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孝莊皇后真的下嫁給多爾袞了嗎?

秋雨夜思3


首先,布木布泰不會下嫁。

作為順治的生母,當朝太后,如果正式改嫁給多爾袞這個親王,最多也就是親王嫡福晉,顯然就不能同時保留太后身份。這樣,布木布泰豈不是連以前低於自己的太妃都要行禮?

其次,布木布泰不需下嫁。

說布木布泰下嫁,無非是說為了保護順治的皇位而被迫下嫁。事實上,順治母子從來都不處於劣勢。滿清八旗中多爾袞兄弟當時只掌握三旗,而兩黃兩紅鑲藍五旗都是絕對支持順治母子的,並且守備京畿地區的是兩黃旗,這就更不可能讓多爾袞奪取皇位。

而當時八旗官員聽命多爾袞,是因為多爾袞是攝政王,也有比其他人更強的個人能力。當多爾袞宣佈奪位,攝政王身份自然失效。八旗多數人是不會聽命的。

第三,張煌言詩及皇父攝政王

張煌言是南明士子,與清政權是敵國關係。

多爾袞的尊號自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是一脈相承,逐步抬高,是多爾袞在不斷重申自己的超人地位。

漢族皇帝也有過很多仲父,尚父,阿父這些稱號。不能說明什麼。

第四,沒有其他記錄。

如果說清政權可以事後刪除檔案。但這麼重大的事件,在朝鮮李朝沒有記錄。北方也沒有民間記錄。

結論:布木布泰與多爾袞也許存在私情,但這與正式下嫁完全是兩回事。


張勇達州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孝莊太后應該是不曾下嫁多爾袞。

第一、孝莊下嫁多爾袞的傳言主要是依據明朝遺民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中“上壽筋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時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的詩句,並且多爾袞曾經被尊稱為“皇父攝政王”。這兩條都不能成為孝莊與多爾袞成婚的直接證據。首先,張煌言是滿清的敵人,以漢人的倫理道德造謠批判“蠻夷”本身就是不可信的。其次,即便是在漢人政權中,也曾出現“仲父”“尚父”的尊稱,不代表這個大臣就真的娶了太后。

第二、沒有任何記載直接證明孝莊與多爾袞成婚了。如果真的“春宮昨時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那可是國家大事啊,這婚禮必須得風風光光的啊,不可能沒有留下任何記載。倒是有劉啟瑞曾經聲稱自己在宣統年間見過“太后下嫁詔”,但除了他,沒有別人見過,也是不足為信。

第三、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為什麼孝莊死後幾十年都不下葬,而且最終也沒有和皇太極合葬。這件事也不能成為孝莊下葬的直接證據。

第四、女真雖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習俗,即便孝莊真的嫁給多爾袞,也符合滿清的倫理,但是當時清朝已經統治了明朝的大部分疆域,朝中有大量的漢族官員,她不可能不考慮漢人的倫理道德。


國史通論


炒米認為,孝莊太后曾經有下嫁給多爾袞。

但這種下嫁,並非遊牧(或者漁獵)民族的女人是財產,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而是多爾袞出於對皇太極的報復;而對於孝莊而言,那是她為了保住子孫皇位,不得不做出的犧牲。




(多爾袞和孝莊)

首先,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爾哈赤病逝,多爾袞的母妃阿巴亥被皇太極逼迫殉葬。而此時多爾袞年幼,無能為力。這事情對多爾袞影響較大較為深遠。所以當多爾袞有這個實力來稱霸滿洲的時候,他有”報復”皇太極的主觀能動性和理由。


(順治是個痛苦的皇帝,但痛苦在哪裡?)

