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十年无神番,你还在看日本动漫吗?

柯南、多啦 A 梦、高达、樱桃小丸子、哈喽 Kitty…… 总有一部日本动漫陪伴过你的童年。在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上,日本对战比利时的 1/8 决赛中,一张大空翼(《足球小将》主角)手举奖杯的巨幅海报覆盖了整整一片看台。上世纪 80 年代初,漫画《足球小将》风靡亚洲。在 2002 年的日韩世界杯上,日本队 22 位队员中有 16 人声称自己是因为《足球小将》才开始踢足球的,足见这部漫画的巨大影响力。

在《足球小将》后,不乏《逆转监督》等以足球运动为主题的口碑之作,但影响力始终不能比肩《足球小将》。不只是运动题材漫画,整个日漫行业都在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近些年《进击的巨人》、《你的名字》等作品虽然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却难称家喻户晓。已经很久没有现象级日漫作品诞生,要知道在日漫的黄金时代,是有许许多多个“想当年”值得一提的。

矢吹丈的葬礼

自二战后手冢治虫改良日漫以来,西方动画的分镜摄制方法和故事性叙事手法被融入漫画创作当中,现代日漫时代正式开启。漫画中的角色,不论是武士、瘪三还是少年,大多以坚持初心,不断奋斗为人生信条,为处于战后振兴时代的读者们带去精神上的鼓舞和启发。漫画不再只是茶余饭后的休闲读物,而是逐渐打造出一个供人们投注满腔情感的异次元世界。1970 年,漫迷们甚至为一名漫画角色举行了一场葬礼。

漫画家千叶彻弥回忆当时的场景,“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所有读者都来了,尽管那天不是周末。人们还是从工作中抽身,包括商人和学生。所有人都身穿黑色服装,戴着黑色的臂章和黑色的丝带,很多人还买了鲜花和熏香”。那年 3 月,漫画《明日之丈》的主人公矢吹丈在决战中奋勇一搏,迎来死亡结局。700 多名漫画迷难抑悲伤,特意为其举办葬礼,以表悼念。

十年无神番,你还在看日本动漫吗?

丈之死”成为日本漫画史上最经典场面之一,矢吹丈的坚毅不拔感动了几代日本青少年。(资料图/图)

随着漫画产业的不断发展,日本漫画的题材也越来越丰富,少年漫、少女漫、女性漫、成人漫、运动漫……更多生活情境被搬到漫画的舞台。漫画杂志与单行本成为日漫的主要载体。然而,日益高涨的影响力,也让一些人开始担忧。

1955 年,由日本儿童守护会和母亲联合会等共同发起的“驱逐坏书运动”达到巅峰。部分漫画因含有暴力元素,被认为会给儿童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甚至被政府纳入“有害名单”。从学生手中收缴的漫画被学校集体焚烧,其中就包括手冢治虫的代表作《铁臂阿童木》。

十年无神番,你还在看日本动漫吗?

由于《铁壁阿童木》中一个画面导致儿童跳河自杀事件发生,批判家们就疯狂批判漫画是对儿童有害的恶俗物。(资料图/图)

但这些运动并未延缓漫画的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动画时代的来临让漫画摆脱了纸质媒体的限制,大幅提高了受众群。人气漫画往往会被改编制作成动画,两者逐渐合并成为“动漫”这一概念。在日语中,新出的电视节目被统称为“新番組”,受之影响,在中国人们也称新鲜的动画为新番。

围绕高人气漫画 IP 衍生的电影、动画、游戏、主题公园、模型、周边等构成了一条庞大并且不断延伸的产业链。这股日漫旋风走出日本,输出到世界各地。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项调查——《2016-2021 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初步统计,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 60%是由日本制作的,世界上有 68 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画、40 个国家上映日本动画电影。日本动漫显然不只是内容本身,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庵野秀明的预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的面世使人在方寸间就能获得更多样的娱乐体验。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连受打击,漫画杂志及漫画单行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传播媒介的变化,也给漫画创作带来了更多挑战。日本传统的纸质漫画,大多是从右往左翻页,翻页之时就是制造悬念的最佳时机。因此,不少传统漫画都会把剧情发展变化设置在偶数页,读者一翻页,瞬间就被意料之外的展开击中。而电子漫画靠滑动翻页,无论是在画面设计,还是对剧情展开的节奏把控上,都更考验漫画家的功力。

近几年,日本动漫越发呈现颓败之势,2008 年以后诞生的新作大多反响平平。“日漫不好看了”成为许多漫迷的普遍想法。内容同质、题材缺失、质量下降等让日漫广受诟病。在 2015 年的一次采访中,宫崎骏表示,“现在的日本动画产业已经走向没落,因为它完全成为了宅男的专属。”

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宅文化、萌文化和腐文化伴随日漫一起成长。千禧年后,网络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成为了这几类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得益于互联网的便捷,人们在家也能享受到动漫、游戏、Live 等娱乐,御宅族越发壮大,并成为动漫与网络消费的主力。漫画制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商机,不少新漫画均刻意设置大量迎合御宅族和萌文化的桥段。同时,漫画制作团队中御宅族属性的作者也越来越多。从小便泡在漫画中长大的他们善于构思虚拟的故事和人物,却对真实世界的人与事物缺乏观察。日本动漫,从内到外形成了“完全由宅男构成的体系”。

纵观日本漫画主题的变迁——二战后手冢治虫在《火之鸟》中描绘了一只不死鸟,人们穷尽所有方法,以求饮其血得永生,借此探究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上世纪 70 年代,日本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后,受到石油危机的重挫,西崎义展通过《宇宙战舰大和号》讲述地球濒临灭亡,大和号脱离太阳系开始新的浩瀚旅程,再现了日本人的危机感,同时又展现了科技的浪漫,给予日本人无限力量和信心;80 年代中期,宫崎骏在《风之谷》中刻画了一场生态战争,人类面对巨型昆虫和会释放瘴气的腐海森林,积极求存,暗示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破坏;1995 年开播的《新世纪福音战士》讲述人类面临着天灾人祸和新的入侵者,派遣 3 名少年驾驶“泛用人形决战兵器”以拯救地球,人对于未来的不安感,自身强烈的孤独感,表露无遗……

十年无神番,你还在看日本动漫吗?

