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削藩政策“推恩令”,為什麼到了東漢末期還出現奪嫡之爭?

小人物F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跟東漢末年的奪嫡之爭之間並沒什麼聯繫,如果牽強點硬要說有的話也是推恩令對奪嫡之爭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先明白何謂推恩令,及他適用的政治制度。

西漢建國時期,劉邦吸取秦朝在原六國故地釆取郡縣制而沒實行分封自家子孫的分封制,導致了秦末以陳勝,吳廣為代表的關東各地起義的風起雲湧,並最終埋葬強大的秦王朝的教訓。便實行大肆分封同姓諸侯王的分封制,這些諸侯王在自己的領地內可以收稅,可以鑄幣,可設立自己的大臣班子,有自己的軍隊,享有軍政經大權。這項制度在漢室立國之初,根基不穩之時有鞏固中央統治的優勢,但是在漢室徹底掌控天下之後,這些諸侯王就成了國家最不穩定的因素,因為皇帝寶座人人想坐,分封的藩王也是皇帝的兒子。

所以,到了漢景帝時期,以吳王濞為首的各地番王蠢蠢欲動,漢景帶的強勢削藩導致了七國之亂的爆發。等漢武帝上臺後,聽從大臣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

推恩令是漢武帝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的重要法令。並且,推恩令吸取了景帝時期晁錯的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將過去由諸侯王的封地和爵位只傳給嫡長子一人繼承的制度轉變為要求諸侯王的諸子共同分割繼承的辦法,即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平等傳給自己的幾個兒子,並且在隸屬關係上是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庶子在原封國內封侯後,變成的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中央委派的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

這些越分越小的百十個諸侯國,小到什麼程度呢?“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國不過數十里”。整個國家範圍內,“漢郡八有九十”,而且“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扼塞地利”,這些郡總是穿插進諸侯國土之間,郡的土地與諸侯國的土地犬牙交錯,使諸侯國之間不能連成片,並且郡縣總是佔據或扼守著有利地形。使侯國無力與中央抗衡,使中央集權得到有力的鞏固。這樣,對諸侯國表面上沒有進行任何削藩,不會激起諸侯王的武裝反抗,而實際上諸侯王的封地會因為這一次次的分封而變的更小,實力更弱,直致最後變成一個普通農戶,比如劉秀,劉備,他們都是漢室宗親之後,卻被一代一代推恩令推成農民,一個喜歡放牛種地,一個喜歡編草鞋。

推恩令的主要作用是削弱諸侯王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但前提是在實行分封制的基礎上,分封的諸候王手中握有地方治理大權,如果各地諸候王只享有封地上的釆邑,而不掌握軍政大權,那麼,也沒必要實行推恩令了,這就是東漢王朝和西漢王朝在基本政治制度上的不同之處。

自漢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後,就事實上廢棄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光武帝在用人制度上實行的是爵位和官職分離並平行發展的制度,功臣和宗親根據功勞只在爵位序列裡升降,不能兼任地方官職,染指或干涉地方軍政和賦稅,地方官員由皇帝和中央政府根據個人向才能和政績來任免,與西漢不同,東漢王朝一直實行郡縣制,中央下面設州,由刺史,州牧執掌軍政大權,州下設郡,由太守掌權,郡下設縣,長官為縣令。比如,劉表為荊州刺史,黃祖為江夏太守,劉備當過安喜縣令,當然,如果宗親有能力又有才幹,還是要優先擔任官職的,如劉表,劉璋。

東漢為何有多嫡之爭?