其次,順治四年(1647年)以後,多爾袞要求所有大臣上書必稱其為“皇叔父攝政王”;然而到了順治五年(1648年)末,稱呼變成了”皇父攝政王”。雖然一字之差,但意思差之千里。本身多爾袞就受過一定程度的漢化。對於其中的差別,不會來得無緣無故。按照漢文化的邏輯,只有我娶了你媽;或者你過繼給我做了我兒子,才能稱為你的父親。然而福臨過繼給多爾袞是不可能的,如果過繼給多爾袞,他將失去皇位繼承權。所以孝莊下嫁可能性更大。


(康熙對孝莊非常孝順)

再次,孝莊停靈37年年才下葬。的確給出的表面理由是,他們已經入關,而皇太極的墓在盛關外,給出了不合葬的理由。但不合葬,卻為何不下葬?順治和康熙都是漢化程度非常高的滿清皇帝。順治為什麼越是接觸漢文化之後,越是生不如死?之後為什麼對多爾袞那麼痛恨?康熙對孝莊那麼孝順,為什麼不給孝莊下葬?最終為什麼是一個根本不顧及名聲的“實用主義者”雍正給孝莊下葬?為何乾隆上臺後,又要給多爾袞平反?很多原因史料裡晦暗不明,沒有必然關係聯繫。


(如果不是雍正,這個問題到乾隆那怕是又解決不了)

但如果說正是因為多爾袞報復性地娶了孝莊,順治受不了這種侮辱,所以生不如死,痛恨多爾袞。而康熙知道內幕後,就堅決不能將孝莊和皇太極合葬,但如何處置,康熙爺為難了。結果雍正才不管這套,反正人不能不下葬,搞了個昭西陵。而乾隆漢化程度也非常高,他用了點心思,乾脆把多爾袞平反,這樣抹平影響,禁絕民間惡意猜測,真相畢竟很容易被猜到。

那有人提出疑問了,為什麼史料裡沒有記載?


(就像順治究竟有沒出家,怎麼死的?你翻個所謂正史答案來呢)

多爾袞死後是遭到清算的,所以有很多所謂記載,肯定都跟多爾袞一起去了。並且從順治開始就此事就十分忌諱,加之康熙雍正乾隆四代人的努力(“文字獄”知道吧?),宮廷記錄也好,知情官員的筆記、實錄也罷,統統消失。但也不可能完全徹底消失。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中“上壽筋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時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你敢說他完全就是假的麼?所謂“歷史書上除了人名都是假的,而小說裡除了人名都是真的。”

那有人又問了,順治覺得恥辱可以理解。那麼康雍乾已經過去的事情了,何必對此事如此認真?


滿洲人出身漁獵,帶著奴隸社會末期的殘餘,突然進關統治一個文化比自己先進若干倍的一個偌大帝國。小叔子娶嫂子,這事在為入關之前,那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這在漢人的眼裡,這是亂倫,這是野蠻與未開化。清朝一直自稱是承襲明朝的國祚,那麼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這種事情還是小事嗎?

當然啦!這只是炒米的觀點而已,並非學術,文章裡面更多的是推理,而非所謂的實錘論證。歡迎討論!

文/炒米視角


炒米視角


謝邀,首先可以肯定的說:沒有!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質疑我為什麼這麼肯定的回答沒有。聽我慢慢解釋。

首先題主的問題有一定的問題,嫁,其代表的意思是女子結婚。而下嫁是古代等級劃分而出現了一個產物,古代將人分為三六九等認為人生而有高貴和平賤之分。而下嫁的意思是一個身份高貴的女人屈身嫁給一個身份較低的人,稱之為下嫁。 通過上面的解釋我們就會發現,嫁意味著女子與他人舉行了婚禮,通俗了講,就好比現在女子與他人領了結婚證,在雙方家長親朋好友的見證下,舉辦婚禮成為夫妻、組建家庭。這個過程稱之為嫁人。 而我們明確的知道多爾袞和孝莊太后,並沒有在皇太極去世之後,結婚並重新組建新的家庭。因此,這就不能夠稱之為嫁。也就說上一段提到的整個過程都是沒有發生的。所以可以肯定地說不存在下嫁這種事。


其實我清楚題主原本想問的問題。無非就是在皇太極去世之後,順治年幼的時候,攝政王多爾袞手握重兵,南征北戰,盛極一時,大權在握情況下,有沒有與孝莊太后舊情重燃?發生一些私情吶?


