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人工智能——兵家必争之地,全球企业的角力

在全球化日益严重,各国竞争愈演愈烈的环境下,科技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人工智能作为科技领域受“追捧”的技术,更是如此。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主要分布在英国、中国以及美国,就密度而言,美国大于中国大于英国,当然就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而言,也并不仅仅分布在上述的国家,还有东亚、北美等,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今国家屹立在国家竞争上的参考标准。

我们听过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产品,比如智能家居、智能虚拟机器人、智能陪护机器人等,市场上也有很多智能企业,比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您好科技、云从科技等,他们在人工智能行业都是基于让AI从概念落地到应用和产品,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

进一步来看,中国互联网巨头是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产品落地的,尤其是BAT,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角力布局。

在BAT这三家互联网企业中,百度AI开放的时间较早,方向也更为细分。2017年,全面转型AI领域的百度首次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布局思路,推出Duer OS、Apollo两大开放平台,以此支撑,试图在AI领域再造安卓和iOS式的操作系统生态。

人工智能——兵家必争之地,全球企业的角力

相比较百度,腾讯也在细分领域推出了自己的开放平台,一款AI医学辅助诊疗的开放平台,这对未来的医院、医疗信息的诊断和决策,都能起到一定作用,定制化智能技术可以打造智能化的医疗服务。这是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

相比较前面两者,阿里的AI布局算是比较低调,阿里在杭州对智慧城市有所布局,也算是BAT在智能领域的互相角力。

目前BAT均搭建了属于自己的AI开放平台,他们都是AI行业的佼佼者,但其各自的侧重点又有不同,但都希望用开发者的力量,加速AI的功能开发从而缩短AI落地以及商业化的时间。

而放眼全球,人工智能之巅的企业是谷歌、Facebook、微软这样的巨头。

Facebook成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并专注于图像识别领域。收购的初创企业都与人脸识别技术有关,例如Face.com人脸识别网站。在新的Facebook应用中,用户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每张照片的说明,可以帮助盲人“听”到照片。另外;Facebook还收购了一家名为WIT.ai的公司,可以为开发者提供自然语言应用程序接口。

人工智能——兵家必争之地,全球企业的角力

相比较谷歌,后者早早就开始了对AI的布局。2013年3月,谷歌以重金收购DNNresearch的方式请到了深度学习技术的发明者Geoffrey Hinton教授。2014年年初,谷歌以4亿美元的架构收购了深度学习算法公司——DeepMind,也就是推出AlphaGo项目的公司。该公司创始人哈萨比斯是一位横跨游戏开发、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天才人物。

这些并不仅仅是AI布局的重要事件,关键的是,他们的布局是为国家科技的发展和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全球人工智能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我们可以大胆承认,人工智能正处于一种寻求突破的瓶颈,这突破的关键就在于落地,我们也可以说,现在人工智能突破的关键和难点就在落地。落地的结果最起码能够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的进展,比如智能家居,打破单品落地,以资源解决方案的形式,突破智能产品单一,无法打开智能市场的局限,成为现今智能落地的重要体现,也可以说是成果。

固然落地艰难,但是我们对人工智能仍然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