終東漢一朝,在黃巾起義前,中央掌控力沒削弱前,並沒有發生過地方叛亂,東漢王朝的主要矛盾是在王室宗親勢力被削弱後,由皇權與新興崛起的勢力外戚,宦官和士大夫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引起的。士大伕力量較弱,常在三者間搖擺。因東漢大多數皇帝繼位年齡偏小,使的外戚和宦官經常通過廢立皇帝來實現對朝政大權的把控,東漢奪嫡鬥爭的實質,反應的是外戚和宦官勢力之間對中央政權掌控力的此消彼長的變化,外戚通過擁立自己的直系親屬皇子來掌控政權,小皇帝長大後又藉助宦官來抑制外戚勢力,外戚又通常聯合士大夫消滅宦官,並再擁立自己方便掌控的小皇子繼位,小皇帝長大後又依靠宦官奪權,剷除外戚,這樣週而復始的矛盾鬥爭貫穿東漢一朝。東漢著名外戚有竇憲,鄧騭,梁冀,以及屠夫何進,宦官有十常侍等,他們基本上都不得好死。

所以,終東漢一朝,也是亡於外戚和宦官之間的內鬥,消耗國力,最後被董卓鑽了空子,和推恩令並沒什麼關係。東漢的王室宗親在政治活動中沒起多大作用。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喜歡的話點個贊吧,歡迎大家來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藝林話史


引言:推恩令跟奪嫡之爭之間聯繫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推恩令對奪嫡之爭的影響很小很小。

第一、何為推恩令?

西漢建國時期,劉邦大肆分封諸侯王,這些諸侯王在自己的領地內可以收稅,可以鑄幣,有自己的王公大臣,有自己的完整軍隊。

這些諸侯王在漢室剛立,根基不穩之時有鞏固中央統治的功效,但是在漢室徹底掌控天下之後,這些諸侯王就成了國家最不穩定的因素之一,這也是劉邦為何屠殺功臣的原因之一。

到了漢景帝時期,皇帝的強勢削藩導致了七國之亂的爆發,使國家元氣大傷,從此漢景帝再也沒有了大幅的削藩動作。

等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上臺後,聽從大臣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成功的將諸侯王的威脅消滅了。那麼什麼叫推恩令呢?

漢室的諸侯王我們都懂,嬪妃多孩子自然也多,但是這麼多孩子只有一個能獲得繼承權,而其他的孩子在世子登基之後就沒有了身份,更沒有了財產,只能碌碌無為的過一生。

而“推恩令”規定:這些不是世子的孩子也能像漢室的皇子一樣,能夠擁有自己的封地和稱號,這些封地都需要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分封,美名其曰推恩令。

第二、推恩令的影響

“推恩令”可以說是諸侯王的次子跟庶子的福音,他們從一個有名無實的主子,搖身一變,成了當家做主的諸侯王,那諸侯王的次子和庶子以及嬪妃們自然是舉雙手雙腳的贊成。

而諸侯王的封地也會因為這一次次的分封而不變的變小,國力變弱,最後變成一戶普通人家,比如東漢末年的劉備,就自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就是推恩令的成果,未發跡的劉備可是以賣草鞋為生。

當然,諸侯王都不是傻子,他們知道這是皇帝在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割掉,他們也想反抗,但是後宮的嬪妃和次子庶子不同意啊,比如淮南王劉安,他跟衡山王拒絕推恩,甚至還密謀造反,最後劉安被自己的親孫子,庶子劉不害的兒子劉建親手舉報,兩王最後畏罪自殺。

所以說,推恩令的主要作用是分裂諸侯王,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抑制多嫡之爭。當然,這一政令的確可以抑制奪嫡之爭,但是這主要是指那些沒有野心,沒有能力的人,他們只想富富貴貴的度過一生,有了這一政令,他們自然沒有了奪嫡的想法。而對那些有野心,有能力的來說,奪嫡是為了更大的權力與享受,推恩令並不能影響他們的“雄心壯志”。

第三、為何有多嫡之爭

在推恩令頒佈之前,無論次子還是庶子或多或少都有奪嫡的心,但是推恩令頒佈之後很多人就放棄了奪嫡的心思。

但是諸侯王的世子與其他兄弟相比,無論是封地,權力還是財富,世子都是碾壓其他兄弟的,他們仍舊具有稅收,鑄幣的權力,擁有自己的王公大臣和軍隊,而其他兄弟除了有點錢之外,無權無兵,對那些權力慾重的人來說自然是無法忍受的,而且即使奪嫡失敗之後,只要當上諸侯王的世子有點兄弟之情,他們還是會擁有自己的封地跟財富,比如曹植(幸運),所以有機會為什麼不爭一爭呢?