其實這個謎團來源於是有一些野史構造的,諸如《孝莊秘史》。不斷渲染多爾袞與孝莊也有時曾經青梅竹馬,有過感情。其實多爾袞與孝莊之相差一歲。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出生成長在盛京(今瀋陽)。而孝莊太后原本是蒙古人,生活在蒙古科爾沁大草原,兩個人其實相距千里。根本談不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其實兩個人連見面的機會都很少。 第一次見面是在多爾袞三歲的時候。那年孝莊太后兩歲。這麼小的年齡,肯定不會發生所謂的一見鍾情,最多兩個人在一起玩的愉快。第二次見面是多爾袞11歲的時候,這年多爾袞大婚,孝莊太后隨親人前來參加婚宴。皇子大婚,可以想象場面之壯觀。因此,這一次多爾袞和孝莊太后有沒有真正的見面說上話都還不好說。第三次發生在兩年之後。孝莊太后的婚禮上,此時的孝莊太后正是要嫁給多爾袞的皇兄皇太極。


因此,孝莊太后與多爾袞所謂的青梅竹馬,純屬也是虛構的經過了藝術加工的。自然,皇太極去世之後,所謂的舊情復燃也純屬子虛烏有。因此不要談下嫁於多爾袞。兩個人連私情基本都不會有。

謝謝大家指正批評,我是珞珈山的貓。


珞珈山的貓


孝莊太后身上牽扯到很多所謂“秘史”讓後人津津樂道,野史筆記和現代影視無不添枝加葉,其中最使人感興趣的是孝莊太后到底有沒有小嫁給小叔子多爾袞。

這個問題正反雙方討論了近百年,各種磚家證據,學者論調莫衷一是,沒有人能徹底說服誰。就像清朝很多皇家疑案,官方經常藏藏掖掖,作模糊處理,而民間傳說和野史就佔領輿論陣地,這其中還加雜著民族主義心理。


正方的材料看似有力但有時卻成了反方論據。比如張煌言《建夷宮詞》裡“慈寧宮裡爛盈門…………大禮恭逢太后婚”,先不講詩人的作品不能當信史,儘管他是同代人,而慈寧宮於順治十年整修,太后在順治十年後才搬進去住的,太后在慈寧宮和多爾袞辦喜事,可新郎官早在順治七年病故了。

朝鮮的《李朝實錄》記載著很多中原王朝的逸聞,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其上講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似是已為太上矣”,“太上”和“太后”相對,其含義不言自明,但為什麼前面還冠以“似是”,也是猜測,書裡也沒有孝莊下嫁的任何細節。



關於“太后下嫁詔書”更是怪事一樁,野史裡有的這份詔書,原文清楚意義明白,太后下嫁甚得朕心。直至近代有人宣稱曾經在內閣庫檔發現過這份詔書,同時發現的還有攝政王多爾袞寫給史可法,山海關唐通的信稿,後兩者都有實物,但就是詔書至今未曾見過,否則一切蓋棺論定。

那順治對多爾袞“皇父攝政王”的稱呼也似有力證據,但細考這稱謂由來又不足以結論。順治元年多爾袞因功封“叔父攝政王”,第二年有御史提出“叔父”二字皇家內部稱呼可以,作為臣子稱多爾袞“叔父攝政王”不成體統,經禮部議定為“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再經上下討論其“治安天下,有大功勳,宜增加殊禮,以崇功德”定稱號為“皇父攝政王”,直至其病逝都用此稱號。


就像項羽稱范增為“亞父”,“尚父”,“仲父”,光緒稱慈禧為皇阿瑪,“親爸爸”又如何呢,“皇父”它可以是一個尊稱,不必父子關係。

有關他們之間的謎團實在太多,上述只是少部分。多爾袞和孝莊之間互有好感這一點倒是不能否認的,入關後多爾袞忠心輔政十多年,南征北戰,東討西殺,消滅了各類反清政權,確實為大清統一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如果他們之間沒有絲毫的默契,恐怕順治的皇位真的是坐不穩的,“太后下嫁”從側面反映了孝莊母子倆當時比較尷尬的處境,也是平常人按常規思路替孝莊想的“出路”。

