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十年無神番,你還在看日本動漫嗎?

柯南、多啦 A 夢、高達、櫻桃小丸子、哈嘍 Kitty…… 總有一部日本動漫陪伴過你的童年。在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上,日本對戰比利時的 1/8 決賽中,一張大空翼(《足球小將》主角)手舉獎盃的巨幅海報覆蓋了整整一片看臺。上世紀 80 年代初,漫畫《足球小將》風靡亞洲。在 2002 年的日韓世界盃上,日本隊 22 位隊員中有 16 人聲稱自己是因為《足球小將》才開始踢足球的,足見這部漫畫的巨大影響力。

在《足球小將》後,不乏《逆轉監督》等以足球運動為主題的口碑之作,但影響力始終不能比肩《足球小將》。不只是運動題材漫畫,整個日漫行業都在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近些年《進擊的巨人》、《你的名字》等作品雖然也引起了不少關注,卻難稱家喻戶曉。已經很久沒有現象級日漫作品誕生,要知道在日漫的黃金時代,是有許許多多個“想當年”值得一提的。

矢吹丈的葬禮

自二戰後手冢治虫改良日漫以來,西方動畫的分鏡攝製方法和故事性敘事手法被融入漫畫創作當中,現代日漫時代正式開啟。漫畫中的角色,不論是武士、癟三還是少年,大多以堅持初心,不斷奮鬥為人生信條,為處於戰後振興時代的讀者們帶去精神上的鼓舞和啟發。漫畫不再只是茶餘飯後的休閒讀物,而是逐漸打造出一個供人們投注滿腔情感的異次元世界。1970 年,漫迷們甚至為一名漫畫角色舉行了一場葬禮。

漫畫家千葉徹彌回憶當時的場景,“街道被擠得水洩不通,所有讀者都來了,儘管那天不是週末。人們還是從工作中抽身,包括商人和學生。所有人都身穿黑色服裝,戴著黑色的臂章和黑色的絲帶,很多人還買了鮮花和薰香”。那年 3 月,漫畫《明日之丈》的主人公矢吹丈在決戰中奮勇一搏,迎來死亡結局。700 多名漫畫迷難抑悲傷,特意為其舉辦葬禮,以表悼念。

十年無神番,你還在看日本動漫嗎?

丈之死”成為日本漫畫史上最經典場面之一,矢吹丈的堅毅不拔感動了幾代日本青少年。(資料圖/圖)

隨著漫畫產業的不斷髮展,日本漫畫的題材也越來越豐富,少年漫、少女漫、女性漫、成人漫、運動漫……更多生活情境被搬到漫畫的舞臺。漫畫雜誌與單行本成為日漫的主要載體。然而,日益高漲的影響力,也讓一些人開始擔憂。

1955 年,由日本兒童守護會和母親聯合會等共同發起的“驅逐壞書運動”達到巔峰。部分漫畫因含有暴力元素,被認為會給兒童成長帶來不良影響,甚至被政府納入“有害名單”。從學生手中收繳的漫畫被學校集體焚燒,其中就包括手冢治虫的代表作《鐵臂阿童木》。

十年無神番,你還在看日本動漫嗎?

由於《鐵壁阿童木》中一個畫面導致兒童跳河自殺事件發生,批判家們就瘋狂批判漫畫是對兒童有害的惡俗物。(資料圖/圖)

但這些運動並未延緩漫畫的發展。20 世紀 60 年代,動畫時代的來臨讓漫畫擺脫了紙質媒體的限制,大幅提高了受眾群。人氣漫畫往往會被改編制作成動畫,兩者逐漸合併成為“動漫”這一概念。在日語中,新出的電視節目被統稱為“新番組”,受之影響,在中國人們也稱新鮮的動畫為新番。

圍繞高人氣漫畫 IP 衍生的電影、動畫、遊戲、主題公園、模型、周邊等構成了一條龐大並且不斷延伸的產業鏈。這股日漫旋風走出日本,輸出到世界各地。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一項調查——《2016-2021 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初步統計,目前全球播放的動畫節目約有 60%是由日本製作的,世界上有 68 個國家播放日本電視動畫、40 個國家上映日本動畫電影。日本動漫顯然不只是內容本身,而是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

