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很成功,建文帝為什麼不採用,而是直接削藩?

消逝的王者007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首先漢朝的藩王和明朝的藩王有天壤之別。

漢朝的藩王封地為一國,一國之內大小事物均由其斷決。可以自己招兵,可以自己鑄錢,可以自己收稅,可以隨意在封國內任命大臣。這是真的有權。


而明朝的藩王是沒有封地的,他們的錢糧來源是朝廷給他們發的俸祿,衛隊也是在兵部登記造冊的,除非有外敵入侵,否則他們是沒什麼實權的。

所以說漢朝的削藩難度要比明朝的大太多。推恩令看似仁慈懷柔,實際上則是狠辣毒絕,國君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地盤被一分再分而無可奈何。而推恩令也不是武帝說頒佈就頒佈的,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把諸侯王裡的刺頭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武帝施行起來才沒有什麼壓力。


而明朝的藩王,首先就用不著推恩令,朱元璋分封的時候推恩令就已經在裡面了: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

你細品,這其實就是推恩令。


其實建文帝削藩是沒有什麼難度的,周王、代王、齊王、湘王先後被削,這些藩王個個有兵有錢,還是乖乖挨削。

而朱棣那反造的不得不說是個奇蹟,朱棣造反的實力要遠遜於七國之亂,怪只能怪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瘋狂送人頭。


守仁讀仁


“推恩令”的確是個非常成功的辦法,但推恩令的關鍵點在於朝廷得壓的住各地諸侯藩王。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之所以沒有招到諸侯的任何抵抗,是因為在漢景帝三年,由當時最強大的吳王劉濞聯合其他七個諸侯發動叛亂,史稱“八王之亂”。八王勢如破竹,直接攻打到接近長安的梁國,多虧梁王強硬抵抗,不肯加入叛亂,為漢景帝爭取了許多時間。漢景帝命大將竇嬰和周亞夫一同率軍平叛,最終叛亂被平定,八王的勢力直接瓦解。此戰之後,諸侯己無任何資本,可以和朝廷對抗。漢武帝時期,國家軍隊更加強大,面對諸侯可以說是壓倒性的力量,沒有誰會尋死,反抗漢武帝的“推恩令”。

反觀建文帝,朱元璋由於太過信任自己的兒子,任由自己的兒子,擁有大量的兵馬,為“靖難之役”埋下伏筆。寧王朱權擁有當時最強大的騎兵朵顏三衛,其他身在邊疆藩王,多多少少手中都握有10萬左右的兵馬,特別是燕王朱棣,由於北平的軍事地理位置,朱棣手下有十幾萬的大軍。

建文帝的運氣沒有漢武帝那麼好,有個父親為自己掃除了障礙。推恩令的實施並不是諸侯不想反抗,而是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而建文帝在位期間,各藩王手中都有大量的兵馬,一旦實行“推恩令”,很有可能遭到藩王的集體反彈,到時候團結一致都藩王更加難以對付,倒不如,通過削藩一步步瓦解藩王勢力。





永樂解史


推恩令的實行是有前提的,在武帝之前,漢景帝採取晁錯的建議下令削藩,卻遭到了諸侯王們的強烈不滿,由此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當時吳王劉濞聯合其他六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叛亂,景帝無奈只好誅殺了晁錯希望平息諸侯王的怒火,但於事無補,只好派周亞夫出手,才在三個月內平定了叛亂。所以到了漢武帝時期,諸侯王們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已經沒有了與中央皇室對抗的實力,所以推恩令才可以成功的實施!

再來看明朝,明朝初期一直到朱元璋去世,各個藩王的實力可謂是雄厚,可以說是割據一方,推恩令這樣的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建文皇帝即位後,下令強行削藩,但由於他自己並沒有與藩王們相對抗的實力,只能利用自己皇帝的權威,起初還算是成功的,但朱棣由於早有野心且對建文皇帝的行為極其不滿,以靖難之名起兵造反,短短三年就把建文皇帝退下了皇位!所以漢和明的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想要達到削藩的最終效果,肯定是不能用一樣的方法,這肯定是行不通的


隔岸燈火


推恩令的實施前提是中央有足夠的實力,漢武帝時期,經過了七國之亂後地方藩王已經沒有能力抗衡中央了,而且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政治手腕很強,所以推恩令才能成功。 建文帝時期情況有所不同,朱允炆性格軟弱,治國才能很差勁,經歷了朱元璋時期大殺功臣,朝廷也缺乏足夠多的治國人才。而朱棣卻是雄才大略野心勃勃,長期經營北方,所以即便是實行推恩令,朱棣也不會老實遵照執行,還是會找藉口奪權造反。


王教授1988


漢武帝所處的西漢時期的封王制度和建文帝所處的明朝初期的藩王制度有很大的曲別,如果瞭解了兩種封王制度的不同,我們就會明白建文帝為什麼沒有采用推恩令了!

