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高斯求和公式是小學奧數非常重要也是應用非常多的一個公式,要求學生們必須掌握。記住公式的同時,還應該瞭解公式背後的原理,深刻的理解並能夠靈活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從小就打下堅實的基礎。


引言

我們先計算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1+2+3+4+5=

先不要說答案,告訴我你是怎麼做的?

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相加嗎?沒關係,"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實用最重要!


問題升級:

1+2+3+4+5+6+7+8+9+10=

題目依然簡單,可如果還是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相加就需要有點耐心。

有的人可能會打點其他的注意,比如開始找點捷徑。

不管用的什麼方法,總之你做出來了,這題目還難不倒你。


問題再再升級:

1+2+3+4+5+…+100=

這下,似乎有點麻煩了,必須打點其他的注意,我們需要專門為這類題目打造專用工具——高斯求和公式(也叫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一、高斯求和公式(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1).什麼是等差數列?

像前面的3組數,都是連續的自然數,他們排列整齊,依次增加或者依次減少,有一種和諧且治癒的美感。又如:

3,6,9,12,15,18;

40,38,36,34,32,30,28,26。

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叫做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數列中數的個數也叫數列的項數。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2).等差數列求和

回頭想想引言中的3道等差數列的題目,你們是怎麼求和的呢?用的分別是什麼思路呢?


思路1:簡單粗暴的相加,這似乎不叫思路,叫本能。


思路2:找平均數(中間數),選個代表出來,最能代表這組數大小的就是他們的平均數,它往往藏在隊伍的最中間。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找到平均數,又知道項數,和=平均數×項數:

3×5=15

(中間數還有其它的一些妙用,例如日曆表中橫豎或者3×3正方形中間的數都為這些數的平均數。)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有的細心的同學會問,偶數個數沒有中間數怎麼辦?比如:

1+2+3+4+5+6+7+8+9+10=

沒有代表,我們也要造出一個代表來。5和6的中間數就是5.5,也就是他們的平均數。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愉快的解答:

(5+6)÷2×10=55


思路3:配對求和

有同學覺得前面的方法目標不夠遠大,找的都是能看的見的,有時候平均數隱藏的更深,根本看不見,比如:1+2+3+4+5+…+100,平均數藏在…中,讓我們無從下手。不用著急,偉大的數學家高斯在他10歲的時候就想到了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等差數列求和公式也叫高斯求和公式的原因),下面就是他的方法: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觀察上圖我們不難發現:不光 (5+6)÷2是這組數的平均數,(4+7)÷2、(5+6)÷2、(3+8)÷2、(2+9)÷2、(1+10)÷2都是這組數的平均數。那麼是不是不一定要找中間的數,直接取首尾兩數相加除以2也可以得到這組數的平均數。

愉快的計算:

(1+10)÷2×10=55

上述方法的巧妙在於我們發現,等差數列的首尾相加,第二位數字和倒數第二位數字相加,第三位數字和倒數第三位數字相加,依次類推,它們的和都相等,這也是等差數列的一個特點,而少年的高斯發現了這個特點。相信也有很多人一開始也發現了這些特點,有些特徵過於平凡,可能會讓我們忽視它們內在的規律,或者只顧解決當下問題,而未能遠思,少了那往前跨出去的一步。


總結前面的計算過程,我們可以得到高斯求和公式(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數列的和=(首項+末項)×項數÷2


思路4:倒序相加求和

這不都出公式了麼,怎麼又來一個思路呢?

因為勤于思考的同學又有疑問了,前面的公式是通過配對求和得到的,偶數個數才能配成整數對,如果是奇數個數,沒法配成整數對,那這個求和公式還能用嗎?我們看看下圖: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不管奇數個數還是偶數個數,採用倒序相加再除以2仍然可以得到跟原來一樣的公式。


(3).例題及練習

例1: 1+2+3+4+5+…+100=

友好的送分,如果到現在還不會的話,建議從頭再來一遍。

例2:1+3+2+6+3+9+…+100+300

分析:乍一看,這組數不是等差數列。相鄰的數之間的關係比較凌亂、破碎。但我們依然能發現1,2,3,…,100這些熟悉的數字。而這些數字恰好出現在奇數位置,剩下的偶數位置是3,6,9,…,300。顯然,我們要對著組數重新分組,分別套用求和公式即可:

(1+2+3+…+100)+(3+6+9+300)

=(1+100)×100÷2+(3+300)×100÷2

=5050+15150

=20200

當然這道題還有其他做法,比如1+3=4,2+6=9,3+9=12,…,100+300=400,將相鄰兩個數相加,他們的和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

(觀察,思考,聯想,有時候需要重新排兵佈陣,把雜亂的關係重新整理。)

例3:993+994+995+...+1007(有更簡單的做法嗎?)

