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外企對在華髮展保持樂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暴發一度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但如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2月3日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所說,疫情對當前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少在華外資企業也表示,他們對未來在華髮展仍保持樂觀。何況,近年來外商投資法與相關條例落地實施、對850餘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降低與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雙邊貿易協定及亞太貿易協定的協定稅率等中國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都利好外資企業在華髮展,讓眾多外資企業看到了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表示:“我們很高興能看到圍繞簡化外國投資和審批流程所發生的種種變化。外商投資法的實施是中國完善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新舉措。該法的適時出臺和實施將大大提振外商投資的信心,將對中國經濟和法治產生深遠影響。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一樣必不可少。霍尼韋爾歡迎支持技術合作和保護知識產權等優化中國營商環境的任何努力。”

據悉,在新的一年裡,霍尼韋爾將繼續貫徹其核心戰略,如“東方服務於東方”“東方服務於世界”戰略,建立關鍵客戶和重點城市的合作伙伴關係,加速從“成為中國式競爭者”向“是中國式競爭者”的轉變。在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霍尼韋爾還將繼續在中國設立企業智聯業務,對客戶提供產品和從軟件到硬件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幫助中國企業應對挑戰,贏得未來。

張宇峰進一步表示:“過去二十幾年,霍尼韋爾真正發展成為中國本土的有機組成部分,也真正植根於在中國的發展。霍尼韋爾一直在中國經濟這片大海中遨遊,我們也將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和創新為這片大海作出更多貢獻。因此,我們希望制定良好的發展計劃,確保我們中國的業務更具競爭力,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客戶。”

巴斯夫亞太區(職能管理)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長柯迪文也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裡,營商環境不斷改善,過去5年中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提升效率的舉措,外資准入門檻不斷降低。作為一家在中國廣泛佈局的外資企業,巴斯夫從這些流程簡化及開放政策中獲益良多。舉例而言,這些舉措讓巴斯夫有機會在廣東湛江獨資建立一體化生產基地。這將是中國首個由外資獨資建立運營,擁有蒸汽裂解裝置的綜合性智能化工生產設施。該基地總投資將達到100億美元,將成為湛江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基石,我們也期待能以此為中國華南地區產業升級作出貢獻。”

2019年9月,朗盛化學與上海化學工業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為建設一體化生產基地預留了20公頃土地,作為在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新基地。此外,公司計劃在上海建立一個綜合的亞太區應用開發中心(AADC),進一步強化在本土的發展和研發能力。2020年對於朗盛來說是關鍵的一年,既要保證現有實驗室、工廠持續研發和生產高品質產品,又要進一步落實過去兩年作出的業務規劃和承諾。

對於如此擴展布局的原因,朗盛化學亞太區總裁錢明誠表示,目前,中國已是最大的化學品生產商和消費市場,也是特殊和精細化學品最大細分市場。到2030年,中國市場將會佔全球所有化學品銷售額的近50%。

此外,朗盛的“質·臻”準則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內涵高度契合。中國化工界的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朗盛帶來了非常直接和積極的影響。成熟的市場更青睞能夠長期提供可持續性服務的供應商,價格不再僅僅作為唯一的選擇參考標準。

中國的市場增長速度非常快,城市化發展帶來的消費升級產生了對特殊化學品的新需求。未來幾年,中國也將成為朗盛最大的化學品市場,朗盛將持續擴大投入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錢明誠進一步強調:“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朗盛作為外資企業,見證了中國營商環境不斷邁向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進程。我們在中國各地的工廠得到了一視同仁的待遇,所處園區在上下游產業、工業、服務業的配置也越來越齊全。外商投資法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更為有力的保障和支撐,為像朗盛這樣的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這些都更加堅定了我們在中國加大發展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