庵野秀明的預言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髮展,電腦、平板、智能手機的面世使人在方寸間就能獲得更多樣的娛樂體驗。傳統的紙質出版物連受打擊,漫畫雜誌及漫畫單行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傳播媒介的變化,也給漫畫創作帶來了更多挑戰。日本傳統的紙質漫畫,大多是從右往左翻頁,翻頁之時就是製造懸念的最佳時機。因此,不少傳統漫畫都會把劇情發展變化設置在偶數頁,讀者一翻頁,瞬間就被意料之外的展開擊中。而電子漫畫靠滑動翻頁,無論是在畫面設計,還是對劇情展開的節奏把控上,都更考驗漫畫家的功力。

近幾年,日本動漫越發呈現頹敗之勢,2008 年以後誕生的新作大多反響平平。“日漫不好看了”成為許多漫迷的普遍想法。內容同質、題材缺失、質量下降等讓日漫廣受詬病。在 2015 年的一次採訪中,宮崎駿表示,“現在的日本動畫產業已經走向沒落,因為它完全成為了宅男的專屬。”

自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宅文化、萌文化和腐文化伴隨日漫一起成長。千禧年後,網絡產業的發展和普及,成為了這幾類文化發展的催化劑。得益於互聯網的便捷,人們在家也能享受到動漫、遊戲、Live 等娛樂,御宅族越發壯大,併成為動漫與網絡消費的主力。漫畫製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商機,不少新漫畫均刻意設置大量迎合御宅族和萌文化的橋段。同時,漫畫製作團隊中御宅族屬性的作者也越來越多。從小便泡在漫畫中長大的他們善於構思虛擬的故事和人物,卻對真實世界的人與事物缺乏觀察。日本動漫,從內到外形成了“完全由宅男構成的體系”。

縱觀日本漫畫主題的變遷——二戰後手冢治虫在《火之鳥》中描繪了一隻不死鳥,人們窮盡所有方法,以求飲其血得永生,藉此探究了生命的價值和尊嚴;上世紀 70 年代,日本在經歷經濟高速增長後,受到石油危機的重挫,西崎義展通過《宇宙戰艦大和號》講述地球瀕臨滅亡,大和號脫離太陽系開始新的浩瀚旅程,再現了日本人的危機感,同時又展現了科技的浪漫,給予日本人無限力量和信心;80 年代中期,宮崎駿在《風之谷》中刻畫了一場生態戰爭,人類面對巨型昆蟲和會釋放瘴氣的腐海森林,積極求存,暗示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帶來的環境破壞;1995 年開播的《新世紀福音戰士》講述人類面臨著天災人禍和新的入侵者,派遣 3 名少年駕駛“泛用人形決戰兵器”以拯救地球,人對於未來的不安感,自身強烈的孤獨感,表露無遺……

十年無神番,你還在看日本動漫嗎?

《風之谷》中,人們在經歷生態戰爭後,找到了新的美麗家園——風之谷。(資料圖/圖)

這些現象級作品,跟隨時代的浪潮起伏,述說著人們的真實遭遇與心情,聚焦的不是某一個特定人群,而是人類普遍面臨的困境。

當今的動漫作品,卻幾近淪為商業化產物,內容以戀愛、校園、百合、男性偶像為主。某一個題材的漫畫作品成為爆款後,相似作品隨即井噴。宅、萌、腐文化固然是日本社會當下的主流之一,但一味迎合使得日漫題材日益狹隘,引發全民共鳴的經典之作越來越少見。

內容低質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關注度減少,投入的資本也隨之減少。而缺乏資金投入的動漫製作,質量自然更難保證,無論是從人才吸引、原畫繪製,還是到動畫製作、技術,一環扣一環地受到影響,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在 2015 年的一次採訪中,《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庵野秀明感嘆道,目前日本的漫畫已經走過了巔峰時期,正在漸漸走向衰落,日本動畫製作體系正處於勉強維持的狀態,距離崩壞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他還預言,再過五年左右的時間,日本將沒有人才與資金來維持現在的狀況。

“動畫之卵”的 2 億日元

距離庵野秀明的預言還有兩年,現在說日本動漫即將死亡,未免為之過早。畢竟,庵野正在籌備的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還處於被粉絲千呼萬喚翹首以盼的熱烈狀態中。

