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與世界上任何超大城市一樣,馬尼拉有著譭譽參半的評價。有人把它比作太平洋上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輝;有人認為它奢華與貧困混雜,現代時髦且又古舊不堪,是一座雜亂無章的奇葩城市。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時髦現代的馬尼拉街景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馬尼拉灣

作為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是由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中心---總督府演變而來。但是,最早的西班牙總督府不是設在馬尼拉,而是菲律賓群島中部的宿霧。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馬尼拉的貧民區

1565年西班牙人洛佩斯(Miguel Lopez De Legazpi)率領軍隊,攻佔了宿霧,為被害的麥哲倫復仇。麥哲倫(Fernando de Magallanes)是環球世界的大航海家,也是西班牙殖民軍的首領,他於1521年進犯宿霧地區的麥克坦島時,被島上的酋長拉普拉普(Lapu-Lapu)殺死。洛佩斯重新佔領宿霧後,在此地建築了城堡教堂並設總督府。六年後,洛佩斯的軍隊北上佔領馬尼拉,發現這裡的土地更加肥沃,一條大河(帕西格河)貫穿南北,出海更加便利。於是,洛佩斯決定把總督府搬遷到了馬尼拉。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黎剎公園內的酋長拉普拉普塑像,他是擊斃麥哲倫的英雄。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帕西格河夜景

西班牙人在河邊建立起一座王城(Intramuros)。這座今天被稱為“西班牙王城”的城中城是用四周的堡壘加固的,堡壘前有壕溝及高4.9米的城牆,面積約64公頃。這座“城中城”儼然是十六世紀東南亞地區最奢華的歐洲城市,至今仍然是馬尼拉最富盛名的旅遊景點。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西班牙王城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王城旅遊景點導遊圖

總督府最早設在王城內緊鄰河岸的聖地亞哥城堡裡,但是它於1645年在地震中被摧毀。1733年,第二座總督府建立在王城中央的羅馬廣場上。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花園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總督府

那天,我們的大巴是沿著General Luna大街進入西班牙王城。穿過那座古老的城門後,頃刻被濃厚的地中海歐式風情所迷倒。整齊的街道,兩邊色彩斑斕,外形各異的教堂,政府大樓,學校,修道院,古堡炮臺以及馬路上色彩斑斕的馬車,令人眼花繚亂。置身此地,彷彿時光倒流數百年。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西班牙王城內的街景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馬車

我們來到廣場時,細雨綿綿,廣場中央的噴泉不斷射出漂亮的水線。池中央矗立著西班牙國王查理四世的雕像。建立這座雕像是為了紀念國王為菲律賓人民引入了天花疫苗。菲律賓人民很懂得感恩。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羅馬廣場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西班牙國王查理四世

廣場正面的馬尼拉天主大教堂。最初建於1571年,這座多次被戰火損壞,重修六次的建築,至今保留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優雅的鐘塔圓頂與莊嚴的教堂,透出強烈的肅穆宗教氣息。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馬尼拉天主大教堂

西班牙人佔領馬尼拉之前,菲律賓還沒有形成一個國家。西班牙人藉助武力與宗教統一了菲律賓群島,其中天主教扮演其中重要的角色。跟隨著西班牙軍隊的傳教士們把天主教引入菲律賓,讓其深深的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如今,菲律賓人口的80%信奉天主教。

由於團隊活動時間所限,我們進入教堂內逗留半個多小時便匆忙折返。教堂內那些絢麗多彩的玻璃彩繪,精緻的聖徒塑像,凝重逼真的宗教壁畫給我們影響深刻。教堂裡不少民眾正端坐在椅子上默默祈禱,懸掛在屋頂的吊燈燭光,點亮著信徒們虔誠的內心。走出教堂,看到不少馬尼拉市民正在廣場上休憩嬉鬧,一派祥和景象。若不是看到廣場上膚色黝棕的菲律賓人,你真以為是在西班牙某個城市的中心廣場上。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教堂內景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玻璃彩繪與聖徒塑像

菲律賓群島上有數百座教堂,而座落在西班牙王城裡羅馬廣場上這座天主教堂,是全菲律賓的教堂之母,具有崇高的宗教地位。菲律賓稱得上是亞洲唯一的天主教國家。菲律賓人民對西班牙的感情一定是錯綜複雜的。西班牙殖民者幫助菲律賓人民統一了菲律賓群島,天主教徒們又幫助當地人創造了文字,提高文化水平。