結論:“推恩令”的確能影響奪嫡之爭,但是影響並不大,所以即使到了東漢末年仍舊存在多嫡之爭。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來討論,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


大漢史談


漢武帝削藩施行“推恩令”與奪嫡之爭關聯不大,更何況西漢和東漢除了同用“漢”的國號、皇帝都姓劉外,基本沒有什麼關係。

漢武帝的推恩令是瓦解、分化分封劉姓諸侯的著名陽謀,西漢前期,從劉邦開始就封劉氏子孫為王,就藩一方,擁有極大的權力,不但在諸侯國擁有自己的朝廷,在稅收、經濟方面完全自主,甚至擁有自己的軍隊。

藩王經過幾代人的經營,日益坐大,大有威脅中央朝廷的態勢,在景帝時期,已經達到諸侯國比中央政府還要富裕強大的地步,而中央朝廷卻要面對對抗匈奴,抵禦外族的重任,這些沉重的負擔給朝廷帶來了頹勢,各方諸侯國卻藉機發展。

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就是七個強大的諸侯藩王聯合起來對抗朝廷,大有造反再立的態勢,而朝廷對七國之亂前期是毫無應對,漢景帝被逼殺大臣晁錯。

漢武帝登基後,對待強大的藩王諸侯,制定“推恩令”的國策,推恩令簡單的是說就是打破嫡、庶在繼承權上的區分,所有的藩王必須把諸侯國劃分成諸多小國,分封給他們的所有兒子,不分嫡庶。

嫡、庶在封建社會是等級很深嚴的地位區分,只有嫡子才有資格繼承家產,而庶出沒有任何繼承權,漢武帝打破嫡庶之分的目的並不是要打破這種傳統,而是一種政治手段,只是為了分化諸侯藩王,把強大的諸侯國強令分成各個小諸侯,死一個,朝廷就收回一個。

而東漢末年的奪嫡之爭,與推恩令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嫡庶的繼承傳統在皇室並沒有任何的改變,這種嫡子繼承傳統確保了皇位爭奪的範圍更小,能夠確保皇權的穩定。

東漢末年有過奪嫡之爭,但並不嚴重,幾乎所有的奪嫡之爭都帶有其他勢力的介入,東漢末年皇權勢微,根本沒有多少話語權,而戚權和宦權輪換著上臺,皇帝的更換基本就是後戚或者宦官說了算。

綜上來看,推恩令只是漢武帝解決諸侯藩王的一種手段,並沒有徹底打破嫡庶繼承大統的法統,而東漢末年的奪嫡之爭,更多是外部權力的一種爭奪,皇權並沒有多少話語權。


沉墨I方之城


首先,一定的藩王勢力,對一個王朝來說是有積極性一面的,一定數量的藩王不僅能夠便於王朝中央對地方的管理,而且對王朝統治的穩定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不過藩王的數量和勢力要是控制不好,或者硬性控制的話,就會造成地方威脅中央。西漢初期的七國之亂,就是當初對藩王的數量和勢力沒控制好,漢景帝時硬性控制造成的。


所以,到了漢武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就推行了一項政策推恩令。所謂推恩令,就是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不是嫡長子繼承了,是所有子孫都有份兒。

一代又一代過後,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的這項政策的確起到了很好的削弱諸侯王勢力的作用,不過卻造成了西漢後期幾乎沒什麼勢力大的諸侯王,以至於讓外戚鑽了空子,最後西漢也是這麼亡的。


推恩令的確一定程度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但東漢末期的奪嫡之爭和這項政策沒太大關係。畢竟歷朝歷代都存在奪嫡之爭,雖然推恩令規定,諸侯王的所有子孫都可以得到封國的土地,但畢竟嫡長子在繼承製上是高於庶子的。

