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中和”並不只屬於儒家,原來修行也要講求致中和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簡歷請發送至 [email protected]

“中和”並不只屬於儒家,原來修行也要講求致中和

作為道教最高信仰的“道”,是宇宙萬化的根本。《想爾注》中說:“道者,天下萬事之本”。天下所有事物的發生與發展都本於道,但道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只可知之不得見之。《注》中說:“道至尊,微而隱,無狀貌形像也”。又說:“道氣常上下,經營天地內外,所以不見,清微故也”。道以清微之氣經營天地內外的萬事萬物,雖然不得見,但道氣卻蘊含在其中,是造化萬有的因子。由此可知,宇宙萬物皆是具有道性的。

太上老子所闡述的“道”,既是祖天師立教的根本,也是後來道教各位祖師開宗立派的依據。《道門十規》開篇中曾說:“道所由立,出乎太上,一也”。道的至尊無上、道的神聖無比和道的普遍存在,不僅構成了完整的道教信仰體系,也確立起了以道為最高理念的終極價值追求。對於奉道之人來說,就是要信道敬神,行道致生,守道全身,法道言善,助道宣教。

“中和”並不只屬於儒家,原來修行也要講求致中和

學道奉道,要在修真,修道成真即是得道,所以歷代修真得道者皆被尊稱為真人真君。祖天師立教之初,巫覡淫祀之故俗紛擾百姓,諸般邪說迷惑人心,太上親授祖天師正一之道以整治邪偽,教道民摒棄邪偽,從正以合真,亦即是信行真道。

陸修靜在《道門科略》中也曾說:六天故氣(即故俗之風氣)致使人鬼錯亂,蒙惑百姓,為所欲為,勞財傷命,因而太上新出三天正法以整治之。而修道人要體大道之真,保守自身之真,從而以得成真道,務必要做到清靜為本。

清靜是道教修道處世的重要教義。《道德經》中說;“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修道者“入清靜,合自然,可久也”;“不合清靜,不可久也”。也就是說,只有入清靜、合清靜,以清靜為恢復生命活力的持之以恆的法則,生命才能得長久。所以,“道人當日重精神,清靜為本”,方能達成長生久視之道。

“中和”並不只屬於儒家,原來修行也要講求致中和

“清靜”思想,一直在道教中被視為修道的根本。如《太上老君說常清常靜經》就曾指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清靜為本就是要一心樂道,不受世俗榮名寵祿的纏繞,排除世俗一切的私心思慮,不以美食珍寶俗事縈繞心中,拋棄邪說,心胸坦蕩。《想爾注》中說,“求生之人,與不謝,奪不恨,不隨俗轉移,真思志道”。並說,“有榮必有辱,道人畏辱,故不貪名,但歸志於道,唯願長生”。當效法“道常無慾,樂清靜”。

修行能得清靜要義,人們眼中自然便沒有了是非善惡等執念,於是自可得“中和”。很多人認為,中和是儒家的思想,這其實是有偏頗的。道家之言“中和”,源於《道德經》“道衝而用之又不盈”。“衝”即陰陽二氣之中和。《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闡釋說:“言道動出沖和之氣,而用生成。有生成之功,曾不盈滿。”

所謂“貴中和”,要旨就是學生、全身、守道,因為只有生命的生生不息才是合乎道意的。《老子想爾注》在詮釋“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句時說:“多知浮華,不知守道全身,……不如學生,守中和之道”。中和之道即要求人正確對待生命與身外之物的關係,為此,《想爾注》提出不論富貴貧賤,都應“各自守道為務”;同時,更要求注重人身五臟五行的和諧,從而認真體會人自身生命內在的和諧。

和則相生,是對人生社會與宇宙生生不息奧妙的提煉和概括。

“中和”並不只屬於儒家,原來修行也要講求致中和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開篇即指出:“道以沖和為德,以不和相剋。是以天地合和,萬物萌生,華英熟成。國家合和,天下太平,萬姓安寧。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慶。賢者深思念焉,豈可不和!”這就是說,天地自然萬物、國家社會家庭,都必須保持和諧的狀態才能生生不息。和則相生,這是道教追求和諧生命、和諧人生、和諧社會、和諧自然的重要思想資源。

唯當陰陽二氣以和合,才能真正實現息心滌慮、由動返靜乃至於逆則成仙的修行。此是道教修真之大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