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吉林是我國東北履地,抗日戰爭最早的戰場,東北抗聯用鮮血和生命在白山黑水譜寫了一曲曲奮勇抗爭、艱苦卓絕的抗日戰歌。解放戰爭時期決定東北敵我戰略轉換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慘烈的四平保衛戰、長春圍困戰奠定了東北全境解放的基石。吉林至今保存紅色旅遊資源近900處,遍佈松遼沃野,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聯文化已成為吉林紅色旅遊的重要名片。吉林省入選的8席景區分別是:

NO1.四平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共4處)

1.四平戰役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大街60號

概述:1946年至1948年東北解放戰爭期間,國共為爭奪四平四次易手,成為當時東北戰場慘烈的城市攻防戰役,民主聯軍以傷亡四萬餘人的代價奪取了四平之戰的最後勝利。紀念館建築面積5158平方米,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設有序言廳、戰史廳、支前廳、英烈廳、半景畫館、影視廳、臨時展廳等8個主要展廳。

2.四平烈士陵園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哈大公路四平入口處

概述:烈士陵園位於四平市北郊,陵園居高臨下,站在陵園向南可以俯瞰四平市全景。陵園佔地20餘萬平方米,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革命公墓。紀念碑後是無名烈士墓,安葬著解放軍四戰四平英勇犧牲的208名有名烈士和一萬多無名烈士,該烈士墓是國內最大的烈士合葬墓之一。

3.四平烈士紀念塔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英雄大街與新華大街交匯處的廣場中央

概述:為紀念在四平各次作戰中英勇殉國的將士,1948年 4月18日 ,東北行政委員會 、東北人民解放軍司令部暨政治部決定在四平市建立革命烈士紀念塔,1950年5月7日紀念塔奠基,1953年6月3日建成。紀念塔整體建築由塔、牌坊和塔園三部分組成,佔地面積18997平方米。

4.東北民主聯軍四平保衛戰指揮部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北街醬園路

概述:舊址是梨樹鎮現存的唯一的典型清代四合院風格建築,佔地面積12,280平方米。原為清末黃河道尹張紹宇的私人住宅,後由梨樹偽滿協和會重新修葺。1946年4月5日—5月18日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等東北民主聯軍首長曾以這裡為指揮部,指揮了舉世矚目的四平保衛戰。

NO2.白山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共5處)

1.七道江會議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區市郊鄉七道江村

概述:會議原址前身是“通明炭礦”的辦公室,是一座青石磚瓦平房,建築面積96平方米。2005年擴建為紀念館,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1946年10月蔣介石集中十萬兵力,向南滿根據地撲來,黨中央派陳雲和肖勁光到達臨江指揮作戰,10月11日至14日,遼東軍區黨委在此召開軍事會議,它對我軍堅持南滿鬥爭,保衛長白山根據地,粉碎敵人對臨江的進攻有著決定性意義,是東北解放戰爭史上一次光輝的會議。

2.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及烈士陵園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臨江市新市街道帽兒山路2號

概述:位於臨江市貓耳山南坡,鴨綠江北岸。始建於1947年,1991年新建了“四保臨江”陳列館,面積320平方米,由紀念館、紀念廣場和烈士陵園三部分組成,園內安葬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烈士共580多位,其中大多數是在“四保臨江”戰役中犧牲。

3.陳雲舊居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臨江市鴨綠江邊的“南圍子”(現為臨江林業局院內)

概述:1946年10月31日, 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成立中共遼東分局和遼東軍區,放棄安東(今丹東),轉移到臨江,建立南滿根據地。派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政委陳雲和民主聯軍副司令員肖勁光到南滿工作。陳雲於10月27日離開哈爾濱,經牡丹江、圖們,取道朝鮮,於11月27日到達臨江,住在鴨綠江邊的“南圍子”。該處原為清軍防軍統領左寶貴的防營,有正房5問,左右廂房各10間。陳雲住在此處的一棟日本式平房,面積為133平方米。陳雲在此居住期間,主持了七道江會議,指揮了四保臨江三下江南戰役。

4.楊靖宇將軍殉難地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靖宇縣惡河南岸

概述:為紀念楊靖宇將軍,1962年5月靖宇縣人民在此建立了木質紀念碑,1965年建立鋼筋水泥紀念塔。1980年2月23日重建落成殉難地,佔地400 平方米。楊靖宇1905年生,河南省確山縣人,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9年被黨派往東北地區工作,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縣(今靖宇縣)與日軍作戰中壯烈犧牲,年僅35歲。

5.城牆砬子東北抗日聯軍誕生地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靖宇縣花園口鎮新華村城牆砬子