尤其是到了東漢時期,由於東漢的皇帝都不是好殺心狠之人,所以不僅滋生了一群豪強門閥之家,而且東漢時期在推恩令上也並沒有太用心,所以繼承時還是嫡長子優先。

所以綜上,東漢末期的奪嫡之爭就一點不奇怪了。畢竟整個封建史上,嫡長子都一直是繼承製的主角。


貓爺歷史觀


您好:

一、這個首先要從東漢的建立者——劉秀說起。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少有寬厚的開國君主,相對於老祖宗劉邦大殺功臣的做法,劉秀則是幾乎沒有殺名。西漢有作為的皇帝都是全力打壓功臣豪強,漢武帝時期更是對豪強們採取極端剝削的經濟政策,這使門閥很難出現;東漢則不同,由於劉秀的寬厚,後繼的皇帝們也相對文弱,對功臣們都是隻奪兵權,給予富貴,賜予耕田,自給自足的經濟致使大型農莊出現,有的甚至有私人小武裝,久而久之,家族勢力代代繁衍膨脹,慢慢形成一方豪強,門閥制度開始產生。

二、除了功勳一派的豪強,還有文化一派的。

東漢儒學盛行,儒家們門生故吏,各種學派關係盤根錯節。文化派門閥跟舉孝廉的制度有很大關係,這種本來是給地方官舉薦優秀人才的制度,隨著門閥制度做大,已經沒有公平性可言,儒家的師承關係,被舉孝廉的對象往往同一個師門的人,這些人進入政壇後,使門閥世族更加強大。袁紹的汝南袁氏就是來源於此。

三、到了東漢晚期,爆發了張角的黃巾軍起義,這場大起義是門閥變成軍閥的催化劑。

由於東漢後期腐敗嚴重,軍事體系已經崩潰,為了能夠鎮壓起義,允許各地州郡自行招募鄉勇對抗(滿清後期也是同樣辦法),大批門閥世族藉機擴張勢力,有了自己軍隊。結果這些軍閥成了盤踞一方諸侯,天子成了有名無實的牌面,大家都只效忠這些州郡諸侯。東漢末期有首童謠真切反應這一情況:州郡記,如霹靂;得詔書,但掛壁。意思是說州郡的文書就像霹靂一樣得馬上執行,而皇帝的詔書只能當做牆壁的擺設,沒人奉行。

最終,這些軍閥諸侯相互爭鬥,導致了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和後來三國局面的形成,在往後,門閥制度繼續發展,南北朝時期更是壟斷了整個士族階層。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隋唐時期,隨著科舉制度的建立和實行,原有的門閥世族才慢慢衰落。






人間煙火姑蘇城


我是三維策論,歷史愛好者,在這裡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推恩令

漢朝實行分封和郡縣制雙軌制度,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地方上的諸侯國勢力發展得非常強大。這些諸侯國自行任命官員,擁有自己的軍隊,尾大不掉,對中央政府的權威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漢朝初年尾大不掉的各諸侯國)


推恩令是漢武帝時期實行的一項法令。意在消除龐大諸侯國對中央政府的威脅。

諸侯王原本是將王位和封地傳給自己的世子(姑且不論是不是嫡長子),這樣諸侯國的勢力可以在更迭的時候較好的保存下來,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發展積累和發展,諸侯國會越來越強大。

而推恩令則是將諸侯王的爵位土地分給所有兒子。除了世子繼承王位之外,其餘諸子都在諸侯國內裂土封疆封為列候。列候是漢朝王爵之下的爵位,擁有自己的封地,但是沒有實際的控制權,只是把封地的稅收給他們而已。這些新生的候國不再接受原來的諸侯國管轄,而是接受中央的管轄,推恩令實際上就是變相的削藩。

(推恩令示意圖簡圖)


推恩令對中央政府諸皇子奪嫡之爭的影響。

如果題主問的是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對東漢末年中央政府奪嫡之戰的影響,我想說這其實是沒有什麼關聯的。

西漢和東漢其實是兩個朝代,中間隔了個新朝,且不說兩者之間相隔的年代久遠,漢武帝的法令到了幾百年後的東漢末年必然欠缺影響力。就說推恩令其實是針對諸侯國的法令,對中央政府是沒有約束力的。皇帝的兒子還是改當太子的當太子,該封王的封王。所以推恩令不論是在西漢還是在東漢的皇室都是沒有影響力的。

