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华为课程笔记之文化干部篇⑤:‘士兵’是如何成为‘将军’的?

“我们强调以责任结果导向来选拔干部,如何避免偏见和短视,确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它考验着各级干部。善于处理这些事情的人,就更有可能成长为高级干部。”


——任正非

华为课程笔记之文化干部篇⑤:‘士兵’是如何成为‘将军’的?

华为管理者的成长大致遵循‘士兵’(基层员工)——‘英雄’(骨干员工)——‘班长’(基层管理者)——‘将军’(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发展路径。

根据华为公司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特点,华为管理者的培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层历练阶段:“将军是打出来的”

对于华为的基层员工,任正非强调“要在自己很狭窄的范围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而不再鼓励他们从这个岗位跳到另一个岗位”。“士兵”要在本职岗位上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绩效产出,当然,公司也允许基层员工在很小的一个面上有弹性地流动和晋升。

1、基层员工如何实现晋升?

与其他企业的做法不同,华为对于干部只强调选拔,不主张培养和任命

公司的干部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拔出来的,干部需要通过实际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

2、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基层经验与成功的实践,“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

“每个人都应该从最基层的项目开始做起,将来才会长大,如果通过烟囱直接走到高层领导来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知道基础具体的操作,很容易脱离实际。”将军必须从实践产生,而且是从成功的实践中产生。

二、训战结合阶段:干部的“之”字形成长

“自古以来,英雄都是班长以下的战士。那么英雄将来的出路是什么呢?要善于学习,扩大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

有管理潜力的人才通过基层实践选拔出来后,将进入培训与实战相结合的阶段,此时公司会提供跨部门跨区域的岗位轮换和相应的赋能培训。

人力资源部和片联负责选拔优秀的管理型人才进行循环轮换。此阶段加入组织层面的赋能培训任务,由华为大学承担。

三、理论收敛阶段:理念、文化与哲学的“发酵”

在华为,从基层到高层培养是不断收敛的,会逐步挑选出越来越优秀的人员。“在金子塔尖这层人,最主要是抓住方向。”

走过训战阶段进入高阶后,干部若想成长为真正的将军,进一步成为战略领袖和思想领袖,就要使自己的“视野宽广一些、思想活跃一些,要从‘术’上的先进,跨越到‘道’上的领路,进而在商业、技术模式上进行创造。”

因此,高层干部要学习公司文件,领会高层智慧精华。“我们公司很多高级干部根本不学习公司文件,他们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在干活,这样的干部是一定会被淘汰掉的。”

为帮助中高级干部实现“术”向“道”的转变,公司规定每位高级干部都必须参与华为大学的干部高级管理研讨项目,简称高研班,也叫华为的“抗大”

华大的高研班向每位参训学员收取学费,学费由学员个人承担,目的是为了让每位参训干部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不经过高研班培训的干部不予提拔。


华为课程笔记之文化干部篇⑤:‘士兵’是如何成为‘将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