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卜浪溝村:隱於大漠的絕世美景

卜浪溝村:隱於大漠的絕世美景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如果翻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的地圖,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被烏蘭縣西南部的一個名叫“卜浪溝”的地方所吸引:它佔去了烏蘭縣域總面積的近四分之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也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遇到了它,在與它三天的短暫相處後,讓我對它有了新的認識。當你真正走近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它並非字面上理解的一條“溝”,而是一個真正的盆地。“大”是卜浪溝最基礎屬性;獨特民俗文化,讓它充滿“韻”味;而壯美的雅丹地貌、秀麗的金子海等景色,不得不讓我將它和“美”聯繫在一起。

卜浪沟村:隐于大漠的绝世美景

地廣人稀歷史悠久

據《烏蘭縣誌》記載,卜浪溝為蒙古語,意為混濁,因村域內有一條混濁的河流而得名,距離烏蘭縣政府102公里。因為地形的限制,道路崎嶇難行。為了能早點看到“廬山真面目”,同行的當地人選擇了先經315國道,再從德(令哈)都(蘭)公路進入卜浪溝。雖然這條路線要比原路線多出一百多公里,卻能節省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過了巴音山,同行的當地人告訴我已經進入卜浪溝的地界了,但離我們的目的地還有50多公里的路程。所謂的目的地,就是卜浪溝的核心區域——卜浪溝村。談到雅丹地貌,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乾旱荒蕪,非常缺水,但卜浪溝盆地內的兩條大河和一個大泉,足以保證人們在這裡生活。

根據烏蘭縣賽什克鄉提供的數據,卜浪溝村村域面積3357.5平方公里,生活著136戶,506人。如果對3357.5平方公里的面積沒有直觀的概念,形象點說相當於3個香港的總面積。卜浪溝村可以絕對稱得上是“地廣人稀”,但這裡卻是烏蘭縣海拔最低,氣候最溫暖的地方。

典型的雅丹地貌、貧瘠的草場,遠不能滿足畜牧業的需求。為了讓牧業可持續發展,卜浪溝村的每個民居(蒙古包)之間的距離近則一二公里,遠則超過十公里。這些居民的生活點,大多沿著境內東灶火河和索楞郭勒河兩條大河以及索楞郭勒河支流零星散佈。

卜浪溝村屬烏蘭縣賽什克鄉,村民為蒙古族,大多以放牧為主。當地人告訴我,卜浪溝村是蒙古可可旗的三個託海(村)之一。對於這一點我從史料上得到了印證。

據海西新聞網記載,現住柴達木的蒙古族,全系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的分支。

固始汗於1636年率衛拉特蒙古聯軍進入青海,1655年去世後,青海蒙古分為左右兩翼。1725年清廷將青海蒙古收為內藩,仿照內蒙古札薩克制,統一分編為二十九旗。其中據柴達木者為和碩特部八旗,即西前旗、西后旗、北左翼末旗、北左翼旗、北右翼末旗、西右翼後旗、西左翼後旗、西右翼中旗。而當地人所說的可可旗,就是蒙古柴達木八旗之一的西后旗。由於西后旗旗長被稱為可可貝勒,因此該旗也被俗稱為可可旗。

據記載,可可旗旗長系固始汗第六子多爾濟之裔,屬地東至希勒鹽海子,察罕託羅海,南至合約爾巴爾古,西至布降吉爾河源,北至果庫圖爾、希拉庫圖爾。1949年解放,現為烏蘭縣賽什克鄉。

卜浪沟村:隐于大漠的绝世美景

傳統民俗韻味十足

初到卜浪溝,藍天白雲下蒙古包在茫茫草原的映襯之下,有一種空靈之美。這時樸實的牧民端來濃烈的馬奶酒,表達他們對你的歡迎。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的包門開向東南,這樣既可避開強冷空氣,也沿襲著以日出方向為吉祥的古老傳統。走進蒙古包你會發現,內部寬敞舒適,特製的木架做圍欄支撐著整個蒙古包。包的周圍用柳條交叉編成五尺高、七尺長的菱形網眼的內壁,蒙古語把它叫作“哈那”。