概述:1932年2月楊靖宇率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和其他16支抗日武裝在城牆砬子召開會議,整合成立了東北第一個抗日統一戰線組織——東北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這是我黨領導東北人民武裝抗日鬥爭進入新高潮的標誌,是東北抗日戰爭向縱深發展的轉折點,史稱“城牆砬子會議",標誌著東北抗日聯軍正式誕生。

NO3.楊靖宇烈士陵園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渾江東岸山崗上

概述:烈士陵園建於1954年,佔地2萬平方米,是偉大的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的英靈安息地。陵園由5座琉璃瓦民族式建築物組成,正面主體建築為靈堂和墓室,兩側4個偏殿為陳列室。楊靖宇將軍的身驅和頭顱是於1958年2月23日分別從靖宇縣和哈爾濱迎回並安葬在此。

NO4.東北淪陷史陳列館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光復北路5號

概述:陳列館位於偽滿皇宮東部,佔地2.65公頃,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展示和學術活動於一體的歷史類專題展館。該館於2005年3月開工興建,當年竣工。全面真實地展示了東北淪陷的屈辱歷史,深刻揭露了日本侵佔中國東北、炮製偽滿洲國傀儡政權、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罪行,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戰爭和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最終勝利的偉大壯舉。

NO5.長春電影製片廠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長春市紅旗街1118號

概述:製片廠景區包括偽滿映畫株式會社舊址、電影搖籃官、電影資料館、道具庫等景點。其中偽滿映畫株式會社舊址始建於1937年,建成於1939年。1945 年全國抗日戰爭勝利後,我黨當年10月1日成立東北電影公司(長影的前身),1955年2月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幾十年來,長影拍攝了革命歷史、農村、少數民族題材故事片900多部,譯製影片1000 多部,為新中國培養和輸送了1000 多名電影人才。現存有諸多著名老電影實景區。

NO6.日軍遼源高級戰俘營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人民大街887號

概述:高級戰俘營是二戰期間日軍104所戰俘營中關押戰俘級別最高的一個。1944年12月1日到1945年8月24日,這裡關押了美軍中將溫萊特、美軍少將摩爾、美軍少將愛德華·金、英軍中將珀西瓦爾、英軍中將希斯、香港總督楊慕奇爵士、荷蘭中將考爾和澳大利亞等盟軍高級將領、高級文職官員共34人,這是我國現存唯一一所高級盟軍戰俘營遺址。

NO7.中共遼吉省委遼北省政府辦公舊址和侵華日軍機場遺址群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遼吉省委辦公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遼北政府辦公舊址

地址:省委辦公舊址位於白城市洮北區明仁南街156(今為白城鐵路工人文化宮)、政府辦公舊址為177號(今為白城鐵路運輸法院、白城鐵路運輸檢察院);機場遺址位於白城市洮北區鎮西鎮(現嶺下鎮)興隆村和平安鎮牧場

概述:省委省政府兩處舊址相鄰,均為日偽時期建築。1946年6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成立中共遼吉省委、遼吉軍區和遼吉行政公署,先駐洮南,9月遷入白城子(今白城市),隸屬中共西滿分局。1947年2月,遼吉行署改稱遼北省政府,轄區包括今白城地區、松原地區,長春地區部分縣區,內蒙古、遼寧部分地域。1948年1月,遼吉省委、省政府由白城市遷往雙遼市的鄭家屯。1948年7月,遼吉省委改為遼北省委,隸屬東北局。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日軍機場遺址是日本關東軍於1938年所建,其中地處鎮西鎮和平安鎮牧場的這兩個機場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兩個遺址。鎮西鎮遺址由飛機庫、軍用物資儲備庫、日軍慰安所、日軍作戰指揮室、飛機維修中心和給水處等組成。位於其南側的平安鎮牧場飛機場遺址上發現有侵華日軍飛機庫、儲備庫、炮臺、氣象站、浴池房、兵營等建築物。

NO8.大荒溝抗日根據地遺址

國家公佈認定:吉林8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白山黑水的慘烈訴說

地址:琿春市英安鎮大荒溝村

概述:遺址位於琿春縣英安、密江兩鄉北部,包括中崗子、三安、上中溝、清水洞、荒溝、東溝、北溝等自然屯。主要遺址有北一學校遺址、荒區蘇維埃政府遺址、十三烈士殉難地、頭道嶺軍事籌備會議遺址、中共琿春縣委遺址、北溝村蘇維埃政府遺址、兵工廠遺址、被服廠和醫院遺址。1932年1月中共琿春縣委派15名黨團員到大荒溝頭道嶺建造密營,成立了琿春縣第一個抗日武裝別動隊,並創建了大荒溝抗日遊擊根據地,是在東滿多個根據地中最早創建的根據地之一,是內地根據地通往蘇聯、朝鮮的交通要道,對研究東滿抗日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