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戴耳机音量多大最合适?连续听歌2小时就会...

今天是国际爱耳日

也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

今年主题为:

“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戴耳机音量多大最合适?连续听歌2小时就会...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那么耳朵便是感知世界美好声音的窗口

从婴儿的出生到老年

不论什么时候

都不要忘记从细节入手保护耳朵

保护听力

今天上午,郑州儿童医院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加。

戴耳机音量多大最合适?连续听歌2小时就会...

一上午的时间,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任红波就为数十位小朋友及其家长提供了专业的检查和咨询服务。  

任红波告诉记者,无论是幼儿、青年还是老年,都应对耳朵的保护引起重视。近期流感肆虐,很多婴幼儿因此患病,医生提醒家长们在关注流感、感冒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中耳炎,儿童在感冒后发生急性中耳炎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在地铁里、马路上戴耳机的青少年随处可见。据研究表明,戴耳机连续听歌2小时就会对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用耳机听音乐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并且每次听半小时为宜。

老年人应该注意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加速老年人的早期耳聋。

戴耳机音量多大最合适?连续听歌2小时就会...

此外,在长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的BRT站台,站务工作人员也通过手绘漫画的形式,向过往乘客宣传爱耳护耳小常识,唤起全社会对听力障碍问题的重视,及早治疗及早康复,提升生活品质。

戴耳机音量多大最合适?连续听歌2小时就会...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何预防听力障碍

1新生儿

据统计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1—3‰,正常儿童一般4-6个月出现呀呀学语的现象,这是语言启蒙的重要阶段,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的声音刺激,使语言发育障碍,势必会影响其情感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对减少聋哑残疾发病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残留听力早训练,做到聋而不哑,残而不废,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幼儿

小儿在使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耳毒性药物,它们包括如氨基糖甙类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保太松、阿司匹林、消炎痛、灭滴灵、心得安、苯巴比妥、乙胺碘呋酮等60余种药物;因此小儿用药一定要避免随便使用抗生素等耳毒性药物,用药时要注意剂量和疗程,一旦发现药物性耳聋,要及时停药并及时进行治疗,将危害减到最低。

3青少年

戴耳机音量多大最合适?连续听歌2小时就会...

青少年应当注意远离噪声环境,戴耳机、打游戏和迪厅、KTV等噪声环境是他们听力防护的重点。听耳机时间不超过30分钟,音量不超过60分贝,对听力的影响最小。

4中青年

中青年是社会的主力军,每日承担大量繁重的工作,精神压力也比较大,特别是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公司职员及大学生等群体,最易发病,因此对这类人群来说,应该注意自身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的习惯和节奏,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劳,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及时就医。

5老年人

老年人听力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之全身多系统机能的退化及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因素,使得听力系统变得更加脆弱。除了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多方面,减缓听力的进一步减退,必要时可佩戴助听器,以提高生活质量。  

怎样保护耳朵?

1.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外耳道深达2.5~3厘米,而且还不直,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

特别对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还非常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一旦发炎就会出现耳朵长期流脓的症状,最重会导致渐进性的听力损害,治疗起来也非常繁琐、费事、费力。

那么,一旦外耳道内进水了怎么办呢?你可以通过单脚垫脚蹦跳的运动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签把水吸出,再不行可以用电吹风把耳内的水蒸发出来。

2.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耳聋

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像氨基糖甙类消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这种药物引起的耳聋被称为药物性耳聋。

有的人对这些药物极为敏感,即便用上一点点这些药物,也会引起药物性耳聋。因此,在使用药物特别是上述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耳朵和鼻咽部通过一个叫做咽鼓管的结构相通。这个管子的作用是调整耳朵内外的压力。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顺着这个管子逆行感染耳朵引起急性中耳炎;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压力变化过大,咽鼓管不能及时调整耳内压力,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中耳内炎症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引起听力障碍,严重时还会引起中耳化脓性病变,甚至引起鼓膜穿孔等。因此在感冒后或者坐飞机后耳朵出现问题要及时请耳鼻喉科医师诊治,切莫耽误了病情。

4.突然听力下降要第一时间诊治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医学发现,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了。

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塞感。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因此治疗越早越好,所以说“时间就是听力”一点都不过分。如果病史超过15天,听力恢复就较难了。

为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熬夜等。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该尽快向耳鼻喉科医生求助。

戴耳机音量多大最合适?连续听歌2小时就会...

5.预防噪声聋很重要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噪声引起的耳聋被称为噪声性耳聋,噪声聋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一旦出现还会有持续下降的过程,有人喜欢带着耳机大声听音乐,这是现代社会引起噪声性聋最常见的原因。

噪声性聋主要是预防。如不要长时间大声听耳机传出音乐;过节放鞭炮要离鞭炮远一点,尽可能捂上耳朵;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间休息。

6.不正确的掏耳朵会损害耳朵

有人喜欢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这其实非常危险,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自己掏耳朵时最好用棉棍沾上一些酒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尽量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的东西掏耳朵,另外不要形成频繁挖耳的习惯。一般来说,一周左右一次足矣。

如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记者:王保权

统筹:乔艳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