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抗擊疫情,相伴群文——四川省數字文化館聯盟在線服務進行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的公共文化機構積極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自身便利條件,開展線上公共文化服務,盡力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四川省各級文化館,在疫情期間,推出的一系列線上服務,同時各文化館相關負責人對未來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方向進行了相關探討。

四川省文化館書記、館長呂騎鏵說:“未來三年,四川省、市、縣數字文化館將全面建成”。數字文化館聯盟按照“基礎+數據+平臺”的總體架構,將構建覆蓋全省的文化館網站集群、網絡移動端矩陣和雲平臺等,並形成一層級一要求、一分館一特色。此外,各級文化館還將鼓勵社會力量入駐大聯盟平臺,讓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成為整個數字文化館聯盟的內容資源提供者、服務享用者。

需求激增 數字服務一搶而空

作為群眾文化開展的主陣地,四川省文化館在疫情期間閉館不打烊,第一時間以數字文化館聯盟的形式,統籌市(州)文化館,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搬到線上展示,分別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封信新聞提供數字文化服務資源148條,為群眾提供海量數字文化資源。

抗擊疫情,相伴群文——四川省數字文化館聯盟在線服務進行時

全省各地文化館在防控疫情時期的表現,體現了文化館人挺身而出、守土盡責的責任擔當。四川省文化館數字媒體部主任劉蔚說:“一時間,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各顯神通,高質量的數字資源內容層出不窮。藝術公益課、藝術慕課、微視頻、抖音直播、雲課堂、優秀抗疫作品展紛紛上線;把線下文化館挪到線上,用音頻、視頻、圖片、文字、互動遊戲等同樣精彩紛呈的數字文化資源,普及藝術,服務大眾,讓宅家的人們,宅得住,安心宅。群文人用文藝作品鼓舞鬥志、撫慰心靈,我們無法奮戰一線,卻可以做一個記錄者、助威者,給社會帶去更多正能量!”

由四川省文化館拍攝製作的10集四川非遺項目普及推廣系列專題片《技藝巴蜀》在農曆新春佳節做好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工作;

在微信公眾號上四川省文化館上陸續展播展示《大愛無邪一一致敬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文藝作品,用文藝的形式傳播正能量,凝聚社會共識,共築防控疫情的鋼鐵長城;

抗擊疫情,相伴群文——四川省數字文化館聯盟在線服務進行時

阿壩州文化館推出藏羌廣場舞在線學教程;

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館推出線上藝術課程,理療瑜伽課、藏舞在線教學;

綿陽市文化館針對少兒推出“我要學習”少年吟誦公益雲課堂;

涼山州文化館創作的彝語科學防疫口訣及宣傳音頻將中央和省州縣決策部署、防控疫情的科學知識不間斷地送到田間地頭,打通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後一公里;

樂山市文化館舉辦的“海棠春早”首屆網絡燈謎會吸引了8000餘人參與,讓群眾足不出戶也能收穫傳統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雅安市文化館通過數字平臺,推送防疫健康知識講座數十期,推送抗疫文藝作品100餘件。

截至2月20日,四川省文化館服務平臺累計瀏覽量達90萬次。

據成都市文化館副館長徐智斌介紹,根據成都市文化館的內部統計,自1月24日閉館起至今,在疫情影響導致居民出行受阻、文化館線下活動全面暫停的背景下,文化天府平臺訪問量急劇增加,總點擊量約164萬次,較1月增長了63%。

抗擊疫情,相伴群文——四川省數字文化館聯盟在線服務進行時

文化天府APP後臺顯示總點擊量約164萬次,較1月增長了63%。

在綿陽,疫情讓全年無休的文化館不得不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數字文化館建設上。據館長邱蘭介紹,西部地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往往注重線下,導致數字化建設存在“欠賬”現象。本次疫情,反而重新樹立了文化館人對數字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疫情期間,綿陽文化館積極學習、轉化思路,嘗試藝術直播課等當下流行的線上服務項目,通過每晚不間斷的直播,取得良好效果。

抗擊疫情,相伴群文——四川省數字文化館聯盟在線服務進行時

抗擊疫情,相伴群文——四川省數字文化館聯盟在線服務進行時

2月10日開播到現在,綿陽市文化館啟動的藝術直播課堂共吸引500名學生參與。

轉危為機 佔領網絡空間服務新陣地

互聯網引導的未來,對傳統文化館行業有更好的支撐,只有把數字文化當做服務,和服務對象才有關聯。在同一個網絡進行分工協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享信息與控制。有時已經很難說清楚,到底誰為誰提供服務,又應如何適應以用戶為主的服務轉型?

“面對5G時代的到來,誰拒絕數字化誰將被時代拋棄,公共文化服務更是要乘勢發展,佔領網絡空間服務新陣地。”成都市文化館黨總支書記王利認為,未來線上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的重點是採用“用戶思維”,通過大數據分析,摸清群眾文化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為群眾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文化乾貨”。

“這是一次轉危為機的過程。”邱蘭認為,疫情閉館的不便,反而給了我們換位思考的機會,讓我們懷著同理心積極主動思考群眾的需求。同時,線上服務更容易收到群眾的直接反饋,調整優化服務項目,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供需精準對接。“未來疫情解鎖,恢復開館後,我們將持續加大數字文化館建設的質效,為百姓提供更優質的體驗感獲得感和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