凡是皇子,對九五之尊的寶座自然有那麼點想法,所以每一代的皇子之間的奪嫡之戰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慘烈程度不同而已。

(但凡有一點機會,誰不想成為九五之尊)


推恩令對諸侯國政府諸王子奪嫡之爭的影響。

如果題主之前對推恩令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那麼想必問的是諸侯國諸位王子之間的奪嫡之戰。

推恩令雖然讓諸侯國的庶子們獲得了巨大的好處,但是庶子們和世子的待遇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庶子雖然是侯爵,但因為不能插手封地的政務,所以他們也是無兵無權、沒有仕途的富家翁。世子所繼承的財產雖然大大減少,但還是享有封國王爺,既自己的兵,又有自己的小政權。兩者一比較,高下立判!

推恩令雖然縮小了世子和庶子之間的差距,但是並沒有消除兩者之間的本質差別。所以庶子們還是會覬覦王位的,因此王爺家的奪嫡之爭也不可避免。

因此,即便是在諸侯國中,推恩令也只是緩和了奪嫡之戰,並不能消除奪嫡之戰。

(就算是推恩令實施以後,王爺也比侯爵威風得多)


綜上所述:

無論是在漢王朝中央政府之中還是諸侯國的小朝廷政權之中,推恩令都不能消除政權更迭當中諸皇子和諸王子的不平等待遇。因此即便是到了東漢末年,奪嫡之戰還是存在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經解答了題主的疑惑。歡迎留言,更多精彩,關注@三維策論!(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三維策論


西漢漢武帝的“推恩令”,和東漢末期的奪嫡之爭,根本就是兩回事,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西漢初期,漢武帝的“推恩令”

西漢初期漢武帝的“推恩令”。是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手段,一項政策。

因為漢景帝時期,諸侯國勢力日益強大,發生過吳楚七國之亂。

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主要功能是削弱藩國勢力,避免諸侯國反叛。

東漢末年的奪嫡之爭

一個朝代到了末期瀕臨滅亡之時,一定是內憂外患,且奪嫡之爭從來都是歷代皇室鬥爭的必然產物,不過是東漢末年。奪嫡之爭凸顯更慘烈些。

東漢到了末期也一樣,皇子、宦官、外戚等一干人都前赴後繼的趕來爭奪皇位,也不算奇怪的事。

總結:“推恩令”是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削藩,是漢武帝的一個手段和政策。而東漢末年的奪嫡之爭,是爭皇位,爭權力。

兩者之間唯一的共同詞,都是為“權力”而鬥爭。


吳百蘭


漢朝的繼承製度和漢武帝的推恩令

推恩令和奪嫡之爭是古代繼承製度下的不同的兩個問題。推恩令針對的是地方的諸侯王,不針對中央政府,也就是說皇權自始至終都是統一的完整的。而奪嫡實際上奪的是皇位的繼承權。

首先看一下漢代的繼承製度。在漢代貴族間流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春秋.公羊傳》講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可以說是對嫡長子繼承製最好的概括。意思是隻有正妻生的兒子才有繼承權,繼承權按長幼排序,如嫡長子早亡,繼承權轉到嫡長孫,在正妻沒有生下兒子的情況下,繼承權才會輪到其他老婆生的兒子。嫡長子繼承製是君主制國家經過許多骨肉相殘的慘痛教訓後的無奈選擇。

其次看推恩令的威力。嫡長子繼承製給君主國家王室的世代交替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剛性的繼承製度,避免了兄弟、親戚之間的紛爭。保證貴族世家能夠代代相傳而不至於因均分土地財產而家道中落。漢武帝的推恩令是掐住了古代繼承製度的這個命門,要求各諸侯王死後諸子均分財產和土地,使諸侯王的封地從一個整塊變成無數個小塊,封地的變小,再無諸侯王有能力與中央抗衡,避免漢景帝時的“七王之亂”再次發生。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是真正的皇族,但劉備只是一個賣草鞋的,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最後看奪嫡。推恩令只針對諸侯王,並不針對中央政府,也就是不針對皇帝。東漢末年的奪嫡,本質就是爭奪皇位的繼承權。(感謝關注)


