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下的“数字经济”招商浅思

□王鑫

◆整合资源,多维合作,实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弯道超车◆拓宽思路,创新方式,确保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顶层设计,政策吸引,提升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服务水平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行各业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数字经济的特有优势,它渗透在防疫抗疫、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医疗救助、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成为保障社会运转的重要支撑。

在此次疫情中,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影响着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数字经济巨大的发展前景,而发展数字经济也已经成为从国家到省、市层面层层重视的重点工作: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2019年7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临沂、济南等地出台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数字经济是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是工业“换道超车”的关键抓手,它的高渗透性、发展可持续性、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正是我们招商选资的重要依据。而我市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基础薄弱,空白领域较多,与实体经济融合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数字经济势在必行。因此,大数据产业园、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项目,正成为我市的招商引资重点。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结合我市实际,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整合资源,多维合作,实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弯道超车。一是开展政企合作。与腾讯、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合作,建议初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投资园区”的模式发展数字经济,通过市场赢得产业,引领打造服务平台,逐步将更多数字经济项目引进来;二是推进政府间合作。拜访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市,与当地政府协商成立数字经济项目合作区,按照全面合作、利益共享、税收分成的模式,优化产业配置,共享产业资源;三是突出招大引强。围绕数字经济产业,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推出一事一议、税收减免等招商优惠扶持政策,重点引进一批突破型、战略型、基地型的大项目,不断积蓄发展数字经济新动能。

拓宽思路,创新方式,确保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着力园区招商。坚持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化发展思路,抓好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同时启动市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试点,走特色带动的路子,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齐河县建设2处数字化为主导的产业园区,依托专业运营团队,加速产业资源导入。同时,围绕数据应用企业核心需求,做好园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适宜发展环境,制定园区入驻优惠政策,通过专业化园区发展,筑巢引凤,推动我市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二是探索线上招商。疫情期间不能外出,可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招商。一方面,梳理出数字经济项目招商重点目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网络渠道方式,高频次、大范围地发布出去;另一方面,对达成意向的项目,可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展示厂房、地块等,与客商积极沟通,积极洽谈合作细节,以此来替代实地考察,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顶层设计,政策吸引,提升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服务水平。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建议将数字经济列入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并编制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及实施意见,立足我市优势产业,激发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引导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设一批数字转型示范单位,助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二是优化服务环境,设立数字经济发展引导基金,制定数字经济项目专项招商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力打造投资最便利、审批最高效、服务最规范的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市投资促进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