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什麼都能忍的唐代宗,為何獨獨不能忍受這兩個太監,原因有三點

中國古代,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存在,一言就可定人生死。沒有制約的絕對權力很容易導致皇帝本人強橫專制,因此歷朝歷代,除了宋朝的幾個特例以外,帝王大都十分強勢,

但是唐朝就有這麼一個軟弱皇帝,他的一系列無原則無底線的操作,把大唐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這就是唐代宗

什麼都能忍的唐代宗,為何獨獨不能忍受這兩個太監,原因有三點

01軟弱的根源來自其父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唐代宗的軟弱根源是要追溯到他爹唐肅宗身上。

安史之亂爆發後,已經年老昏庸的唐玄宗急急忙忙收拾行囊逃亡蜀地,三子李亨臨危受命,留在關中一代繼續禦敵。後來在士兵的推舉下,李亨當了皇帝,也就是唐肅宗,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什麼都能忍的唐代宗,為何獨獨不能忍受這兩個太監,原因有三點

在平叛期間,由於有半仙李泌等能人輔佐,肅宗表現尚可,然而局勢穩定後,回到長安的李亨越來越展現出其性格中軟弱無能的一面。

朝政上,幾乎被架空,一切大小事宜都由權臣李輔國和張皇后處理。李亨很孝順,將太上皇從蜀地接回來後,就住在自己旁邊,朝夕可以相見請安。然而張後和李輔國並不待見老皇帝,嫌他礙事,居然自作主張將老皇帝送去偏遠宮殿幽居並且不讓肅宗相見,由於害怕皇后,一直到唐玄宗去世,肅宗只偷偷去看過三兩次。

什麼都能忍的唐代宗,為何獨獨不能忍受這兩個太監,原因有三點

李輔國

不光處理不好家事,外事也是如此。我們知道唐朝時候推行了藩鎮制度,雖然有效的抵禦了外地的入侵,但是也導致了各藩鎮擁兵自重,中央政府難以掌控。其實在唐肅宗之前,各個節度使還是比較聽話的,安史之亂時也能夠積極出兵平叛,報效朝廷。但是由於平叛有功再加上肅宗的軟弱,慢慢的開始失去了控制。最典型的就是侯希逸一事。

侯希逸本來是安祿山手下的將軍,在平盧節度使徐歸道手下當副將,因為不願意參加叛亂,於是協同安東都護王玄志襲殺了徐歸道,派使節向朝廷報告。唐玄宗任命王玄志為平盧節度使。到了肅宗即位後,王玄志病死,軍人共推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按說這種事情是朝廷說了算,即使侯希逸有大功,任命權也是在朝廷,怎能由士兵亂來。可是唐肅宗偏偏就屈服於軍隊的要求,任命侯希逸為平盧節度使。

有樣學樣,後來的各節度使死後,很多都由士兵直接推舉其子嗣繼承,好好一個朝廷命官被生生弄成了家族制,軍隊也都變成了私人武裝,而這一切都從肅宗開始。

02唐代宗究竟有多軟弱

細讀唐代宗的生平,感覺就是兩個字“窩囊”,處理事情沒有任何的底線,只懂得一味的縱容。

代宗在位期間,雖說是親政,但是朝政自始至終都是被權臣所把持。而這些權臣無一例外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把皇帝放眼裡,認為自己才是皇帝。這跟唐代宗的軟弱和縱容是分不開的。

元載是代宗時期的宰相,他跟同平章事王縉狼狽為奸,權傾天下。有一次元載的老丈人從宣州過來,向他求官做。元載什麼都沒說,只是給了丈人一封書信,讓他去河北找地方官。老丈人很是不高興,走到幽州後,打開信一看,發現就是白紙一張,只在角落屬著元載的名字。老丈人很是為難,沒辦法之下只好去見當地判官。沒想到判官看到書信,急忙恭敬迎接,上報節度使將老頭人引為上賓,好酒好肉招待了數日,臨走還贈了一大堆金銀財寶。