三起落


這個問題很奇怪,漢武帝是西漢的皇帝,他出臺的政策怎麼可能影響到東漢末年。更何況西漢和東漢廣義上是一個朝代,實際上中間隔了個王莽新朝,實際上是兩個朝代,它們各自的體制並不相同。西漢初年,漢高祖怕異姓王勢力太大,於是大肆分封宗室力量。到後來正是宗室諸侯力量太強,影響中央權威和皇權專制。在漢景帝時期還爆發了七國之亂,雖然被鎮壓,但宗室諸侯力量仍很強大。漢武帝時期推岀"推恩令",諸侯的地盤所有兒子都可以繼承,這樣一來大國化小,諸侯逐漸失去對抗中央的實力。

東漢的宗室雖然有封地爵位,但情況遠不比西漢初年,宗室諸侯自始至終沒有對抗中央的能力。東漢沒有執行推恩令的必要。

至於東漢末年的奪嫡,不知道你指哪個,是否指漢靈帝兩個兒子劉辯和劉協哪個做太子的問題。無論哪次奪嫡事件與推恩令風馬牛不相及。


羽書遲


西漢時期,諸侯王勢大,封地遼闊、實力雄厚,經常不聽朝廷號令,讓皇帝寢食難安,漢景帝削藩(硬來),釀成七王之亂,武力平叛後國家元氣大傷。漢景帝之子漢武帝上臺後,採用“推恩令”戰略,成功的將諸侯王的威脅給徹底消滅。什麼叫推恩令呢?以前,每一個諸侯王,都有幾十個孩子,但是隻有一個能獲得繼承權,其他的只能碌碌一生,沒有財產,也沒有身份地位。於是,皇帝降恩於這些沒有繼承權的次子、庶子,給他們分封土地,不管諸侯王有幾個孩子,都能有封地和稱號,美其名曰推恩令。 

此令一出,天下歡呼,因為有繼承權的嫡長子畢竟是極少數,絕大部分次子和庶子,本來只能當一個有名無實的主子,如今也能拿到一大片封地和一個XX候的名頭,自己當家做主,豈不是大好事一件。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皇上聖明。但是諸侯王不傻,他們知道這代表了什麼,這是皇帝要把自己慢刀割鈍肉,要分裂自己的實力,推恩令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是個陽謀,推恩令一旦頒佈,諸侯王不管心裡怎麼想的,只能執行。執行推恩令,諸侯王要被分裂,不執行推恩令,諸侯王要被內亂。如果想讓後代安穩,最好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執行推恩令。朝廷一紙“推恩令”,諸侯王的威脅消弭於無形,各路王爺的小兒子們還對皇帝感恩戴德,心甘情願的充當內應幫朝廷實施推恩令,簡直是古往今來妙到毫巔的神政策。

短期來看,雖然推恩令有利於中央集權,但是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也因為得罪人過多,死在了齊國。自從有了削藩的政策以來,除了七國之亂以外,剩下的國家也是叛亂不斷,比如梁這個國家,就多次叛亂。

長期來看,推恩令的缺點主要有兩方面:

1、親情缺失。在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的時候,沒有劉姓貴族能站出來反對。失去實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覺得和皇帝沒有那麼親密的關係。而漢初呂氏叛亂的時候,就有齊王劉章等人站出來說話,體現自己的價值。

2、地方政權的混亂。在王國縮小分散以後,地方政權實際上留下了一個大的空白,誰來填補這個權利的真空,成為西漢末的一個主要問題。最後,這個真空被外戚所佔有,導致了西漢的滅亡。而以前的燕、代、趙、韓等國都富有抵抗和限制匈奴的重任。由於這些國家的實力衰弱,導致內遷的南匈奴無人控制,最終導致了後來的永嘉之亂,不過這已經是晉末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