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辩证思维:每个人内心应对危机的强大武器原来竟是它

面对肆虐的疫情,每个人的心情都比平时更紧张,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理压力呢?


辩证思维:每个人内心应对危机的强大武器原来竟是它

疫情肆虐

在当下复杂的疫情下,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呢?答案是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的能力。辩证思维的水平决定了应对危机水平,应对危机水平决定了心理健康水平。辩证思维分正反两面,动态维持着人内心的平衡。通过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能学着做个“心理学家”。

既要静心放松,又要努力生活

危机事件的发生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我们该如何照顾自己呢?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笼罩之下,每个人都比平时更为精神紧张。因此,静下心来,放松自己,有助于缓解紧绷的神经。比如,听一些冥想音乐,是有疗愈作用的。

辩证思维:每个人内心应对危机的强大武器原来竟是它

放松心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都很少出门了,心里既无聊又憋闷,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维持好规律的作息,做好计划,努力做一些对自己长远来看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看看书,听听网课,做做运动,而非无所事事。

动静结合,劳逸有度,我们的心情就始终能保持愉悦。

辩证思维:每个人内心应对危机的强大武器原来竟是它

适度运动

既及时了解资讯,又要减少讯息带来的心理负担

及时了解资讯可以有效打消我们内心的不确定感,但是过度的关注信息也让我们容易沉迷在负面的情绪体验之中。在当下的时代,疫情信息是过载的,爆炸式的讯息输入,会让我们陷入心身疲惫,进入迷茫状态。

心理学有个手表定理,说的是一个人戴一只表,时间是确定的;如果一个人有两只表,两只表时间又不同,那这个人就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只表,也就无法确认时间。同理,当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满天飞时,人们无法确定信息的准确性和来源,会因此产生认知失调,进而导致情绪失控。

辩证思维:每个人内心应对危机的强大武器原来竟是它

手表定理

所以,在危机时期,我们尽量控制自己每天关注信息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要相信官方媒体消息,不听信小道消息。

我们既要学会摄入信息,又要学会隔离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与负面信息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能够保证我们不受负面情绪的干扰,能够更加平衡的生活和工作。

既接纳负面情绪,又建立正面思维

允许自己在这段时间有情绪。告诉自己,出现焦虑和恐慌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不要苛责自己。在烦躁不安时,先采取一些方法来镇定自己,比如听听音乐、做做操。

在接纳自己的同时,也要学努力建立正面思维:不要只往坏处看,注意每日的资讯中,其实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的;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机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辩证思维:每个人内心应对危机的强大武器原来竟是它

保持希望

既相互鼓励,又要避免“替代性创伤”

一方面,人是社会性的生物,我们需要和他人在一起,也从和他人在一起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理的支持和积极的力量,所以一定程度的互相联系、互相关怀、互相问候是很重要的。此时,我们可以选择通过微信、电话联系,而不一定非要见面。

另一方面,人是具有同理心的生物,所以一个人对其他人的痛苦和灾难,很多时候都能感同身受。特别是有一些同情心、同理心过强的人,很容易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他人的痛苦,也给自己造成痛苦,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替代性创伤”。

辩证思维:每个人内心应对危机的强大武器原来竟是它

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这一概念是由Saakvitne和Pearlman在1996年提出,最初是指专业心理咨询师,因长期接触来访者,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出现了类似患病的症状,即咨询师本人的心理受到了来访者情绪的污染。

灾难中的“替代性创伤”主要指人在目击他人受灾之后,同情和共情反应过度,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的现象。比如有人看到他人受灾,觉得别人太可怜,非要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捐给灾区,而完全不考虑自己和家人,这种不适当的捐赠行为正是捐赠者内心出现“替代性创伤”的反映。假如你发生了替代性创伤,和疫情信息隔离是有好处的。

既做最坏的准备,又有最好的期待

你要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做好科学的病毒防护,这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但也要给自己有开心和放松的时间。不管将来怎样,但此刻自己是健康的,就要努力去生活。即使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你一起面对,相信疫情总会过去,疫情带来的问题是短暂的,长远而言,事情最终总能改善。

辩证思维:每个人内心应对危机的强大武器原来竟是它

满怀期待

最后,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在无法调节好,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者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更为专业的指导,参见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