西漢初期,由於在消滅項羽的時候有一些將領功勞很大,漢高祖劉邦便把他們封為了異性王,雖然後來都被劉邦相繼消滅,但他們的封國並沒有取消,而是被劉邦賞給了他的子侄們。西漢初期的封國轄有數郡之地,封域遼闊,實力雄厚,就好像一個獨立的王國,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國中權力很大,可以自行任命兩千石以下的官員,還可以自行向封國的人民徵稅,同時也擁有自己的軍隊。



諸侯王的存在對中央的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劉啟在位期間就開始了削藩,因而引起了七王之亂,後來在梁王劉武的奮力抵抗和大將軍周亞夫的打擊之下,七國叛亂被平息。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王全部身死,其中有六個封國被取消。此戰之後,各封國實力大減,再也無力與西漢中央抗衡了!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繼位後,為繼續削弱諸侯國的實力,實施了了“推恩令”。推恩令簡單來說就是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一開始的封國制度是諸侯王要立世子,諸侯王死後,世子成為下一任諸侯王,繼承整個封國,其他兒子可封爵位,但不能繼承封國土地。所以封國既便是歷經數代,封地和實力都不會減弱。漢武帝的推恩令就是讓諸侯王所有的兒子都有繼承封國的權力,一個諸侯王死後,他的兒子們可以平分封國,那麼原來大的封國就會分成幾個小國,各諸侯王的實力就會被大大減弱,這樣幾代下來,有些封國小的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這樣可以兵不血刃的削弱諸侯國實力,增強中央集權,但諸侯王也不是傻子,他們怎麼就甘願接受這一政策呢?其實早在漢武帝的爺爺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提出過類似的政策,但那時的諸侯王太強大了,他們不願意接受,漢文帝也不敢硬來,所以這項政策並沒有實施成功。但經歷了七王之亂後,實力強大的諸侯國已經基本被消滅了,剩下的這些諸侯國根本無力跟朝廷抗衡,所以漢武帝才得以順利實施推恩令。


建文帝面臨的情況則跟漢武帝不同。明初朱元璋建立藩王制度,把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在各地做藩王,但規定諸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所以明朝的藩王並沒有封地,只有封王府歸藩王本人管理。明朝的王府是在地方上修建的一座王城,就是一個小的城中城,王府裡有五千到三萬的王府衛兵。地方上的政務由地方官處理,藩王無權過問。這麼看起來藩王的實力不大,應該對中央造不成威脅,但凡事無絕對。朱元璋有二十五個兒子再加上一個侄孫,總共分封了二十六個藩王,這些藩王大多數都沒威脅,用不著削藩。但朱元璋為了守衛北部邊疆,把幾個年長的、有才能的兒子封在了長城線上,並規定在外敵入侵時可以負責一切大小軍務,這樣就使得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等藩王的實力很大。所以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繼位後開始考慮對付他的叔叔們。


怎麼對付呢?推恩令的主旨是稀釋諸侯國的土地,從而削弱各諸侯王實力。可是明朝的藩王沒有封地,就一個大的王府,怎麼分呀,所以推恩令根本不適用於建文帝時期。那麼有沒有類似推恩令這樣溫和的方法呢?應該是有的,但是建立帝並不打算這麼做。在他看來,朝廷兵力雄厚,直接削藩,也沒有哪個藩王敢反抗。說實話,事實也的確如此,就連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一開始也是不敢造反的。可壞就壞在建文帝太著急了,編造各種理由削藩,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在一年時間裡相繼被廢。他們要不被殺、要不自殺、要不被圈禁,結局都不好。朱棣一看,我是實力最強的一個,要是把我削了,下場肯定比他們還慘,所以在建文帝要削燕王時,燕王為自保才發動了靖難之役。反正束手就擒只有死路一條,倒不如起兵,或許還有希望。


所以推恩令並不適用於建文帝時期,而直接削藩是最快速可行的方法,所以他才會直接削藩。至於最後被朱棣趕下臺,他是完全沒有想到的,畢竟當時朱棣雖強,但跟朝廷比還相差甚遠。怪就怪叔叔朱棣太強,而爺爺朱元璋又把能征善戰的武將幾乎殺完了,才造成他最後的悲慘下場。


孔六十三


有這樣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用在評價明建文帝用削藩的方式而不是採用漢武帝推恩令的方式上,很是恰當。

我們需要明白,在封建王朝時期,什麼是王權?