離馬尼拉大教堂不遠處,矗立著另一座建築年代相同的古老教堂-----聖奧古斯丁教堂。我是第二天抵達這裡,門票200比索(約合人民幣30元)物有所值。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建造於1571年。步入其中,別有洞天。教堂由四座建築群圍成,中間一片綠茵草地,棕櫚樹遮掩下的噴泉潺潺流水。教堂內除了禮拜堂外,還開闢各類題材的博物館。其中一個博物館以宗教油畫,照片與實物,講述了天主教在菲律賓及世界各地的傳播過程。在這裡,傳教士們為原住民治病,輔導原住民學習文化知識,等等,這些事蹟被充分地讚頌;傳教士們整理的動植物標本或聖經文物保持完好,充滿暖意;傳教士們在各地傳教時被異教徒殺害的血腥場景不寒而慄。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聖奧古斯丁教堂外景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教堂內的四方庭院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傳教士與原住民

聖奧古斯丁教堂處於深巷市井中,沒有馬尼拉大教堂那麼恢弘氣魄,富有儀式感。所以,馬尼拉大教堂也成了美西戰爭結束後,駐紮在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軍向美國殖民軍簽署投降協議的所在地。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植物標本展廳

戰火從北美洲燃起的美西戰爭,怎麼燒到菲律賓呢?這要從老牌帝國西班牙與新興帝國美國的衝突開始。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經濟較快發展,使得美國上層把貪婪的目光轉向國外,加入世界殖民掠奪的行列。美國周邊的疆土已經被老牌殖民主義帝國西班牙瓜分完畢,這就迫使美國拿老朽的西班牙開刀,搶奪其海外領地。1898年美國軍隊為爭奪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波多黎各向西班牙就開戰,很快贏得勝利。隨後,美國軍艦駛向菲律賓,在馬尼拉灣與西班牙艦隊決戰並取得勝利。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殺戮傳教士的血腥場面

城頭變幻大王旗。在馬尼拉灣取得勝利的美國軍隊,藉口幫助菲律賓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者,搶先攻佔馬尼拉,馬上調轉槍口對準美西戰爭中的同盟軍-----菲律賓軍隊,撲滅了曇花一現的菲律賓獨立。美國殖民者統治菲律賓,也把美國基督教新教與美國文化帶到菲律賓。基督教新教沒有太多地改變菲律賓人的天主教信仰,但美式英語卻在菲律賓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英文嫻熟正是菲傭們在香港以及東亞地區工作時所具備的核心競爭力。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舊城區街巷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大馬尼拉奎松市的新教教堂

1944年到1945年的馬尼拉戰役中,美軍與日軍在這裡展開了異常殘酷的拉鋸戰,導致這座古老王城被毀滅性破壞,城內的15萬菲律賓平民在戰火中喪生。這個死亡人數的記錄超過了同時期日本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中的死亡人數總和。直到今天,應當是美軍炮火還是日軍的頑固抵抗為十五萬生靈塗炭負責的爭論還在進行。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馬尼拉新城

我問當地朋友,馬尼拉是否設有十五萬死難者紀念碑時,朋友不敢肯定地說,你去黎剎公園看看,那裡是馬尼拉的天安門廣場,應當有類似的紀念碑。第二天,我來到黎剎公園,除了瞻仰何塞·黎剎紀念碑(黎剎是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而犧牲的菲律賓民族英雄),還找到了酋長拉普拉普的紀念雕像,也看到了首次攻佔馬尼拉的西班牙總督洛佩斯的雕像,但是沒有找到戰爭死難者紀念碑。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典型西班牙風格的房屋

那座不起眼的二戰死難者紀念碑,設在王城內某個偏僻的角落,那是我第二天參觀聖奧古斯丁教堂時無意間發現的。雕像中央那位悲痛欲絕的婦女,無助地望著懷中瀕臨死亡的嬰兒,六個被炸死炸傷的的百姓圍著她。雕塑瀰漫著戰爭中市民們的恐怖與絕望。紀念碑上的文字表明,它是在戰後50年的1995年才被一個民間組織提議並設立的。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二戰死難者紀念碑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黎剎公園

在黎剎公園廣場上,殖民者的紀念雕像與抗擊殖民者的民族英雄塑像和諧相處,頗為有趣;在街心公園裡,威武的西班牙國王與絕望的戰爭死難者彼此守望,互不打擾。馬尼拉的大街小巷,轎車,馬車,吉普尼花車等各類交通工具並駕齊驅,井然有序。人們似乎都很滿足,每天都在一種略帶矛盾的氛圍中快樂地生活。 “吉普尼花車”是二戰後美軍撤離後留下的吉普軍車改裝而成,車身被噴塗出各種色彩,圖案,五彩繽紛。這種花車幾乎替代了馬尼拉的公共大巴,穿梭於大街小巷。花車隨叫隨停,非常便利。市民們跳上花車逛街購物,其樂融融,直到五十年後,才想起需要為那些戰爭中苦難的先人做些什麼。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色彩斑斕“吉普尼花車”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馬尼拉灣的晚霞

(完)

〔薩堡兒〕 在“城中城”探尋菲律賓歷史滄桑—---馬尼拉記行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