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106年前的天壇,清朝皇家祭祀聖地,彼時雜草叢生、人跡稀少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14年,距今已有106年。這一年的冬至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在這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祭天大典,有人認為這次的祭天大典是袁世凱稱帝的一場預演,是預謀復辟帝制的罪證。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祈年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明嘉靖二十四年改建為三重頂圓殿,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

圜丘在天壇南半部,始建於嘉靖九年,坐北朝南,四周繞以紅色宮牆,上飾綠色琉璃瓦,俗稱“子牆”。子牆四周各有一大門。北門叫成貞門,也稱北天門;東門叫泰元門,也稱東天門;西門叫廣利門,也稱西天門。南面正門叫昭亨門,也稱南天門。

圜丘外面有二層圓形圍牆,中間是三層圓形石壇,上層臺面四周環砌檯面石,中心一塊圓形石板稱“天心石”。其外環砌石板九塊,再外一圈為18塊,依次往外每圈遞增九塊,直至“九九”八十一塊,寓意“九重天”。

齋宮在天壇 圜丘壇成貞門外西北,坐西朝東,平面為方形。宮牆兩層,外層叫磚城,周長為66.07米;內層宮牆叫 紫牆,周長為41.33米。圍牆正東有宮門2道,左右各有1座角門,角門前面又各有1座 漢白玉石橋。紫牆四周有167間迴廊環繞,是守衛宮牆的八旗 兵丁遮避風雨霜雪的地方。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是按照中國傳統禮儀制度建立的國家祭壇。自明永樂十九年起始,共有22位皇帝親御天壇,向皇天上帝頂禮膜拜,虔誠祭祀。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華民國政府宣佈廢除祭天祀典,並與1918年改天壇為公園。祭天典禮延續了約五千年。祭天禮儀即從歷史角度系統介紹中國古代的祭天禮儀,展示中國的祭天曆史即中國古代的祭天文化。

1900年八國聯軍曾在天壇齋宮內設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捲而去,建築、樹木慘遭破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對天壇的文物古蹟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和維修。進行過多次修繕和大規模綠化,使古老的天壇更加壯麗,公園佔地200公頃,四面各有一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