小或消失。這在生理功能上和太極拳的技擊實用上,都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腰為身之中節,中節不明,渾身自空。腰脊正直使上部所受重力迅速下傳,經腰骶關節傳至骨盆,經骨盆及胯的轉換,根據所處狀態及受力情況下傳於雙腳或一側腳。在化解對方來力的同時,進步反擊、退步卸力或長身起發。拳論中說:“勁起於腳跟,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腳,上下九節勁,節節由腰發。”腰部也是下體產生的勁力達於掌指的傳遞樞紐。腰部姿勢不正確,勁不能達於掌指。先父和士英在傳拳時常言:“塌腰易使腰椎受力過重,中軸不直,下盤轉換不靈,易產生腰部勞損,並使氣勁力在腰部受阻,上下不暢,勁難成一家。”腰脊中正使得脊柱彎曲“拔”直,腰脊成為反弓,成為重要的勁力源泉。發力時脊柱只要恢復原狀,脊椎關節不易受損傷,而且速度快。按照太極拳的要領,正確鍛鍊,可使脊柱彈性增強,活力增大,亦可引丹田先天之氣。正如拳論中說:“蓄勁如挽弓,發勁如放箭,力由脊發。”又說:“身似活蛇,腰如反弓,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節首尾俱應。”腰脊中正的調整方法及意義 .

內家拳練功與脊柱的關係,從沒見過說這麼透徹的

1、虛領頂勁:在行功走架或站行坐臥時,下頦微內收,豎頸順項,不可低頭仰面。頭頂百會穴似有一線輕輕上提,謂虛領頂勁(或稱頂頭懸,懸頂,提頂)。頸不可僵硬,也不可軟塌,自然豎直。脊髓、血管、氣管等彙集頸部,頸部端正,氣血、神意上通下達。頸部端正使頂勁領起,則周身輕靈。正確的方法可使頸椎及頸部肌肉得到較好鍛鍊,對防治頸椎病有很好的作用。頸直頭則正,頭正則氣血暢通,頭腦清醒,對外界遇到的情況變化及各種信息彙集大腦後迅速加工處理,及時準確作出判斷,併發出信號,使身體各部協調配合,動作穩健準確。

2、含胸拔背:心窩微收,胸部內含,能使脊背上拔,使胸椎中正,氣貼脊背。不可挺胸或凹胸。含胸拔背,可相對增加胸腔容積,使肺活量增加,使呼吸深緩順暢。肩部鎖骨關節肌肉群放鬆,兩肩略向內扣,有利於做到含胸,使前胸成圓,胸部成蓄勢。

3、松胯裹臀:兩側胯窩放鬆,臀部肌肉向下松垂,再輕輕向前,向裡收斂,使尾骨微向前移,有向上托住丹田之意,使丹田氣灌於四梢。臀部垂、斂、提和胸部微內含、脊背上拔合而為用,可以使腰前凸減弱或消失。並使胸橫膈向下運動,使腹部獲得充實圓滿的感覺,有助於氣沉丹田。太極拳的屈伸開合運動,使腹部肌肉張馳,橫膈上下運動,使肺部充分收縮與擴張,呼吸自然深長,並可使腹腔臟器得到一種輕微按摩,有助胃腸功能的增強與恢復。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推出遠程教學課程,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光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光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內家拳練功與脊柱的關係,從沒見過說這麼透徹的

內家拳練功與脊柱的關係,從沒見過說這麼透徹的

內家拳練功與脊柱的關係,從沒見過說這麼透徹的

內家拳練功與脊柱的關係,從沒見過說這麼透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