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仟叶教育:为什么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阅读

仟叶教育想要告诉各位父母:很多家长朋友都会这样想:“读那么多闲书未必能提高成绩吧,还占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事实上,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阅读都抱有偏见,未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在孩子教育中失去了阅读的优势。

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以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只有当家长重视阅读,孩子才会爱上读书;只有当孩子爱上阅读,他们才能从中获益匪浅。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明白,小学阶段的阅读十分重要。

仟叶教育:为什么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阅读

现在很多家长无形之间会用孩子的成绩来竞争,比拼谁家的孩子才更聪明;家长比拼提供给孩子的学习资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越丰富、越高级,孩子拥有的条件就越优越。

为此,几乎从孩子3岁起,家长就把他们送进各种各样的兴趣培训班,要求他们学习奥数,学习写作乃至于写诗。

上小学后,家长想着只要多报一个补习班,孩子的成绩就多了一重保障。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稍微退步他们就会发慌,生怕孩子掉队。

可是,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并不在于成绩。不少教育专家都承认,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具有明显的虚假性,因为小学的知识十分基础,只要孩子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

上了中学之后,知识框架变得复杂,要求孩子具有灵活思考的能力,而从前拿高分孩子有可能成绩一落千丈,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没有打好基础。那些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的孩子成绩上涨得非常快,就是因为他们早早把基础打牢了。

这一基础,就是阅读能力。

读小学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直接往上面填知识就会显得十分空洞,因为没有土壤的大树是难以存活的。只有发展了充分的阅读能力,打好了地基,填好了土壤,知识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家长要帮助孩子爱上读书,培养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教育理论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7-9岁是儿童形成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他们发展各项能力的黄金时期。

家长们最关心孩子的学习能力,也就是“理解能力”,这种看似复杂抽象的能力却能通过一种简单的行为培养而成——那就是,阅读。

那么,养成阅读的习惯会让孩子有哪些改变呢?

1.通过阅读,孩子发展了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孩子成绩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理解能力跟不上。特别是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如果孩子理解不了长篇的说明文、散文等等,他们就做不出题目。阅读能力本身就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孩子的阅读跟上了,学习就一定不会差。

2.通过阅读,孩子初步形成了简单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不仅能丰富学识,能形成一定的性格,还能建立起孩子对于世界的初步认识,形成其个人观点。

3.通过阅读,孩子能形成其个人气质。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世界很小很小,往往就是家庭与学校。但通过阅读,孩子能够了解世界大得多,古今中外都成文字,一点点丰富其见识。同时,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他的气质会更为出众,更容易绽放光彩。

仟叶教育想要告诉各位父母:在文理不分科的将来,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成为考试最基本的要求。这项能力越高的孩子,成绩自然也优秀的很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