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開 欄 語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為落實好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挖掘了全市各區縣紅色革命、愛國主義、傳統文化等場館中的廉潔等正能量元素進行集中展示。

今日,小編帶大家走進位於合川區的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陶行知先生紀念館簡介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位於合川區草街鎮古聖村,佔地3.14萬平方米,於2006年3月落成,佔地面積11.8畝,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是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慶市廉政教育示範基地,整個教育基地由逸少齋、碑亭、陳列館、古聖寺四個部分組成,其中育才學校舊址古聖寺於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陶行知簡介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陶行知以民為本,結合中國國情創立了“生活教育”理論,緊隨時代的脈搏,先後倡行平民教育、鄉村教育、普及教育、國難教育、抗戰教育、民主教育六次教育改革運動。陶行知先生教育救國,對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意義重大。毛澤東稱讚他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淡泊名利的美德被宋慶齡尊稱為“萬世師表”;周恩來贊其“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

泰戈爾說“陶行知不僅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個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鬥士”;華萊士贊曰:“陶博士並不僅僅屬於中國,而是屬於世界的。”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場館故事:陶家的剃刀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當時正處於抗戰中後期,在重慶創辦的育才學校不是公辦學校,辦學經費捉襟見肘,幾百師生的衣食住行全都靠陶行知一分一文地募捐,以及辛勤筆耕的稿費支撐。陶行知一方面力求外援。爭取民主人士幫助,一方面自力更生,帶領師生種地生產。

陶行知先生的母親曹翠仂勤儉持家,親自下田耕作,種地養家。由於行知的收入都投到了教育事業上,家庭的維持全靠其母親和妹妹。陶母辛苦勞作了一天後還替人縫補漿洗衣服以補貼家用。為了省錢,陶母就自己給幾個孩子理髮。陶行知把母親使過的剃刀視為最值得紀念的傳家寶,曾作詩一首:“這把刀!曾剃三代頭,細數省下錢,換得兩擔油”。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陶行知的所有好友眾所周知,幾十年以來,行知在任何正式場合穿的都是同一套西裝,他要節約籌集更多的資金,讓更多的國民及孩子接受教育。陶母與陶行知的妹妹陶文渼則承擔起家庭日常開支。有一次,他得到了1萬多元稿費,拿回家就鎖進了櫃子裡,妹妹看見了,問他:“家裡有老有小,錢也不多,生活艱難,能不能留點給家裡用?”陶行知想了想,溫和地說:“這錢要作為辦學的經費,我們家雖窮,粗茶淡飯還能維持。你在家裡省著點用,算是幫我去辦大事吧!”陶妹深受感動,並全力支持哥哥的工作。母親也將收來的壽禮全給了行知辦學。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陶行知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傾盡一切,踐行“教育救國”的偉大事業。

重慶廉潔文化展館|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