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漢武帝整飭諸侯,以天子賞賜的名義,下達一道著名的陽謀

漢武帝在繼位以後,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政治間題。從漢代建立一直到漢武帝繼位的時候,這個政治制度上始終是實行分封制和郡縣制並行的雙軌制,這對鞏固中央政權不利。

究其原因是劉邦在建立漢朝以後,他採取一個妥協的姿態,讓郡縣制和分封制同時並存。在離首都長安比較近的地方,那就實行郡縣制,這個長安便於控制管理;在比較偏遠的地方,就分封給那些諸侯。

漢武帝整飭諸侯,以天子賞賜的名義,下達一道著名的陽謀

在公元前195年,劉邦開始翦除異姓諸侯王,讓自己的子侄去管理,想讓同姓諸侯王來降低分封的風險。不過這並不能高枕無憂,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就是例證。

漢景帝收回了權力。其實是在分封下推行半郡縣化。這些官吏除了處理政務,還得代替中央監視諸侯王。有些官吏嚴苛,說明漢景帝后到漢武帝時,諸侯王在削弱。為徹底解決提供了條件,司馬光總結說,“務摧抑諸侯王,數奏暴其過惡,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動不動向中央報告,對手下進行逼供,許多諸侯王憤怒。

漢武帝整飭諸侯,以天子賞賜的名義,下達一道著名的陽謀

當時有四人來朝覲,漢武帝招待,劉勝“聞樂聲而泣”, “悲者不可為累欷,思者不可為嘆息”,悲憤鬱結許久了,聽到音樂就情不自禁地落淚了。於是把委屈一一地向漢武帝報告。這話說明當年漢景帝的政策取了效果,諸侯王氣焰被壓,也不能認為諸侯王就日暮了。他們力量還是蠻大的,可以與中央對抗。

漢武帝針對諸侯王的問題,他聽從了主父偃建議,下達了一道著名的陽謀——推恩令。何謂陽謀?它與陰謀不同,陽謀是通過光明正大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陰謀往往存在破綻,而陽謀無法破解。漢武帝要削弱諸侯王勢力,如果正面衝突,會重蹈覆轍。

他就提出,“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嫡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享有王位繼承的只一個。針對這個,如果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他們會高興,不僅沒有和諸侯國正面衝突,還實行了德政,卻也是釜底抽薪的做法。

漢武帝整飭諸侯,以天子賞賜的名義,下達一道著名的陽謀

當大諸侯國劃分小的諸侯國,就沒有實力與中央對抗。諸侯國中沒有繼承權的就要在父親面前討要土地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司馬遷在這些越分越小的百十個諸侯國,小到什麼程度呢?"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國不過數十里"。

而整個國家範圍內,"漢郡八九十",也就是作為直屬中央的郡佔全國國土面積的80%--90%,而且"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扼塞地利",意思是這些郡總是穿插進諸侯國土之間,郡的土地與諸侯國的土地犬牙交錯,使諸侯國不能連成片,並且郡縣總是佔據或扼守著有利地形 。侯國再也無力與中央抗衡,中央集權得到有力的鞏固。

漢武帝整飭諸侯,以天子賞賜的名義,下達一道著名的陽謀

漢武帝實施的推恩令從手段上來看就是很高明的,因為漢武帝本人是以賞賜的名義來分解諸侯國,這對他的名聲不但沒有任何影響,反而還贏得了仁政的稱讚,而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漢武帝方面沒有動用過任何兵馬。所以這道推恩令也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陽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