得益於日本較為完善的版權保護體系,經典的漫畫之作每年通過開發與銷售衍生品,就能獲得鉅額利潤。雖然具備經典動漫設計的鑰匙扣、T 恤、杯子等單價不高,但是現象級漫畫衍生品的長尾效應不容小覷。與此同時,眾多不知名的新漫畫,則在血腥的紅海中苦苦掙扎。

根據日本全國出版協會 2018 年年初發布的一項報告,2017 年日本漫畫市場規模(含紙質漫畫和電子漫畫)為 4300 億日元,與 2016 年同比下降了 2.8%。由於《一拳超人》、《網球優等生》、《監獄學園》等人氣漫畫的完結,紙質漫畫單行本的市場規模縮小為 1666 億日元,與 2015 年同比下降了 14.4%,創下歷史新低。今年,漫畫家空知英秋連載了 14 年的超高人氣漫畫《銀魂》預計將在 9 月 15 日完結,這勢必將對久無神番的日漫產業帶來一定的打擊。

十年無神番,你還在看日本動漫嗎?

在互聯網的衝擊下,紙質漫畫單行本市場遇冷。(資料圖/圖)

不過,這項報告中也透露出一些積極信號。自 2005 年以來,日本的電子漫畫市場一直處於上升趨勢,2017 年的電子漫畫銷售額同比上漲 17.2%。

現今許多日漫企業開始探索利用現代技術展現漫畫的魅力。VR、AR 等新技術逐漸被應用到漫畫當中。曾經打造過風靡全國的《最終幻想》、《勇者鬥惡龍》等遊戲,同時也是《噬魂師》、《黑執事》、《鋼之鍊金術師》的出版商,手握大量熱門漫畫 IP 的日本遊戲大廠 Square Enix 在 2017 年創建 Hikari 項目,用 VR 技術重鑄漫畫體驗,將《婚戒物語》原本的 2D 繪畫重繪為 3D,並補充設計了大量初始漫畫中沒有的畫面與模型。觀眾佩戴上 VR 頭顯,就能浸入到漫畫的世界當中。

十年無神番,你還在看日本動漫嗎?

日本動漫結合新科技,運用 VR 技術讓觀眾沉浸在動漫世界中。(資料圖/圖)

要實現這一切,則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撐。有著豐厚營收的大廠或知名漫畫師,或許還能不斷燒錢玩出更多新花樣;對小微企業和新晉漫畫師而言,在最基本的漫畫繪製和動畫製作上都感到吃力,更別提使用高科技了。日本漫畫行業的低薪酬,也是許多年輕人拒絕入行的原因之一。

為此,日本動畫協會在 2016 年推出 “動畫之卵”項目,日本文化廳提供 2 億日元專項資金專門用於培育和扶持新人動畫師。獲得資金補助的新銳動畫團隊需按照要求配備人員與設備,團隊中需有至少 1 名資深主力原畫師,以指導團隊的其它青年製作人。雖然項目的投入與數量龐大又嗷嗷待哺的動漫團隊相比只是杯水車薪,但也聊勝於無。

除了資金,日漫內容缺乏對現實世界的洞察這一根本性問題依然頑固。慶幸的是,部分漫畫家已經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努力尋求出路。

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自出道以來,漫畫的主題和內容全由自己。近幾年,他開始更多地聆聽編輯的想法,在他們的建議下推出了《貓物語》,並將日本文豪太宰治的經典作品《人間失格》畫成恐怖漫畫。對新科技十分慢熱的他,還特地開通了推特,與鐵粉及年輕一代頻繁交流,瞭解新世代的真實處境與想法。在他看來,“成長在不同年代的人,從小都會吸收不同的養分。每一個世代,都有那個世代對恐懼獨到的理解和感受。”

而要撬動整個漫畫行業的創作者對於世界的感知覺醒,在內容創作上發生質的改變,則註定是一個漫長而未知過程。

十年無神番,你還在看日本動漫嗎?

去秋葉原一定不能錯過玲琅滿目的動漫周邊產品店。(資料圖/圖)

如今,東京秋葉原的手辦商場和動漫街依舊人頭湧湧,尺寸微小的經典動漫角色手辦價格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依然不愁沒有買家。但路過這一方方玻璃櫃,心底仍會升騰起一股強烈的盼望,下一個風靡世界的漫畫角色還要等上多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