例4: 1000-71-29-72-28-73-27-74-26-75-25-76-24-77-23-78-22-79-21(要用公式嗎)


二、等差數列的項數

有時候,一列數的項數可以直接數出來,有時候卻不那麼明顯,這個時候,怎麼求項數呢?如:

27+34+41+...+160=

我們從上面一列數中得到的信息:首項=27,末項=160,公差7。

好像不容易直接看出項數,我們現在好一個簡單直觀的例子,搞清楚首項、末項、公差與項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我們發現:末項-首項=15,15÷3=5個公差。5在這裡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可以把5理解為3到18所經過的間隔,間隔長度就是公差,間隔數+1=項數。

綜上有: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公式變形後可得:末項=首項+(項數-1)×公差,首項=末項-(項數-1)×公差


使用公式,求27+34+41+...+160有

項數:(160-27)÷7+1=20

和: (27+160)×20÷2=1870


上面求項數的過程,和植樹問題,是不是有些相似之處呢?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當然還有其他間隔問題中也有類似的規律,如鋸木頭,爬樓梯,敲鐘,排隊列等。

三、綜合練習

練1:如下圖是一個圓柱鋼管的的V形架,如果V形架上一共有210根鋼管,那麼最上層有多少根鋼管?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練2:有一堆粗細均勻的圓木,按下圖所示方式堆放,最上面一層有6根,每向下一層增加1根,共堆了25層。問:這堆圓木有多少根?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在上題中,如果最下面一層有98根,這堆圓木共有2706根,那麼共堆了多少層?


四、 總結

1.捕捉那些不時閃耀出的思維的火花,如果孩子突然冒出一個絕妙的主意,值得鼓勵,“配對”就是個絕妙的注意。

2.把複雜問題分解成簡單問題,或者先從簡化問題中找尋跟複雜問題相同的規律,是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

3.找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會讓對每個知識點的理解都更加深刻,記憶也更為準確,編的知識之網也更結實。

4.簡單的作圖能加深理解,記憶深刻。圖像,文字(語言)相互聯繫,配以想象,對青少年的記憶效果提升明顯。

5.今天的成果,高斯求和公式:等差數列的和=(首項+末項)×項數÷2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沒記住但能推導出來更好)


五、高斯的小故事

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享有“數學王子”之稱。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一生成就極為豐碩,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達110個,屬數學家中之最。他對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靜電學、天文學、矩陣理論和光學皆有貢獻。

7歲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學了。頭兩年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1787年高斯10歲,他進入了學習數學的班次,這是一個首次創辦的班,孩子們在這之前都沒有聽說過算術這麼一門課程。數學教師是布特納(Buttner),他對高斯的成長也起了一定作用。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一則故事說,高斯10歲時算出布特納給學生們出的將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的算術題,布特納剛敘述完題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確答案。不過,這很可能是一個不真實的傳說。據對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數學史家E·T·貝爾(E.T.Bell)考證,布特納當時給孩子們出的是一道更難的加法題:81297+81495+81693+…+100899。

當然,這也是一個等差數列的求和問題(公差為198,項數為100)。當布特納剛一寫完時,高斯也算完並把寫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E·T·貝爾寫道,高斯晚年經常喜歡向人們談論這件事,說當時只有他寫的答案是正確的,而其他的孩子們都錯了。高斯沒有明確地講過,他是用什麼方法那麼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數學史家們傾向於認為,高斯當時已掌握了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僅10歲的孩子,能獨立發現這一數學方法實屬很不平常。貝爾根據高斯本人晚年的說法而敘述的史實,應該是比較可信的。而且,這更能反映高斯從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質的數學方法這一特點。


小學奧數——高斯求和公式,簡單問題的再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