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美媒:中國不停升級一款近“40歲”高齡的導彈!究竟有何深意?

據外媒報道,中國測試了裝備有10個可獨立定位的分導彈頭的東風-5C洲際彈道導彈,與之前部署在東風-5B上的3個彈頭相比顯著增加。在導彈數量一定的前提下,分導彈頭數量的增加意味著中國核彈頭的數目會大幅增加,這對增強中國核反擊能力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就東風5C的性能來看,可以類比的主要是美國的民兵III和和平衛士,及俄羅斯的SS-18撒旦和最新型的RS-28薩爾瑪特導彈,以液體推進的SS-18撒旦mod5/6導彈為例,其最大射程16000公里,投擲重量接近9噸,可攜帶10枚7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者2000萬噸級單彈頭,額外的盈餘則可攜帶種類完善的誘餌,SS-18最多能攜帶超過40個誘餌,從而大大提高了導彈的突防能力。而就RS-28的某個方案看,導彈起飛重量150-200噸,射程16000公里,投擲重量達8噸,略高於SS-18。東風5C的性能應該也與SS-18後期型大致相當或接近RS-28薩爾瑪特的水平。

美媒:中國不停升級一款近“40歲”高齡的導彈!究竟有何深意?

就中國試射東風-5C專家作出回應,說:“作為原則,中國一貫奉行自衛防禦的國防政策。我們在境內按計劃進行科研試驗是正常的,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希望有關方面不要大驚小怪。眾所周知,核武器問世之後,投射手段日益受到重視,洲際彈道導彈擁有全球覆蓋的打擊能力,在某些方面較空中投射方式有明顯優勢,二戰後很快即成為軍事大國所謀求的目標。洲際彈道導彈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核三位一體中兩極的重要條件。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比中程彈道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導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目前主要擁有國為: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另:印度的洲際彈道導彈也在研製中。所有陸基型導彈都需要一個發射井。原子彈發明後,洲際彈道導彈都具備了發射核彈的功能。

美媒:中國不停升級一款近“40歲”高齡的導彈!究竟有何深意?

因此,為了自身具有反擊能力,發陸基型洲際導彈發射井射井井壁很厚且深埋地下。一般都能夠在自身遭受核彈攻擊後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自行啟動,實施核反擊。因此,陸基型洲際彈道導彈具備二次打擊能力。所有的航天發射架都適合發射洲際彈道導彈,但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井卻未必適合用於航天項目。因為作為戰爭機器,洲際導彈需要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射出艙,並通過大氣層外的高速滑翔飛向敵戰區,故而發射震動很大,且自身體積越小越好。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閱兵儀式上,東風-5B彈道導彈正式亮相,也就是改進型東風-5B彈道導彈公開亮相。東風-5B導彈是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的改進型,能夠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採用液體發射,個頭比較大,但是它的體型高、載荷大,射程遠。東風-5B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攜帶彈頭多、突防能力強、毀傷威力大,是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尊嚴的堅強盾牌,也是我國國防實力的顯著標志。而東風-5C又採用固定發射井發射方式,是東風-5型洲際導彈的最新改進型。

美媒:中國不停升級一款近“40歲”高齡的導彈!究竟有何深意?

有一種保守的說法,東風-5C的射程一定會超過1萬公里,是真正的“大國利器”。東風-5C能攜帶10個彈頭,可在縱深數百公里區域內選擇要打擊的獨立目標,還可調節打擊時序和次序,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打擊效果。看到美國專家說中國恐嚇美國就覺得好笑,中國已經明確表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的戰略核武器統統是為了防衛那些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是為了能實現二次打擊的戰略威懾,怎麼就成恐嚇美國了?如果美國不是對中國有威脅,沒想過打中國,怎麼自己會感覺到被恐嚇?這很顯然是心中有鬼才會有這樣的念頭。可以準確地說,中國的東風快遞雖然很快很準確,但絕不亂投,更不會主動恐嚇他國。然而,作為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為了保護國家安全,中國必須擁有自衛的大殺器,以避免走夜路時被打劫,所謂防賊是也。自1984年在建國35週年閱兵上亮相以後,東風5這種液體燃料的兩級洲際導彈在1999年和2009年的閱兵上都沒有出現。儘管是一款“老傢伙”,但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裡,東風-5家族在絕大多數時間一直是中國唯一具備實戰能力的洲際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