  1. 王權,不是你理所當然繼承了這個皇位,振臂一呼,天下鹹服,立馬就成貨真價實的天下共主的。對建文帝朱允炆來說,他的皇位是因為他爹朱標正值壯年卻忽然病逝,作為一塊從天而降的大餅,提前二十年掉下來糊了他一臉的。
  2. 歷來無數史學家都遺憾,太子朱標這個根正苗紅的嫡長子,怎麼就忽然短命了呢?明明他爹是武力值爆表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爹建立的藩王分封良性競爭制度明明能篩選出最優秀的繼承人,結果,嘎嘣!朱標死了!第二代的實權藩王怎麼可能看得上小細胳膊小細腿、半路出家的皇太孫?
  3. 從另一個層面上說,朱允炆不是因為他自己有多能幹得到的皇位,在他爹朱標身前,可從來沒有朱允炆被封為皇太孫的記載。是在他爹意外身亡後,為了保住朱標一脈的血統,才因為他朱標嫡長子的身份,被朱元璋立為了皇太孫的。

是朱元璋壯年期教出的儲君優秀,還是暮年期臨時教出的儲君優秀?別的不說,就看朱允炆得皇位四年身死命喪,結果一目瞭然。

  1. 開什麼玩笑,朱標被立為太子後,朱元璋手把手教導了二十四年,還是在朱元璋老先生的壯年期,跟隨帝國成長,事無鉅細一門心思本著“儲君的自我修養”來的,遠比朱允炆在朱元璋暮年,趕鴨子上架,倉促接受了6年短短的教導多得多。
  2. 從商末開始的“嫡長子繼承製”完美解釋了為什麼朱元璋必須要立朱允炆,有嫡系不立,是逼著嫡系去死啊。然而,立了之後,能不能壓制住年富力強的各路叔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3. 朱元璋本著一顆慈父心,既不能看著嫡長子朱標一脈沒落遭遇血光之災,又下不去狠手收拾自己的親生兒子,最終給朱允炆留下實權藩王的大隱患。
  4. 朱允炆倒是想效仿前朝削藩,可是叔王羽翼已成,不管他再採取什麼樣的懷柔手段,兩者之間必有一戰。很顯然,朱允炆乾脆就不懷柔了,年輕人嘛,血氣方剛,選擇正面剛,還似乎從字裡行間有一點以“正統自居”的樣子。不得不說,這孩子真是讀書讀傻了。
  5. 醒醒吧,少年!你既無足夠的兵權,又對朝中重臣毫無君臣情分,還沒有你爹你爺爺恩威並施的積威手段,僅憑一個君臣的名份就要讓人為你賣命?你忘記了,你爺爺就是開國皇帝,你家的皇位本來就是傾覆前朝得來的呀!對朝中重臣來說,與其讓朱允炆這個對自己毫無恩義的皇太孫上位,還不如讓朱元璋的兒子輩上位,反正都是老朱家,左手換右手,肉爛在鍋裡,人家做事還好看。
  6. 太子朱標在位的時候用的是哪一幫人,而朱允炆成為皇太孫的時候未必就肯用同樣的一幫人,這是兩者的天然立場決定的,更別說朱元璋暮年的“藍玉案”,一大批不支持朱允炆上位,有可能威脅到老朱家天下的都被收拾了,朱允炆在某種程度上無人可用,無將可用。
  7. 而對當時不少人來說,只要天下還是老朱家的,那誰在位,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

綜上,朱允炆的年紀、閱歷、處境,決定了他無論用什麼削藩措施,皇位都會旁落。至於他在開戰物質基礎根本不充分的情況下,就敢叫板藩王,只能說是做了一把大死,求仁得仁。


講故事的貓小姐


1402年7月,明成祖朱棣登基為帝,奪了侄子建文帝的江山,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帝的失敗與錯誤的削藩政策息息相關,自古削藩就是一大難題,至今看來只有漢武帝實行的“推恩令”效果最理想,那建文帝為什麼不使用“推恩令”削藩呢?