蒙古包的大小,主要根據主人的經濟狀況和地位而定。普通小包只有四扇“哈那”,適於遊牧,通稱四合包。大包可達十二扇“哈那”。包頂是用七尺左右的木棍,綁在包的頂部交叉架上,成為傘形支架,包頂和側壁都覆以羊毛氈,包頂有天窗。

雖然這裡自然條件惡劣,但人們的飲食卻是多樣的,除了人們傳統印象中的牛羊肉外,還有面食、米飯、蔬菜等。但如果有客人來,他們定會拿出自己的招牌美食——全羊席。

比起其他地區的全羊席,這裡的全羊席簡單實惠了很多。先把肉肢解為羊頭、前腿、後腿、羊背、胸骨等,然後把他們又按較大的骨關節分解成10多塊,煮熟後按照傳統方式擺在大盤子裡上席。一般情況下,把兩個前腿擺在前面,兩個後腿擺在後面,其上面擺上背肉,再把羊頭擺在其上,這樣擺出一隻活羊的模樣,羊頭上塗抹白酥油以示吉祥如意。按照傳統,羊尾巴要分給在座的老人或尊貴的客人。

一塊羊肉剛下肚,悠揚的敬酒麴伴隨著濃濃的馬奶酒便會來到你的身邊。主人敬酒之時,會特別拿出雕花鑲寶石的手工銀碗與來賓共享,碗沿上同樣塗抹著白酥油。三碗馬奶酒過後,節奏明快,舞步豪放的蒙古族舞蹈便開始了。此時,如果你太顯矜持的話,主人會繼續為你唱敬酒麴,直到你也加入舞蹈的行列。

卜浪沟村:隐于大漠的绝世美景

大漠景觀美不勝收

夜晚的卜浪溝寒風凜冽,但蒙古包給了我們溫暖。清晨的卜浪溝一派生機,暖暖的陽光灑向大地,人們繼續開始為儲備過冬的食物而忙碌,牲畜們則開始撒歡。吃過羊奶糌粑早飯後,我們與熱情的主人告別,前往金子海。

從這裡前往金子海,只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先到烏蘭縣城,再從縣城到達金子海,雖然這條路面平坦,但需要花費5個小時;另外一條路線是穿過沙漠到達。我們選擇了第二條,這樣可以近距離地瞭解它。

一路穿越沙漠,遭遇被困之後,到達金子海時已是午後。

金子海其實不是海,更不是湖,如果用蒙古語“阿拉騰布拉格”(意為金泉),更為確切。

金子海的西部和西北部有2901.5公頃的沙漠,近湖為不規則的新月形沙丘,湖南北兩岸各有百米多寬的草帶,湖的東部和東南部被600多公頃2米多高的蘆葦所環繞,南部為6000多公頃沼澤。在草帶和沼澤中有數不盡的泉眼向外冒出清淳晶瑩的淡水,沼澤地南面是廣袤無限的戈壁灘。

關於金子海,這裡流傳著一個美麗神奇的傳說。相傳,成吉思汗領兵經過這片茫茫的沙漠裡,他們整整走了三天三夜,飢渴難忍。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候,成吉思汗在一個沙丘下邊挖了一個長方形的小洞,在洞上面擺上自己的聖碗,然後煨起桑火,不一會兒,聖碗裡便湧出了聖水,將士和軍馬飲上了聖水,解除了疲勞。離開此地時,把自己的聖碗埋在那個洞穴裡,以表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天長日久,聖碗裡湧出清泉一般的聖水,漸漸地在這片沙漠裡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湖。而今天我們在這裡看到的這個巨碗,也稱為了它的標識性建築。

又傳,從犛牛山上下來兩隻金羊,到湖邊飲水,見水甘美,再也不願意回山,於是跳入湖中,無影無蹤,故而得名金子海。

2019年8月,金子海作為景區正式向遊客開放,使更多人來了解這地處柴達木盆地腹地的大漠奇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