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肖战“227事件”背后:不要让别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肖战“227事件”背后:不要让别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当一个人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错误行为时,

为他的错误行为买单的不仅仅是他自己,

还有他背后的亲人、朋友、同事,甚至是整个公司。


这也是为什么,

每个人做了父母以后,行为都会较年少不懂事时有所收敛,

因为他们知道,

他(她)的行为将对孩子造成直接的影响,

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在孩子心中的高大形象,

也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

当他(她)的行为被他人谩骂时,连带着孩子也会被周围的人指点。


面子工程,

很多时候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而是维护身边人的尊严。


肖战“227事件”背后:不要让别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肖战227事件”,源于粉丝的不理智行为,导致许多作者封号,读者愤怒,群起而攻之。


此事对粉丝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他们能毫无理智地表达愤怒,完全不考虑后果地举报平台。


而为粉丝们的错误行为买单的是他们心中的偶像、男神,肖战为了这件事,被黑粉、路人集体“扔臭鸡蛋”,从影视剧被集体差评,到广告代言被下架。一个去年夏天才登上顶流位置的偶像,一夕之间就变成了人人喊打。


肖战“227事件”背后:不要让别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粉丝行为,偶像买单

有人说,明星既然享受了粉丝带来的福利,那么就应当承受粉丝行为带来的后果。

那么,粉丝行为真的是明星能够控制的吗。路人转粉是因为看到了明星的闪光点,把明星当做偶像,是因为崇拜、喜欢,有些粉丝理智追星,只是在背后默默地追剧、听歌、买会员、购专辑,有些粉丝疯狂地堵机场、堵车站,甚至是在网上嘲讽所以自认为侮辱偶像的行为,就譬如此次“227事件”。


肖战“227事件”背后:不要让别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一个家庭环境尚且能养出不同的孩子,同一个老师能教出不同的学生,偶像又该如何去控制自己的粉丝呢。当然,也不能否认,偶像对粉丝的引导很重要,但是有些事情也脱离了偶像的能力范围。


肖战粉丝一开始只是看不惯一部肖战的“同人小说”,进而将平台举报,导致平台上许多同人作品下架,账号被封,引发许多同人文爱好者的不满,进而路人转黑粉,把对肖战粉丝行为的不满通过黑肖战发泄。


许多人表示,“以后但凡肖战出演的影视剧一律不看,代言的产品一律不买。”


这就会直接影响肖战以后的星路,没有影视剧作品,没有代言,肖战将慢慢淡化在大众的视野里。这些粉丝可能在漫漫时光里渐渐将肖战淡忘,转而另粉一个又一个更帅更有魅力的其他明星。


肖战却可能再也无法回到顶级流量,无法拍自己喜欢的作品,甚至无法在娱乐圈立足。


从《上瘾》到《镇魂》再到《陈情令》,这一部部耽美剧在现代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现代社会存在一大批的同人爱好者,这其中以女性居多,俗称“腐女”。


“腐女”们在深陷在这些耽美剧里不可自拔,在剧情里看不到自己想看的片段,于是就会在各种自媒体平台写续集,构思自己想看的情节,于是就有了以剧中人物或现实人物为主角的同人文。


其实,现在整个娱乐产业商业环境近年来也在追逐耽美文化,不断迎合,甚至创造腐女的消费需求。据统计,现阶段,投入影视化改编预计待播“耽改剧”数量将超50部。


之前霸占过各平台榜首的,还有朱一龙和白宇的“镇魂女孩”,阿云嘎和郑云龙的“云次方”,黄景瑜和许魏洲的“鲸鱼与洲喵”等等。


其实这些小说也仅仅只是代入了这些明星的名字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更没有侮辱明星的意思。敲字不容易,相信没有人呕心沥血写小说只是为了侮辱自己的偶像,


希望粉丝们都能理智追星,看看偶像们演过的剧、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有经济条件的可以去现场看看演唱会,在为偶像抱不平的时候“三思而后行”,想想你的行为会不会损害他人利益,会不会“毁掉”你钟爱的明星。


不应该让那么多的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应该将自律铭记于心,实践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