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頒佈的一項重要政令,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平均分給自己所有的兒子。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趁機削弱他們的勢力,藩王逐步瓦解,對朝廷不再具有威脅。

建文帝之所以不使用推恩令削藩,主要是因為漢朝的藩王與明朝的藩王完全不同。西漢的藩王經歷數代的發展,儼然就是國中之國,這些藩王直接管理封地,只接受皇帝的節制。雖然經歷了“七國之亂”,但漢武帝還是心有餘悸,通過推恩令將封地瓦解達到削藩的目的。

明朝的藩王制度完全不同,朱元璋仿照春秋時期“尊王攘夷”,讓會打仗的兒子去守邊疆,效果其實還不錯,朱元璋曾經感慨:朕北顧無憂矣!最慘的是明朝藩王既沒有封地,還沒有兵權,藩王要調兵需要皇帝的批准和地方將領的配合,朱棣造反第一件事就是殺掉張昺、謝貴,吞併他們的軍隊佔領北京城。

既然明朝藩王沒有封地,推恩令瓦解封地的辦法就不存在了。那明朝藩王沒有封地和軍隊,建文帝為什麼還要削藩呢?其實很簡單,朱元璋可以指望兒子們守衛邊疆,可是建文帝會覺得叔叔們可靠嗎?還有藩王和地方將軍混在一起,會不會變成他們的嫡系部隊,這會對皇權構成潛在的威脅,所以儘管藩王沒有謀反,建文帝還是要削藩。

還有就是推恩令實施起來比較慢,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剛繼位,就開始了簡單且激烈的削藩,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岷王接連被廢,其中周王還是朱棣的同母兄弟。如果用推恩令的話,哪有這麼快速的效果!就連朱棣,也是靠裝瘋賣傻才僥倖躲過一劫。

推恩令雖然效果不錯,但也間接造成了西漢的滅亡。推恩令將西漢的皇族子弟全都打發到了民間,導致王莽篡漢的時候,沒有一位有實力的諸侯王捍衛劉姓皇族,這是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時候想不到的。

當然建文帝直接實行削藩最後也失敗了,他聽從黃子澄“先易後難”的建議,以為朱棣“獨力難支”的時候必定乖乖就範。可是建文帝想不到,自己向實力較弱的叔叔們開刀的時候,卻給了朱棣準備造反和反攻的時間、機會。






斜眼觀世界


你大概意思是想問建文帝為何不採用相對柔和的削藩手段吧,你是不是覺得推恩令是非常和平的削藩手段阻力會很小且有成功經驗為何建文帝不用是吧,你理解錯一件事,天下沒有傻子,推恩令不是削藩的懷柔之策,而是標準的虎狼之策,直接刨人祖墳那種,推行之前必須先立威,漢武帝他爸爸那一代剛打過七王之亂,中央已經把藩王們幹挺一次,樹立了中央絕對權威,才會顯得推恩令沒遇到啥阻力很輕鬆就被諸侯們接受了。

建文帝削藩時手段激烈,連著逼死幾個叔叔,恐怕就是打算逼反幾個藩王再談笑間剿滅之完成立威,可以想見如果燕王被輕鬆剿滅建文帝就會搞推恩令或採用相對柔和方式削藩,建文帝囑咐將領不要殺燕王就是為後面做準備,想用朱棣做個樣板裡子面子雙豐收,作為陽謀其實已經算高明,估計他手下那幫謀臣看著計劃書能自吹一下午,可惜啊,建文帝對自身實力理解有了偏差,軍隊雖佔壓倒優勢,但武將集團似乎更青睞朱棣,送了幾波人頭把朱棣養肥了一路推了大水晶。

之後朱棣自己搞削藩就柔和許多,為啥?因為他造反成功,這個威已經直接立上天了。


星飛雪舞sss


推恩令的主旨是稀釋諸侯國的土地,從而削弱諸侯王的實力。在建文帝看來現在朝庭兵力雄厚,直接削藩也沒有哪個敢反抗,事實也的確如此。就連實力最強的朱棣一開始也不敢反抗。可是眼瞅著建文帝在一年裡相繼廢除和謀害多家藩王,燕玉朱棣為求自保發動了靖難之役。所以說推恩令並不適合建文帝時期,而直接削藩是最好的方法。


王玉潔507


因為明諸侯王和漢朝不是一回事。

漢諸侯國幾乎是一個個獨立王國,諸侯王對自己的封國享有極大權利,可以調動全部資源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組建效忠自己的強大軍隊。所以漢武帝搞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領地分成小塊給庶子當侯爵,把政治版圖破碎化,變相縮小了諸侯王領地,使其沒有足夠資源對抗中央。

明初的問題不一樣,朱元璋早就規定諸侯封爵不臨土,不能管制地方民政,他們能夠對抗中央,憑藉的是“塞王”們統帥的軍隊。理論上說,這些都是國家軍隊,隨時可以調離,實際上因為這些王爺們往往統兵多年,在軍中建立相當威信,也拉攏了一批死黨,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好妄動。軍權本就是公器,只是被個人軍閥化了,如果能夠隨意今拆,那直接派個將軍接手,何必那麼麻煩再分別委任諸侯王子弟?

朱元璋早就規定了親王庶子封郡王,郡王子弟又封什麼,並不需要朝廷再來推什麼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