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古代四大奇案是什麼?


妖書案:

妖書案,發生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是一場由於立儲問題引起的黨爭事件。明神宗皇后無子,王恭妃生子常洛,為皇長子。後鄭貴妃生子常洵;鄭妃甚得神宗寵愛,神宗有意立其子為嗣。為此朝臣多次力爭早日冊立東宮,君臣為此僵持十數年。不久刑部侍郎呂坤撰《閨範圖說》,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將《閨範圖說》送入宮內,神宗賜給鄭貴妃。

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傍晚,有一男子張差,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朱常洛的慈慶宮,打傷守門太監,太子內侍韓本用率眾將之逮捕,張差被捕後聲稱為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二人引進,主使者遙指鄭貴妃本人,此為梃擊案。

紅丸案:

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萬曆帝崩,朱常洛即位為明光宗,淫慾過度,“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病體由是大劇”,精神勞瘁,司禮秉筆太監用瀉藥使病情加劇。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紅丸,自稱仙方,光宗服藥後死去,當時人懷疑為鄭貴妃下毒,是為紅丸案。

移宮案:

泰昌元年(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繼位,撫養皇帝的李選侍和魏忠賢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朝政,左光斗、楊漣等反對,不讓李選侍與皇帝同住,迫使她移居他處,是為移宮案。

再說說清末四大奇案: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同治年間,楊乃武與葛畢氏被懷疑通姦殺夫,在刑求後認罪,身陷死牢,含冤莫雪。此案驚動朝廷,在數度更審後雖還予清白,然而兩人受盡酷刑折磨的悲慘遭遇仍令人不勝唏噓。

名伶楊月樓冤案:

楊月樓是清末當紅京劇武生,1872年到上海獻藝,與看戲的廣東富商千金韋阿寶戀愛,兩人的親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但大清律例明言規定地位卑賤的人跟地位高的人不可以通婚 [1],楊月樓唱戲賣藝,屬於賤籍身份,不允許與韋阿寶結婚,但是互相深愛的兩人無視律例的規定,私下依照正常程序結婚,甚至依照上海“搶婚”的風俗,以期避開韋阿寶家人的干擾。但韋阿寶的家人則告官,上海縣令葉廷眷處理此案,剛巧葉縣令是廣東人,於是未審已先對楊月樓用刑,結果葉縣令重判此案,韋阿寶被判掌嘴二百,判給普善堂另擇婚配,楊月樓判流刑,而幫助二人完婚的乳母王氏京則被判在縣衙前枷號示眾十日。韋阿寶之母王氏也因羞憤病故。最後由於慈禧太后四十大壽大赦天下,楊月樓得以赦免,回北京再從事演藝事業,唯韋阿寶自被父親逐出家門後下落不明,有說韋阿寶被普善堂婚配給一七十老人。

太原奇案:

清末道光年間,太原有一富翁張百萬,育有兩女,其二女玉珠早與曹文璜訂下婚約,但由於曹文璜家道中落,張百萬將其二女改許配與一個姚姓大戶。但張玉珠鍾愛曹文璜,於是兩人私奔,並前往投靠交城縣令友人陳砥節,途經一間豆腐鋪,得豆腐鋪莫姓老漢同情及借出毛驢幫助逃走。張百萬發現二女失蹤後,誤以為二女在大女金珠處,前往金珠家裡,猜測玉珠藏身衣櫃內,於是將衣櫃抬走,實情藏身於衣櫃內的是一名和尚,其實和尚昏暈,張百萬又誤以和尚已死,於是替和尚換上其二女衣衫,揚言其二女已病死,之後將和尚送上靈堂。其後,和尚甦醒逃去,又經過莫姓老漢的豆腐鋪,於此處換回衣服。原來此和尚乃一名花和尚,其後因調戲有夫之婦,遭婦人丈夫吳屠戶殺死,並將其棄屍於井內。張家靈堂走屍,加上和尚命案,兩案一時全城沸騰。陽曲縣令楊重民遂開堂公審,因聞說和尚原身上衣物在豆腐鋪發現,鑑於事件轟動,楊重民為求早日結案,草率將莫姓老漢視為兇手,並屈打成招,上報刑部以結案。

至於吳屠戶殺死和尚後,打算搬往晉祠,途中遇上曹文璜,吳屠戶酒後向曹洩露他為和尚命案中真正凶手。

曹文璜返到太原,打算將毛驢歸還莫姓老漢,始知他遭誣陷,遂替莫老漢申冤,豈料縣令楊重民得悉錯判後,反誣陷曹文璜為幫兇。

玉珠的丫環秀香在探監時得知事件真相之後,於是就趕赴交城尋訪玉珠,其時玉珠投靠的陳砥節正巧升任山西提刑按察司,兩案終於真相大白。

張文祥刺馬案: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早上10:30左右,兩江總督馬新貽自校閱場觀清軍射箭訓練,閱兵後,返回總督轅門,半途有人攔路喊冤,刺客張汶祥趁隙以匕首刺殺,延至隔日不治身亡。張汶祥事後供稱,痛下辣手主因是馬“不仁不義”,但張閃爍其詞,實情則未供出。