《风之谷》中,人们在经历生态战争后,找到了新的美丽家园——风之谷。(资料图/图)

这些现象级作品,跟随时代的浪潮起伏,述说着人们的真实遭遇与心情,聚焦的不是某一个特定人群,而是人类普遍面临的困境。

当今的动漫作品,却几近沦为商业化产物,内容以恋爱、校园、百合、男性偶像为主。某一个题材的漫画作品成为爆款后,相似作品随即井喷。宅、萌、腐文化固然是日本社会当下的主流之一,但一味迎合使得日漫题材日益狭隘,引发全民共鸣的经典之作越来越少见。

内容低质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关注度减少,投入的资本也随之减少。而缺乏资金投入的动漫制作,质量自然更难保证,无论是从人才吸引、原画绘制,还是到动画制作、技术,一环扣一环地受到影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在 2015 年的一次采访中,《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导演庵野秀明感叹道,目前日本的漫画已经走过了巅峰时期,正在渐渐走向衰落,日本动画制作体系正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距离崩坏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他还预言,再过五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将没有人才与资金来维持现在的状况。

“动画之卵”的 2 亿日元

距离庵野秀明的预言还有两年,现在说日本动漫即将死亡,未免为之过早。毕竟,庵野正在筹备的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还处于被粉丝千呼万唤翘首以盼的热烈状态中。

得益于日本较为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经典的漫画之作每年通过开发与销售衍生品,就能获得巨额利润。虽然具备经典动漫设计的钥匙扣、T 恤、杯子等单价不高,但是现象级漫画衍生品的长尾效应不容小觑。与此同时,众多不知名的新漫画,则在血腥的红海中苦苦挣扎。

根据日本全国出版协会 2018 年年初发布的一项报告,2017 年日本漫画市场规模(含纸质漫画和电子漫画)为 4300 亿日元,与 2016 年同比下降了 2.8%。由于《一拳超人》、《网球优等生》、《监狱学园》等人气漫画的完结,纸质漫画单行本的市场规模缩小为 1666 亿日元,与 2015 年同比下降了 14.4%,创下历史新低。今年,漫画家空知英秋连载了 14 年的超高人气漫画《银魂》预计将在 9 月 15 日完结,这势必将对久无神番的日漫产业带来一定的打击。

十年无神番,你还在看日本动漫吗?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纸质漫画单行本市场遇冷。(资料图/图)

不过,这项报告中也透露出一些积极信号。自 2005 年以来,日本的电子漫画市场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7 年的电子漫画销售额同比上涨 17.2%。

现今许多日漫企业开始探索利用现代技术展现漫画的魅力。VR、AR 等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漫画当中。曾经打造过风靡全国的《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等游戏,同时也是《噬魂师》、《黑执事》、《钢之炼金术师》的出版商,手握大量热门漫画 IP 的日本游戏大厂 Square Enix 在 2017 年创建 Hikari 项目,用 VR 技术重铸漫画体验,将《婚戒物语》原本的 2D 绘画重绘为 3D,并补充设计了大量初始漫画中没有的画面与模型。观众佩戴上 VR 头显,就能浸入到漫画的世界当中。

十年无神番,你还在看日本动漫吗?

日本动漫结合新科技,运用 VR 技术让观众沉浸在动漫世界中。(资料图/图)

要实现这一切,则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有着丰厚营收的大厂或知名漫画师,或许还能不断烧钱玩出更多新花样;对小微企业和新晋漫画师而言,在最基本的漫画绘制和动画制作上都感到吃力,更别提使用高科技了。日本漫画行业的低薪酬,也是许多年轻人拒绝入行的原因之一。

为此,日本动画协会在 2016 年推出 “动画之卵”项目,日本文化厅提供 2 亿日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培育和扶持新人动画师。获得资金补助的新锐动画团队需按照要求配备人员与设备,团队中需有至少 1 名资深主力原画师,以指导团队的其它青年制作人。虽然项目的投入与数量庞大又嗷嗷待哺的动漫团队相比只是杯水车薪,但也聊胜于无。

除了资金,日漫内容缺乏对现实世界的洞察这一根本性问题依然顽固。庆幸的是,部分漫画家已经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努力寻求出路。

恐怖漫画家伊藤润二自出道以来,漫画的主题和内容全由自己。近几年,他开始更多地聆听编辑的想法,在他们的建议下推出了《猫物语》,并将日本文豪太宰治的经典作品《人间失格》画成恐怖漫画。对新科技十分慢热的他,还特地开通了推特,与铁粉及年轻一代频繁交流,了解新世代的真实处境与想法。在他看来,“成长在不同年代的人,从小都会吸收不同的养分。每一个世代,都有那个世代对恐惧独到的理解和感受。”

而要撬动整个漫画行业的创作者对于世界的感知觉醒,在内容创作上发生质的改变,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未知过程。

十年无神番,你还在看日本动漫吗?

去秋叶原一定不能错过玲琅满目的动漫周边产品店。(资料图/图)

如今,东京秋叶原的手办商场和动漫街依旧人头涌涌,尺寸微小的经典动漫角色手办价格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依然不愁没有买家。但路过这一方方玻璃柜,心底仍会升腾起一股强烈的盼望,下一个风靡世界的漫画角色还要等上多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