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我家有喜丨隆回:“輸血”+“造血”貧困戶的日子比蜜還甜

編者按:自脫貧攻堅以來,湖南省脫貧摘帽步伐加快,截至2018年底,已有31個貧困縣(市區)摘帽退出,目前,還剩餘20個貧困縣(市)。

攻克貧困最後“堡壘”,確保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這是湖南人民與貧窮鬥爭進行的歷史性決戰。今年初,省委、省政府發出動員令:猛攻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著力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確保剩餘貧困縣(市)全部脫貧摘帽。

時近年底,我們且去這20個貧困縣(市)去看一看,脫貧攻堅的效果到底如何?

我家有喜丨隆回:“输血”+“造血”贫困户的日子比蜜还甜

隆回縣六都寨鎮東山村9組貧困戶譚東求說,“現在我脫貧了,過上了幸福生活,現在的日子像蜜一樣甜!”

紅網時刻記者 陳綱 通訊員 楊貴新 肖鶴洲 邵陽隆回報道

“我家今年養了45箱蜜蜂,縣民政局一次性採購了200斤蜂蜜,賣了2萬元,駐村工作隊幫我推銷了1萬多元的蜂蜜,通過‘湖南最後一公里物流公司’全年代銷了1.5萬元。2019年僅蜂蜜一項就賣了4.5萬元,利潤達3.6萬元;再算上打零工、種植業的收入,總收入達5萬多元,遠遠超過了脫貧標準。”12月22日,隆回縣六都寨鎮東山村9組貧困戶譚東求高興地說起家中的喜事,掰著手指頭算起一筆筆收入,臉上露出了幸福燦爛的笑容。

譚東求說,他家2口人,因缺資金而致貧,同時由於東山地處偏僻的山村,沒有產業,更沒有工礦企業,一直找不到脫貧致富之路。2016年開始養蜂,由於沒有技術,蜂蜜沒產量,同時又沒銷路,2016年養蜂基本上沒有收入。2017年縣民政局來幫扶後,安排他去參加養蜂技術學習,養了37箱蜂蜜,民政局還幫忙推銷,去年賣了3萬元。今年擴大了養殖規模,養了45箱。當時,譚東求還擔心銷路,沒想蜂蜜產量提升了,不僅不愁銷路,因蜂蜜質量提升了,銷售價格還有所上升。“現在我脫貧了,過上了幸福生活,現在的日子像蜜一樣甜!”

我家有喜丨隆回:“输血”+“造血”贫困户的日子比蜜还甜

西山村貧困戶熊意的水果基地。 資料圖

隆回縣民政局在另一個幫扶村六都寨鎮西山村,貧困戶熊意家裡更是喜事多多。熊意說,民政局幫忙貸款5萬元,種植了二十多畝八月瓜、九月黃、黑老虎、百香果等水果和種苗。他說,今年果園掛果,就收入5萬多元,不僅穩定脫貧,還新購了小車。

隆回縣按照“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規劃佈局,立足資源稟賦、產業現狀、市場空間,制定產業扶貧規劃,因地制宜,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每個鄉鎮建立1-2個高標準產業發展示範基地。形成了金銀花、百合、辣椒、優質稻、油茶等特色產業。通過直接幫扶、委託幫扶和股份合作等方式,在貧困村成立219家合作社,動員64家龍頭企業在133個村開展技術服務,242家新型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與37389戶貧困戶簽訂產業幫扶合同,落實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全覆蓋。推進省重點產業扶貧項目,逐漸形成了大健康科技產業園、石門辣椒、羊古坳和高平優質稻、小沙江金銀花、北山百合、周旺油茶、橫板橋有機紅薯粉絲、山界甘蔗等特色產業。引進神駿農業、佰利康現代農業、湖南現代農業等一批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百山農業、寶慶農產品、軍傑食品、鴻利藥業等28家省市級龍頭企業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幫扶3.63萬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700元。積極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開設“電商扶貧小店”2321個,其中貧困戶開店1166個,培育電商扶貧示範店186個。推進消費扶貧,組織農產品種養加工企業積極參加國家、省組織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共簽訂購銷合同7678萬元。主動對接,把隆回土特產推向湖南大學餐桌。

駐東山村工作隊隊長鄒旭中說起產業扶貧,便打開了話匣子,掏出手機讓記者看東山村泥鰍、西瓜、無花果等產業。他說,特色產業與貧困戶都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聯姻”,助推精準扶貧,實施“農民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通過現金、土地流轉、勞動力入股的形式註冊成立農民合作社6家,旅遊公司1家,帶動貧困戶79戶310人脫貧致富,其中東山怡園櫻桃合作社享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獎補資金17400元,併成功申報2019年農業產業扶貧“一鄉一示範基地”項目獎勵資金5萬元。他介紹,今年東山村的西瓜產量達5萬斤,產值5萬元;養泥鰍28畝,產值20餘萬元,帶動貧困戶30餘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