案發前,江蘇巡撫丁日昌子丁慧衡於秦淮河畔為了爭奪妓女,與馬幕府之官爭風吃醋起衝突,馬下令逮捕慧衡。丁日昌、丁慧衡出於湘軍系統;也有一說馬就任,是奉慈禧太后令,密查湘軍掠奪多少太平軍銀兩、財寶,因而被湘軍人士謀害。

魁玉審理刺馬案月餘,毫無進展,九月一日,張之洞從兄張之萬赴金陵,與魁玉會審,馬新貽部屬袁保慶等人要求嚴刑問訊,張之萬以“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償未正典刑而瘐死,誰負其咎”拒之,最後仍無結果,張之萬同魁玉上奏說:“兇犯張汶祥曾從發、捻,復通海盜,因馬新貽前在浙撫任內,剿辦南田海盜,戮伊夥黨甚多。又因伊妻羅氏為吳炳燮誘逃,曾於馬新貽閱邊至寧波時,攔輿呈控,未準審理,該犯心懷忿恨。適在逃海盜龍啟雲等復指使,張汶祥為同夥報仇,即為自己洩恨,張汶祥被激允許。……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隨從混進督署,突出行兇,再三質訊,矢口不移其供,無另有主使各情,尚屬可信。”

慈禧太后動怒,再派刑部尚書鄭敦謹與曾國藩親至兩江總督轅門查案,太后曾問曾國藩:“此案豈不甚怪?”曾國藩答:“的確怪。”太后促曾國藩接任總督,並速至金陵查案,曾氏卻告以病延遲數月未行;太后第二次問起,曾氏才赴任。抵達江寧府後,曾國藩不審案,卻每日翻看紀曉嵐寫作的志怪小說《閱微草堂筆記》,悠閒度日。直到鄭敦謹抵江寧後,曾才開始調閱案卷,鄧之誠《骨董三記》說:“國藩不欲深求,必有不能深求者在。”鄭敦謹連審十四日,仍查不出實情,只好和曾國藩聯名上奏:“此案張之萬等審訊結果,是實!”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朝廷下旨,將刺客張汶祥凌遲處死。鄭敦謹感嘆官場黑暗,索性辭官回家。

未及一年,曾國藩病逝於兩江總督府轅門內,遂為懸案。

最後說說中國四大奇案:

傳國玉璽下落:

玉璽自秦朝始傳各朝各代,至五代後梁、後唐時失去蹤影。有關玉璽的失蹤之說,現時有三種說法:

1.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玉璽便失蹤。

2.公元946年後晉出帝被遼太宗捕獲之時丟失。

3.傳國璽是在元順帝手上再度失蹤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璽之記錄。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它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據《二十五史綱鑑》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漠北直搗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其中既沒有元朝的諸帝之玉璽,又沒有傳國璽。由於傳國璽的下落不明,明、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

武則天立無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國歷史上執政21年的女皇帝武則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寬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見唐代所刻一字。後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駁若離,若明若暗,模煳不清。

武則天為什麼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歷代學者為此爭執不休,聚訟紛紜。縱觀諸說,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其一,武則天自知自己執政中,篡權改制,濫殺無辜,荒淫無道,罪孽深重,無功可記,無德可載,與其貽笑後世,不如一字不鐫。其二,武則天自認為她在位時,扶植寒弱,打擊豪門,發展科舉,獎勵農桑,繼貞觀之治,啟開元全盛,政績蜚然,彪炳史冊,遠非一塊碑文所能容納,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蓋過世。其三,武則天一生聰穎機警,常作驚人之舉,立無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讓後人評說。

斧聲燭影之謎:

斧聲燭影是指宋太祖趙匡胤暴死,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一個謎桉。

趙匡胤並沒有按照傳統習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據“金匱之盟”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根據記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后派親信王繼恩召次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宋太祖二弟趙光義早已窺伺帝位,收買王繼恩為心腹,當他得知太祖病重後,既與親信程玄德在晉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徑自進入太祖的寢殿.王繼恩回宮,宋皇后既問:"德芳來耶?"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宋皇后見趙光義已到,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只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答以:"共保富貴,勿憂也!"史載,趙光義進入宋太祖寢殿後,"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以及"柱斧戳地"之聲,趙匡胤隨後去世。二十一日晨,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建文帝的下落: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征戰,燕王獲得全勝,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燕王統領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當燕王軍隊進入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沒了蹤影。與此同時,建文帝所使用的寶璽也毫無蹤影。正史記載建文帝死於宮中的大火中。《太宗實錄》卷九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仁宗朱高熾御製長陵後碑也說,建文帝歿後,成祖備以天子禮儀殮葬。成祖後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但是,太監在火後餘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是活是亡無從得知。燕王為讓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墳墓在什麼地方,無人可知。明末崇禎帝就曾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卻不知在何處。

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曾想自殺,但在其親信說服下,削髮為僧,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明成祖死後,他又回到京城,死後葬於京郊西山。朱棣登位後,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對他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處訪問。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員中,有不少錦衣衛士,這顯然就是用於暗中察訪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頒佈《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名冊重新整理,對僧人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從永樂五年(1407年)起,還派人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到處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後共20餘年。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雲貴地區,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於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