北方少數民族本有父死子娶庶母,兄死弟娶嫂的“收婚”習俗,不足為怪。筆者覺得事出有因,並非空穴來風,隨著滿清入關逐漸漢化,雖然他們盡力保持騎射的彪悍,但骨子裡是十分尊崇漢文化的。



漢化日益加深,特別是到了乾隆時期,已經意識到“太后下嫁”有悖漢禮人倫。這個十全皇帝對文獻歷史資料,各類甚至早已結論的人和事都是頤指氣使的,按朕的價值觀來篡改不在少數。有人講當初下嫁詔書是多爾袞矯詔,那後來清政府應該明發諭旨否定這事,可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做法,越描越黑,皇帝不傻。

乾隆更不傻,他父皇的“大義覺迷錄”就是前車之鑑,像這類“家醜”,“秘事”所牽扯到的所有文件檔案處理辦法就只有兩個字“銷燬”,後來人沒有真憑實據,最多捕風捉影,這是乾隆一貫的思路。

筆者草根小民,更不是清史磚家,胡亂一說而已。(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首先感謝悟空問答的點名邀請,太后下嫁是清朝八大疑案之一,也稱為“太后再醮”,關於太后下嫁之說,不止昭西陵建在風水牆外這一條,但這確實很重要很有利的一個證明。流傳甚廣,三百多年來,正史無法迴避,野史卻極力渲染,各抒己見,迷霧難解。

自清朝開國以來,滿洲皇族內部的爭鬥從未停息,多爾袞屢建戰功,兼有入關定鼎之大勳,其權勢地位速速提高,於是開始排擠與之同任輔政的濟爾哈朗,先稱自己為“叔父攝政王”,繼而稱“皇父攝政王”,名為帝賜,實為自封,而將豪格幽禁至死,將濟爾哈朗羅織成罪,也是為了鞏固擴大自己的權勢,以孝莊的精明幹練,一定會認為多爾袞的存在是對帝位的威脅,所以隱忍不發,一則多爾袞掌兵符握大權,不可輕舉妄動;二則南方抗清鬥爭正盛,帝位尚未穩定,要從大局放眼,然而多爾袞一死,不足百日,即宣佈其罪狀,昭示中外,削爵奪封,追究死黨,福臨雖然親政,但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絕非能夠決定並實施如此震動朝野的大舉,這無疑是處於孝莊的安排。太后下嫁,探其根本,無疑是孝莊從政治需要出發,藉此整頓八旗內部,鞏固和加強皇權,使其兒子福臨在金鑾殿能夠坐穩九龍寶座,清朝以八旗兵立國,在關外時,皇太極有正黃、鑲黃兩旗。入主中原後,多爾袞權勢擴大,地位大大提高,除自己所領的正白、鑲白兩旗外,其餘六旗都在他的指揮之下,對皇權極為不利,追罪多爾袞後,孝莊將兩黃旗和正白旗合起來稱為“上三旗”,直接歸於皇帝管轄,這是孝莊在政治鬥爭中的進一步勝利。

對此,經過一番研究,我對此持否定一說,考慮到當時清廷內部的矛盾鬥爭形勢,孝莊太后為保住並穩定其子福臨的皇位,為求得清王朝統一全國,鞏固政權,雖然有可能再下嫁擁有極大權勢的攝政王多爾袞,作為一種政治手段,借新的婚姻來擴大自己的實力,但這只是一種可能,沒有任何史料可以助證,總之這一切只是“可能”,難以成立!太后下嫁一說難以服眾!


吃蟲子的米小米


首先我再次感謝悟空問答的點名,但我這個想成為部分用戶的男人也要發表意見。請不要再發這麼沒有營養的問題給我,謝謝配合。如果說您向我提出“您對《我不是藥神》大火好評如潮有什麼看法嗎?”還能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但這種問題實在無聊,我連打開百度查一下的慾望都沒有,這不是很尷尬嗎?但我還是感謝軟件背後的人們,你們值得尊重與心疼,晚上吃頓火鍋犒勞一下自己吧,如果不行,就多加鴨腸肥牛,好香的。 最後發張圖記住一下我這可能最後一個回答,感謝。吃火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