什麼都能忍的唐代宗,為何獨獨不能忍受這兩個太監,原因有三點

另一權臣,宦官魚朝恩更是過分,他有一次幫養子求官,因為養子年紀太小也沒什麼功績,因此吏部只給了一個小官。魚朝恩看到後很是不滿,直接帶著養子來找代宗說到:我的兒子,官職太小,總是被人看不起,希望陛下能給穿紫衣(三品以上官員才可以穿)。沒有等代宗回話,就有內廷小太監送上紫衣,魚朝恩一把拿來給養子穿上,揚長而去。

什麼都能忍的唐代宗,為何獨獨不能忍受這兩個太監,原因有三點

這些還算好的,對各節度使的縱容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當時的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曾經是安祿山的部將,參與過安史之亂,後來歸順了朝廷。他居然公然為安祿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立祠堂,並尊稱為四聖。還上表請求加封自己為丞相。安祿山和史思明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把代宗的爺爺和爸爸趕得四處亂竄,可謂亂臣賊子,現在居然有人公然為其翻案,千刀萬剮了田承嗣都不為過。然而唐代宗居然只是下旨勸慰了田承嗣一番,讓他把祠堂拆除,後來真的封田承嗣為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

還有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好淫人妻女,即使手下將士的也不例外,最後引起士兵譁變,被同宗的李希烈追殺,僥倖逃回京師。李希烈被手下擁立為節度使。代宗不但同意了李希烈的要求,還厚待李忠臣,不但不追究其責任,還任命為相,留在身邊。

03一生軟弱的唐代宗為何會誅殺兩名太監

唐代宗一生幾乎從不誅殺大臣,說實話在這樣的皇帝手下當差,

想死可是比想不死都難,但偏偏就有兩名把持朝政多年的大太監,被唐代宗下令誅殺,他們就是李輔國和魚朝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生物君認為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

1、相對於懷有異心,驕橫跋扈的節度使,時常侍奉身邊的太監更加容易讓人戒懼。各節度使雖然也常有狂悖之舉,但是畢竟山高皇帝遠,眼不見心不煩,即使有傳言到耳朵裡,真假也難以辨別,喝杯酒看看宮女舞蹈樂呵一下也就過去了。然而身邊的太監就不同了,鎮日裡相見,所作所為都真真切切的發生在身邊,比如前面所說的魚朝恩為子求官,就好像當著面扇代宗耳光一樣,每天動不動就破壞自己的好心情,這自然不能忍。

什麼都能忍的唐代宗,為何獨獨不能忍受這兩個太監,原因有三點

2、節度使雖然都是地方割據勢力,但是卻掌握的軍權,每個人手下都有數量可觀的軍隊。俗話說槍桿子裡出政權,誰掌握著武裝力量誰的拳頭就硬,也就更有話語權。宦官雖然位列中樞,權勢熏天,但是畢竟沒有忠於自己的軍事力量,就算朝廷中有些一手提拔的親信幫兇,那也都是文官,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如果要討伐各節度使,弄不好就會引起兵變,而且各節度使之間關係也是錯綜複雜,很多都會聯手以自保,討伐一個就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造成軍閥大混戰,形成不可收拾的後果。而殺幾個太監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只要下手夠快夠狠,不會有人願意為幾個閹人出頭的。

什麼都能忍的唐代宗,為何獨獨不能忍受這兩個太監,原因有三點

3、面子上掛不住。太監由於身體上的殘缺,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很被人鄙視的存在,比如曹操,因為父親的養父是太監,就很忌諱別人提自己的出身。唐代宗再窩囊畢竟是個男人。整天被幾個太監騎在頭上作威作福,臉上肯定是掛不住的。被真男人欺負也就算了,連假男人也要欺負自己,那肯定就不能忍了。再加上誅殺太監的風險低,收益高,李輔國和魚朝恩的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公元779年代宗去世,後世專家對他的評價中,有一條是很正面的,說他誅殺弄權閹豎,算得上高明之舉,也不知道代宗聽到是否應該高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