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假如時光穿梭,你成了趙括,如何避免趙國失敗的命運?

說起長平之戰,有一個人名字繞不開,他就是趙括。二千年來,他除了紙上談兵,被人貽笑千年之外,似乎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名將之後,初登戰場即遇曠古未有的慘烈戰役,寶劍出鞘即成千古絕響,身死灰滅,他連給自己辯白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細究歷史,處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個人能有多少操作空間呢?換作是你(聰明的讀者朋友們),假如穿越時光遂道,搖身一變成為統率45萬趙軍的大將軍,你將如何作為,挽救趙國長平之戰的失利命運呢?

從一開始,這就是不對等的戰爭,趙國失敗的命運是註定且永遠無法改變的。筆者從三方面略加分析

假如時光穿梭,你成了趙括,如何避免趙國失敗的命運?

長平之戰作戰動圖

一、 軍隊戰鬥力

秦軍在60萬左右;趙軍累計參與戰役的兵力在45萬上下;秦軍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步騎車協同的野戰兵團,而趙軍引以為傲的胡服騎兵部隊多半在北方抵禦匈奴入侵,此次長平作戰的45萬大軍只是野戰步兵。

且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整個國家已然成了一架強大的戰爭機器,在軍功制激勵之下,秦軍的士兵,個個都成了嗜殺的魔鬼,而戰神白起的一步步成長,更使這些魔鬼有了一個聞之色變的魔頭,從殺戮、殘忍、血腥考量,趙軍根本就不是秦軍的對手。

假如時光穿梭,你成了趙括,如何避免趙國失敗的命運?

強大的秦軍

二、 君主膽識

秦國的昭襄王,在位已四十多年,獨掌乾坤二十年,已經累積太多的政治經驗,累積了足夠多的政治自信,在他任內,攻韓、破魏、滅楚,兵鋒所向,無人能擋,他的雄心是併吞天下、掃清六合,又豈會被小小的長平阻礙前進的步伐?當秦趙兩軍在長平相峙時,秦昭襄王傾舉國之力,動員15歲青壯男丁支援前線,給白起的作戰提供了強大後勤保障。

反觀趙國的孝成王,初登王位,即面對國家生死的戰役,毫無施政經驗的他,未免臨陣慌亂,舉止失措,犯下一連串不可饒恕的錯誤。

假如時光穿梭,你成了趙括,如何避免趙國失敗的命運?

秦昭襄王與白起

接收上黨郡,與秦國為敵是其一錯,臨陣換將是其一大錯,本來善於防守的廉頗將軍,已退自丹河東岸,修築百里石長城,憑險據守,雖不能勝秦軍,但已立於不敗之地。趙孝成王不知三軍之任,而司三軍之命,強令廉頗主動出擊,廉頗不從,即被孝成王撤換,起用毫無作戰經驗的趙括為將。坦白說,在急功近利的孝成王面前,趙括不過是一隻無辜的小白鼠。

當趙括親率45萬大軍主動出擊,身陷重圍,已然無力組織突圍,眼巴巴瞅著趙孝成王組織援軍相救時。趙孝成王卻毫無作為,既沒有組織本國壯丁支援前線,又不能積極爭取外援,一錯而再錯,終於無可挽回

三、 外交困局。

長平之戰,令很多歷史愛好者不明白:為何秦趙兩軍在長平對峙長達三年,秦國傾舉國之力攻打趙軍,如此明顯的“持強凌弱”,為何韓魏齊楚燕五國無一援兵支持趙國,任憑趙軍苦苦支撐,自生自滅?

假如時光穿梭,你成了趙括,如何避免趙國失敗的命運?

舉止失措的趙孝成王

難道韓魏齊楚燕五國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趙軍有生力量被消滅,六國合縱的實力即銳減,後期只能任人宰割。而當秦軍大舉進攻邯鄲之時,韓魏楚聯軍卻能拼死相救,又是為何?

究其原因就是趙國太作,接收上黨郡,妄圖以趙國國力阻擋秦軍的入侵腳步,貪圖幾個城池,賠上了趙國國運。作戰中,又盲目樂觀,錯誤地高估自己實力,以為憑著趙武靈王留下的胡服騎射兵團,完全可以與秦國抗衡,並不需要五國聯軍的支持。現存史料,並未見趙國爭取外援的隻言片語。

假如時光穿梭,你成了趙括,如何避免趙國失敗的命運?

紙上談兵的趙括

更作死的是:趙國一邊在長平與秦軍作著殊死爭鬥,一邊卻派遣使團去到咸陽和談,企圖打打停停中謀求戰爭利益最大化,不料在和談的假象中給五國一個非常不好的暗示:你並不是在全力抗秦,而是在秀自己肌肉。

有了這三大不利條件,趙括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紙上談兵,也只有當炮灰的份;而聰明的讀者朋友們,假如時光穿梭,你搖身一變成了統率45萬大軍的“趙括”,同等條件下,如何避免趙國失敗的命運呢?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