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通用汽車,為何去了韓國卻瀕臨破產?

通用汽車,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旗下多個品牌車型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十分暢銷。比如在中國,別克GL8、別克昂科威和全新英朗等車型十分受國人青睞,而整個上汽通用品牌每年也能取得超百萬輛的銷售成績。不過儘管國內表現十分強勢,但在隔海相望的韓國,通用汽車卻險些破產。

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通用汽車,為何去了韓國卻瀕臨破產?

通用汽車早在上世紀80年代便進入韓國,與當時韓國的龍頭車企大宇汽車合作,生產的車型主要出口美國。後來金融危機致使大宇汽車破產,通用汽車乘勢而為收購了大宇,並在2011年正式更名為通用汽車韓國公司。收購大宇後的通用投入大量資源,在韓國國內投資建造廠房,也為韓國創造了上萬的就業機會。然而通用汽車並沒有取得傲人成績,甚至年年處於虧損狀態。

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通用汽車,為何去了韓國卻瀕臨破產?

僅2014年-2016年,通用韓國的淨虧損總額達到1.9萬億韓元,約合18億美元。面對鉅額虧損,通用韓國不得不選擇縮減產能,於去年關閉了韓國群山的緊湊型汽車組裝廠。甚至為了節省人工費用,通用韓國還計劃停發獎金、縮減福利。但糟糕的經營狀況依然沒有得到改變,以至於今年初頻頻傳出通用汽車將申請破產退出韓國市場。不過經過一系列補救措施,韓國成功“挽留”了通用汽車。

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通用汽車,為何去了韓國卻瀕臨破產?

為何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通用汽車,到了韓國卻落到瀕臨破產的地步呢?

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通用汽車,為何去了韓國卻瀕臨破產?

首先要說一說市場,韓國消費者十分青睞本土品牌,所以市面上暢銷的車型幾乎都是韓國車。國內消費者的大力支持,也讓現代起亞佔據了韓國汽車市場80%份額。而剩餘20%市場份額,則由韓國通用、雷諾三星和雙龍等汽車品牌瓜分。不過韓國汽車市場規模小,消費總量也不過三四百萬輛。由此推斷,通用韓國年銷量可能不及上汽通用一個月銷量。

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通用汽車,為何去了韓國卻瀕臨破產?

其次韓國市場表現低迷,也讓通用在亞洲市場的重心轉移至中國。得益於近幾年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上汽通每年都能取得上百萬輛的銷量。市場表現強勢,也讓美國通用投入更多資源深耕中國市場。儘管前段時間通用許諾將新亞太總部設在韓國,但該公司並不管理中國市場。換句話說,通用更重視中國市場。

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通用汽車,為何去了韓國卻瀕臨破產?

最後就要說一說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通用在韓國目前有3家工廠,涉及員工數超過1.5萬人,龐大的勞動力成本拖累了韓國通用的盈利能力。而據韓國通用官方消息稱,自2010年以來勞動力成本增加了50%以上。除開人工成本,生產效率低下也至於了韓國通用發展。以去年關閉的群山工廠為例,它生產一輛汽車所需要的時間為59.31小時,而中國最短只需要17.7小時。

由此來看,今年早些時候通用韓國欲申請破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退出一個沒有明確的可持續盈利能力的市場,毫無疑問是明智的決定。當然現在通用韓國已經明確不申請破產,但未來發展還是讓人捏一把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