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沈伊默先生真的写过一个“标准楷书”的作品吗

楷书本来就是作为“楷模”学习的书法。所以,所有的楷书都是“标准楷书”了。

沈伊默先生真的写过一个“标准楷书”的作品吗


不过,历史上真没有标准楷书这种说法,以“标准”论书法,应该是近代民国出现的一种新思想。

最早在书法领域提出“标准”概念的,是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他致力于草书标准化研究,提出了“标准草书”这个概念,于是努力研究古代草书规律,于1932年创作出版了《标准草书》这部字帖和他的论述。

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的出版,是书法界的一件大事,一方面对于普及和了解草书,是非常不错的启蒙,一方面,也有人批评草书的标准,会影响草书的创作和发展。

沈伊默先生真的写过一个“标准楷书”的作品吗


这些批评也不是没有道理。比较,草书和楷书不一样。楷书什么风格写出来都没有不好辨认的问题。

而草书就不一样了。不同书法家的草书差别很大。辨认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是不是草书可以“标准”?于右任先生提出了一个大家关注的,书法问题。

实际上草书真的“标准化”了,也没有那样严重,好像草书从此就没有生气勃勃的艺术自由了。

草书有一个基础学习阶段,这是完全应该的,这就需要一定的“标准”,标准实际上就是规范化程度而已,再说,草书尽管不需要标准化,但是,草书也不能随意发挥,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沈伊默先生真的写过一个“标准楷书”的作品吗


至于沈伊默先生的“标准楷书”问题,我们还没有看到,沈伊默先生自己有这样的说法。因为,从逻辑上来说,楷书本身就是标准字,还提什么“标准楷书”呢?

楷书不标准,还有什么字是标准字?

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有人说沈伊默的楷书“很标准”,这或许就是“沈伊默楷书标准”的来源吧?

其实,这是误解,人家评论沈伊默的楷书写得好,标准就是一个美的方面,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据一些网友说,沈尹默先生在抗战以后写的楷书《孙蕉轩九十大寿册页》这个书法作品“够标准的”,这个评论没有问题。

沈伊默先生真的写过一个“标准楷书”的作品吗


沈伊默先生创作于1947年的这个书法作品,确实具有新的书法美学价值。

他吸收了魏碑的笔意,有以唐楷为基础,既不是严格的唐楷,也不是看起来还有“魏碑”的尾巴,当然是“标准的楷书”了,这样形容沈伊默先生的楷书,我觉得真的没有任何问题,也不是说,沈伊默先生的楷书,就是唯一的“楷书”。

我们知道,民国时代还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国家的各种标准化进程是难以推行的,民国虽然已经在推动中国文字改革,但是,文字改革的目标还在于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对于书法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

国家也不可能推行书法“标准化”的政策,所以,根本就没有“标准楷书”的可能性。

沈伊默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个人也是一个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诗人,热衷于对白话文的推广,他自己也是用白话文写诗的作家。

同时,他是一位书法家。在民国时期,文化界的概念里,也没有书法家这个词,但是,这一时期的文人,都是从旧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书法也是非常亲近的,对善于书法的人,也是非常尊敬的。作为一个学者,把自己的书法水平提高,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担当和精神诉求,所以,书法在文人学者的心中有着崇高的文化地位。

沈伊默先生真的写过一个“标准楷书”的作品吗


沈伊默先生的,《孙蕉轩九十大寿册页》这个作品,写的修润开张,严谨俊逸,毫无馆阁体的匠意枯燥。

虽然是楷书徐徐道来,但是,非常耐人寻味,你看了一页,就想看下一页,一页一页看下去,也是令人爱不释手的,这就是书法家的文化气息。

这种很难学到的文化气息,你就是用什么标准,也是学不到的。

沈伊默先生一生从来没有搞过什么“标准楷书”,但是,他的高超的书法修养和高度的文人情怀,确实是够“标准”的。

作为著名书法家的沈伊默,他亲身经历了中国现代的巨大变革。

沈伊默先生真的写过一个“标准楷书”的作品吗


但是,他对二王体系的书法,情有独钟,他一生都是以二王为指归的,所以,他的书法更有一种二王的影子。

但是,在文革时期,为了推广简化字,沈伊默先生也参与过简化字书法的创作,这些简化字的书法,可以说就是真正的“标准化的楷书”,因为简化字在中国文字发展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实现全国最统一的标准化汉字。

但是,汉字简化字的推广与我们的书法学习,还不是一回事。

书法可以继续自由书写和使用历史上的各种汉字书法字体。但是,公众使用的简化字只能以国家颁布的简化字为标准。

这是完全不同的汉字文化概念。

沈伊默先生真的写过一个“标准楷书”的作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